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石材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2年石材产量接近2亿,出口贸易额达到11.4亿美元。在总量为120亿美元的世界石材进出口贸易额中,中国已占到了13%以上,在世界石材之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石材协会副秘书长谭金华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后要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争取在2020年左右,实现中国石材工业现代化,世界石材生产贸易中心将由欧洲转移到亚洲的中国。加入WTO后,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入WTO后,为我国石材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变了一些国家长期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石材参与国际竞…  相似文献   

2.
我国石材业经过多年发展,产量已跃居世界之最。作为建材业重要的一部分,石材逐渐在国民经济及人们生活中展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加入WTO 后,建材行业尤其是石材业将发生显著变化。从我国建设发展前景和国际建材贸易趋势来看,对石材总量的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因此,抓住机遇,加快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中国石材业的发展可谓"兔"飞猛进,据石材行业权威机构透露,截至2010年,我国石材原料产量已达到世界第一,加工能力世界第一,外贸出口世界第一。福建和山东是我国的两个石材大省,不管是石材荒料开采还是石材贸易都在两省的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石材展会也迅猛发展,南有厦门国际石材展,北有青岛国际石材展,两个沿海港口城市,两个地方经济重心,南北相望,遥相呼应,共同开创了中国国际石材展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邹传胜 《石材》2015,(1):1-2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我们迎来了2015年。在此,祝石材业的同仁新年快乐!2014年国际市场并未好转,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很大,在新常态政策的引导下,石材市场也不如过去十几年那样火热。但是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石材业仍然取得不凡的业绩,据国家统计局与海关总署的数据,石材行业规模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石材业发展迅猛。据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透露,截止2010年,我国石材原料产量已达到世界第一,加工能力世界第一,外贸出口世界第一。然而一方面,石材作为非可再生资源,由于不合理开发,我国一些地区的石材矿藏已出现匮乏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材品牌并不多。如此,我国石材业该何去何从?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绿色、环保成为人们的共识,低碳经济下,我国石材业该如何以创新谋发展?对此,本刊采访了国内一些知名石材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新时代我国石材业的创新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6.
行业     
2011年石材行业呈现新机 据全国工商联石材业商会透露,截至2010年,中国石材原料产量现已达到世界第一,加工能力世界第一,外贸出口世界第一。专家预测,2011年,我国石材市场仍将会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建设等相关房产政策将拉动建筑石材的销售。  相似文献   

7.
蔡美德 《石材》2000,(9):7-9
许多人把WTO组织中的外来竞争对手比喻成狼,加入WTO,意味着狼来了,怎么办?我们的石材企业是准备被狼吃掉?还是与狼共舞?是激流勇退?是挣扎?是反击?是共处?还是共同繁荣?还是……?对所有这些问题的不同反应、不同对策和不同行动,将构成明天中国石材企业和石材业的命运。本文试就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石材企业的发展方向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俊兴 《石材》2008,(6):46-49
2007年中国石材行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良好发展机遇,大力拓展市场,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发展产业集群和规范化石材市场,加强宏观监控和技术引导,强化了石材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北京奥运工程和上海世博会工程带来的发展契机以及由此牵动的全国性建筑装修热潮中,石材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07年我国石材出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再一次跃上新台阶,牢牢地确立了国际石材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入世后我国石材业如何应对国际冲击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能友 《石材》2004,(6):46-47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且进程越来越快。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纷纷携带资本和技术进入中国石材市场,他们一方面为我国石材业发展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也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竞争力给我国石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邓惠青 《石材》2003,(8):5-6
为促进国内石材企业拓展贸易渠道,扩大产品出口,了解当今世界石材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提升国内石材业的整体水平,中国石材协会于2003年5月底组织石材展团赴德国参加了纽伦堡国际石材及石材加工技术展览会。现将参展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