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油藏由于地层渗透率的不同,注入水在纵向不能均匀注入油层。开发中在注水井上采取了分层注水,仅根据压力资料不易确定整个系统的平均渗透率、井壁阻力系数和油藏压力。为此,从测试工艺和解释方法上研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分注井层段压力测试技术。分注井层段压力测试技术是利用油田分层注水的分层管柱,研究开发了适应偏心注水管柱直接测试分层压力的小型存储压力计及相应的配套测试仪器和工具。研究出一次试井过程中,应用同时测得多层不稳定压力资料来确定各注水层段地层参数的方法。通过5口井11层次的现场试验研究,一次测试成功率85%,平均测试成功率90%,测试结果可信度90%以上。证明了其工艺的可行性,为油田分注井测取层段压力提供了一项行之有效的工艺测试方法,为分注井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中原油田注水井管柱的特点,介绍了自行开发的一项适应笼统注水井分层测试的工艺方法,实现了压力、流量分层测试,得到了各层段的吸水能力,分层注入参数、启动压力、指示曲线,并获得了分层段的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参数,为进一步选择合理的采油工程措施,多层配注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井下双管地面控制分注工艺通过内油管及油管环空实现井下分层注入,有效地提高了油层动用程度。该工艺通过地面流量调节阀完成对目的层流量的控制,利用电磁流量计巡检仪达到随测随调的目的,具有测试周期短、测试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该实用新型涉及液力/钢丝投捞分层注水测试工艺中测试上层吸水指数的装置,是一种分注测试芯子。液力/钢丝投捞分层注水测试工艺中,需要分别测试上、下层的吸水指数(即每层注入流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此专利提供了一种分注测试芯子,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能有效的平衡上下层之间的压差。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庆油田广泛应用的665型常规偏心分层注水技术在分层流量测试上存在误差较大,在多层且单层注入量小的注水井中调配困难和分层压力测试工作量大、效率低、资料不准的问题,研制了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及配套测试技术。该工艺既能满足分层注水要求,又能实现高效、准确分层压力测试。由于该工艺中配水器具有桥式通道,使本层段进行测试时不影响其它层的正常注水,可实现分层流量直接测试,有效的减小了测试时的层间干扰;分层压力测试不用投捞配水堵塞器,不改变工作状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井下关井直接测单层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常规偏心分注井分层测试工艺无法录取水嘴后的流动压力,且现有的测试验封技术不适用于防返吐偏心配水分注工艺。偏心分注井分层流压测试技术,在不改变现有偏心分注工艺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设计了具有传压通道的偏心配水堵塞器及将提挂式投捞器、超声波流量计和压力计功能三合一的同步测试仪及配套软件。在正常注水状态下可同步录取偏心(含防返吐偏心)分注井分层水嘴前后压力和流量测试成果,绘制分层吸水指示(IPL)曲线,准确判断各层段吸水能力变化,真实反映封隔器的密封状态,填补了偏心分注井分层测试工艺技术的空白,已现场成功应用32井次/76层。  相似文献   

7.
电磁式井下流量计测试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层流量测试工艺因井下管柱不同而不同,吐哈油田采用的是井下投堵地面测试技术,其操作繁琐、费用高、分层注水量无法进行验证。通过对ZDLⅡ-C35/W电磁式井下流量计测试原理、方法及在吐哈油田的应用现状的研究,对其适应性及误差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该技术在吐哈油田是可行的,它的应用为吐哈油田分层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分注井的合调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桥式偏心分层注水技术在平方王油田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平方王油田的分注合格率、偏心分层压力、测量测试精度和测试调配效率以及满足多层段分注与单层注入量小的注水井分层注水需要,在该油田试验了桥式偏心分层注水及测试技术,实现了流量和压力测试的“双卡”分层测试,满足了油田分层开采后期分注层多、分层压力精度要求高以及能与传统偏心管柱的测试技术相配套的技术要求。2口试验井均为3层注水,措施后正常投注,试验成功率100%,测试成功率100%,注水层段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9.
分层注水井井下封隔器的密封状态直接决定着分层注水的质量。介绍了压力流量计组合仪检测分层注水井封隔器的密封状态的方法和原理、测试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偏心分注验封及分层压力测试技术,能够在正常注水状态下同步测试录取偏心分注井分层水嘴压力降落和流量变化结果,通过分层吸水量进行压降曲线分析,准确判断各层段吸水能力变化情况,能够实现分层注水、分层测压,达到调整注水井层间矛盾。通过对偏心分注井投捞测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技术进行改进完善,使偏心分注管柱在油田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