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6例胆道结石患者,运用三镜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78例患者取石成功,取石成功率90.6%.其中50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道镜取石术,6例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LC+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术.18例患者行ERCP+EST+LC,2例患者术后因胆漏再次开腹行"T"管引流,6例术中造影胆总管结石≥1.5 cm无法取出行鼻胆管引流(ENBD)后行开腹手术.76例患者随访约6个月,其中6例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再次行ERCP+EST后治愈.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无胆道狭窄及结石残留.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道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9min,平均住院日为5.4d;I期缝合胆总管60例;留置T形管81例,其中残余结石3例,术后8周均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治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38例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本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7.4%(37/38),1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1例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枚,2例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均于术后6~8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手术时间90~190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住院5~10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罗顺全 《河北医学》2012,18(3):317-3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4)h,住院时间(14.6±3.1)d;放置T管者术后2周经T管造影,无残石且末端通畅的,术后3周拔管;3例有残石,2例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石,1例用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冲洗后排出,全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胆总管结石较好大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外一科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不置T管引流.结果手术成功53例(100%),手术时间100~180 min,术后住院时间6~12 d,发生胆漏4例(7.5%),经腹腔引流治愈,所有病例随访2~14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及残余结石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更加微创、康复更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泽华 《微创医学》2011,6(6):545-54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5.2%(40/42),2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107 min;术中平均出血60 mL;术后腹腔平均引流量平均85 mL;胃肠道平均恢复时间31 h;平均住院时间6 d;术后有残余结石1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术治愈;术后出现胆漏1例;术后随访无胆道残余结石或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该院2004~2011年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7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腹。2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均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净残石。全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备典型的微创手术特征,且保留了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并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5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出现术后胆漏2例,经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术后8~10 d胆漏停止;术后胆管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肝右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并发症。T管引流术后12~14 d经造影检查,46例无残留结石,4例有肝内胆道残余结石(8.0%);术后3~6个月再经T管造影并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B超或CT检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与经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观察组,n=68)和腹腔镜经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照组,n=69)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住院总金额、术前与术后胃肠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一次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46.81±48.62)min vs (175.21±52.04)min]、术后下床时间[(22.89±3.44)h vs (31.73±3.80)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51±3.64)h vs (8.02±2.81)h]、术后住院时间[(8.64±1.19)d vs (10.81±2.20)d]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平均住院费用[(27377±11203)元 vs (35241±11843)元]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恢复较快,生活质量较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春  范耀刚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088-4090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1aparoscopictranscyst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witllcholedochoscope。LTCBDEC)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7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或可疑病变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治疗。结果157例手术成功(91.2%),发现胆总管结石103例,阴性探查54例,7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改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I期缝合术,3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用时95rain(65min-240min)。术后出现胆管残石2例,胆痿7例,戳孔感染3例,出血1例。术后2d~5d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5.1d(4d-7d)。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志晓 《海南医学》2012,23(14):66-6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高龄患者实施胆总管探查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治的33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高龄患者采用胆总管探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T管引流或单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部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继续经T管行胆道镜取石.记录手术情况以及随访术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合并胆管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d和6d死于急性多脏器衰竭,另31例术后第2天Reynolds五联征表现均显著缓解,8~14d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高龄患者,胆总管探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T管引流或单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近期疗效满意,安全性好,及时行手术引流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临床技术。方法:对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无胆管损伤。结论: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可有效减少胆道内残余结石的发生,同时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李俊  程敏  施开德 《安徽医学》2017,38(8):1059-106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16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的成功率.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T管引流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15例在术中取尽结石,1例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成功率100%.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应用于再次胆道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除1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9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切除胆囊。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均置T管引流,术后2个月拔管,顺利康复,无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9~15 d。1例结石残留,并发胆漏3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采用电视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经胆道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3例,经胆总管切开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9例。术毕夹闭胆囊管,对切开胆总管者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阳性探查9例。阴性探查3例。6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通畅后拔管,3例术后3周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则通过纤雏胆道镜取石拔管。术后无死亡、无大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价值。方法腹腔镜辅助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肝内外胆管检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结石残留者术后2个月行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术。选择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60例),通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平均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治愈率、残石率,术后胆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5例结石残留,经门诊胆道镜取净结石,其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2个月,治愈率为100.00%。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手段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其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出血量较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且残石率低、治愈率高,值得临床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云南省安宁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对52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回顾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率为3.85%,手术时间51~158 min,平均为86 min.其中7例胆总管一期缝合,45例放置T管,3例胆漏,发生率为5.77%,经引流治疗后愈合;6例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为11.54%,术后3月经胆道镜取出.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单纯的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5mm.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胆道镜取石.单纯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 5mm或经胆囊管途径取石失败,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无狭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术前ERCP置鼻胆管 引流,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结石取尽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继续留置引流减压,3-5d黄疸消退,拔除鼻胆管.胆总管下端大结石嵌顿,腹腔镜下取石困难,辅以腹壁小切口,将结石取出.结果 本组58例,经胆囊管途径取石1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28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21例,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8例,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7例,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3例,4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例.需要碎石后取石1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鼻胆管引流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辅助小切口取石6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 根据肝胆管结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术中取石仍是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需要进一步探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的适应证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136例.结果 其中95例手术成功;26例腹腔镜下T管引流术;1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除一例因腹腔引流管脱落至胆汁性腹膜炎再次手术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具有不带T管,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12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术+一期缝合术62例(50.4%),以下简称三镜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61例(49.6%),以下简称T管组。通过观察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情况,对比分析三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各自的临床疗效及其优缺点。 结果 三镜组与T管组性别、年龄、术前伴有急性胰腺炎、术前慢性疾病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结石数目、手术时间、术后1 d鼻胆管和T管引流情况、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漏胆率、术后出血、术后胰腺炎并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总管直径、术前总胆红素、术前胆管炎严重程度分度(应用2018版东京指南分级)、既往上腹部手术史情况、术中估计出血量、结石大小、腹腔引流管术后1 d引流量、术后残石率、手术治疗费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且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内无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或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在可靠的腔镜缝合技术支持下,三镜联合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满意。但不应盲目选择一期缝合,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不同术式优缺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