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现有柴油机高压燃油系统检测方法的缺点,设计了柴油机高压燃油系统原位校正仪,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此检测仪可对柴油机油压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以及显示,根据波形数据计算出柴油机工作的各项参数,并结合故障特征波形可对柴油机进行故障诊断.检测过程完全由软件程控,无任何硬开关设置,实现了柴油机高压燃油系统的原位校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175F—1型柴油机扭矩校正限制器的工作原理,降低最大扭矩点的燃油消耗率和烟度,以及加装扭矩校正限制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柴油机低排放技术下燃油喷射研究的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燃油二次射流技术,燃油多次喷射技术以及闪急沸腾喷射技术在柴油机降低排放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与总结了不同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展望了未来柴油机低排放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技术的差距、开展柴油机高压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理想的机车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应满足的条件.主要阐述了高压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主要技术难点.最后简要说明了我国机车柴油机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的现状和机车柴油机装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发动机燃用不同硫含量柴油的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台轻型柴油机燃用5种不同典型硫含量柴油时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随燃油硫含量的降低,柴油机颗粒质量和烟度排放均明显下降,低负荷下燃油硫含量对柴油机烟度值的影响较大,表明燃油硫含量对柴油机排气颗粒和烟度有直接影响.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随燃油硫含量降低的变化很小,而一氧化碳和未燃碳氢排放则降幅明显.二氧化硫排放随柴油机负荷增加显著上升,随燃油硫含量降低而显著下降,表明了燃油硫含量与柴油机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柴油机初样机考核试验阶段大量燃油窜入润滑油中这一问题,建立了燃油泄漏的故障树,对柴油机润滑油被燃油稀释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柴油机燃油进入润滑油主要途径的分析,提出了润滑油被燃油稀释的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某次考核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燃油窜入润滑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可有效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柴油机运行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7.
车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控制技术是车用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简述了车用柴油机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必要性及其组成,分析了国内外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及应用实例。并着重介绍了电控泵喷嘴和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相似文献   

8.
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平涛  张克龙  胡宗成 《柴油机》2003,(6):13-16,18
共轨燃油系统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该技术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带来了船用柴油机技术的革命,代表了未来先进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目前在船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
非道路用柴油机燃油消耗率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非道路用柴油机样本的分析和统计,得到了加权燃油消耗率与标定工况燃油消耗率的关系以及各类柴油机加权燃油消耗率与其标定功率的数学模型和标准差,为预测及评估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水平提供了依据;首次对加权燃油消耗率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评估了国内外非道路用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外非道路用柴油机相比,国内非道路用柴油机燃油消耗率还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李友峰 《柴油机》2006,28(2):9-13
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是决定柴油机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在柴油机开发过程中通过专用的模拟计算软件对燃油系统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大大加快开发过程,减少开发费用。论述了在一台大功率机车柴油机的燃油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AVL的HYDSIM软件对燃油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利用发动机尾气余热能量,并解决冬季柴油机难以起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冬季柴油机燃油加热快速起动系统。在利用副油箱低标号燃油起动后,将柴油机尾气余热热量通过不锈钢-钠钾合金热管由排气管引至燃油,以实现对油箱中高标号燃油加热。通过台架试验,讨论了某6缸柴油机的余热特性及柴油机可利用尾气余热回收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对热管工作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排气温度范围为440K~800K,柴油机尾气中至少有1/3的余热能可以利用;热管起动时间仅需275s,可以提供的加热温度范围为350K~600K。试验获取了在限定转速下的有效燃油消耗率与燃油温度变化情况,证明了冬季柴油机燃油加热快速起动系统对发动机的经济性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柴油机燃油状态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其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地分析,确立了基于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状态系统的控制策略,利用ASCET软件进行控制策略程序的编写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燃油状态系统可以满足柴油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一台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上分别燃用4种不同硫含量的柴油,研究了燃油硫含量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油硫含量对柴油机的烟度有直接影响,随着燃油硫含量的降低,柴油机的烟度明显下降,低负荷下燃油硫含量对柴油机的烟度影响较大,NOx排放随燃油硫含量的降低变化很小,而CO和HC排放则降幅明显,SO2排放随柴油机负荷的增加显著上升,随燃油含硫量的降低而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电子控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单介绍柴油机电子控制的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电控柴油机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实现多功能控制,改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能及工作可靠性;阐述了电控柴油机的组成即传感器、电脑、执行器等的组成原理与控制策略;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按位置控制方式和时间控制方式控制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最新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王连森 《柴油机》2016,38(3):58-59
阐述了目前机车柴油机燃油系统有关部位燃油清洁度的实际状态,指出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喷油泵、喷油器的可靠使用;同时也影响了电子喷射技术在机车柴油机上的推广应用。对如何提高机车柴油机燃油系统燃油清洁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车喷油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燃油的喷射质量,它通过高压方式将一定数量的燃油雾化成细小微粒喷射到柴油机燃烧室与增压空气形成混合气体进行充分燃烧。因此,喷油器喷油嘴偶件(以下称喷嘴偶件)和调压弹簧及相关零部件的好坏是决定燃油充分燃烧的关键,也是提高柴油机热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燃油预喷射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柴油机燃油预喷射的作用机理,研究了高压共轨柴油机实现燃油预喷射的控制策略,并对整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油预喷射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NOx排放、噪声、冷态白烟排放,并改善了柴油机冷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一种柴油机复合增压和供热的复合系统,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在柴油机不同的运转工况时实现不同的增压方式;通过串联的喷油燃烧装置和旁通调节装置,调节排气温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增压与采暖系统即可提高柴油机低转速大负荷时候的增压压力,又避免了柴油机高速工况时增压压力过高,使柴油机在全部转速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好的换气性能;供热装置能够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提供稳定的热源,并且降低了采暖所需的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船用柴油机使用重质燃油的趋势增加了。另一方面,重质燃油的品质也日趋恶化。下面具体介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不同燃油品质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试验时使用粘度、硫分、残碳及沥青等成分各不相同的市售燃油,以便更广泛地研究燃油品质对柴油机运转的影响。试验燃油的着火性用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及柴油指数表示。本文还论述了这些着火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燃油对十字头式柴油机气缸油影响的试验是在鲍路奈斯(Bolnes)3缸3DNL型柴油机上进行的。本文列出了该柴油机的各项参数和方法、试验精度及与实船运行结果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记录了活塞环和气缸套的磨损、回油分析及活塞和气口积碳等有关数据。试验燃油对中速柴油机影响的试验是在卡特皮勒(Caterpiller)单缸1-G型柴油机上进行的。文中同样列出了该柴油机的各项参数、试验方法、试验精度及与实机运转的关系。对活塞积碳、磨损及燃油本身的品质也有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20.
李毅聪 《内燃机车》2011,(2):27-31,38
针对16V265H型柴油所采用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EMDEC)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构成、原理及主要部件的功能等。通过与机械控制方式的对照比较、对国内外中速柴油机电喷技术的现状介绍,阐述了电喷柴油机的特点和技术优势,该系统不仅能够使柴油机保持最佳的机械性能,而且能兼顾燃油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