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3年237例接受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资料,术后随访7-24个月。结果本组病例治愈175例(73.8%),好转41例(17.3%),无效21例(8.9%),总有效率91.1%。结论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其疗效与临床分型、手术前后用药、定期换药等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在鼻内镜下,将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手术切除。结果:18例病人均为首诊病例,乳头状瘤已破坏上颌骨内侧壁及筛窦,其中2例侵犯蝶窦。应用该手术入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7天出院,经1-3个月换药后术腔均上皮化,随访6-46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创伤小,面部不留瘢痕,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准确地将肿瘤彻底切除,但肿瘤累及范围过大以及疑有癌变患者不宜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方法 分析892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及手术1年后治疗效果。 结果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8年南昌标准,以手术后1年为近期疗效评估时间,采用Lund-Kennedy评分法进行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892例中治愈759例(82.5%),好转133例(15%),无效22例(2.5%),均为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的患者。手术并发症为眶纸板损伤27例,脑脊液鼻漏11例,术后大出血1例,筛顶损伤6例,多数并发症发生于手术后初期。 结论 认真的围手术期治疗、建立术后严格的鼻内镜随访换药制度是防止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修正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疗效。方法对50例鼻窦炎-鼻息肉复发患者在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鼻内镜下定期清理术腔、换药直至上皮化,总有效率90%。结论提高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修正性手术有效率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选择病例、必要的抗生素耐药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掌握手术操作的关键要点及术后术腔的适度清理。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一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 总结1997年起,在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施行鼻腔一鼻窦恶性肿瘤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5例手术后随访时间在3年以上。5例患者中行鼻中隔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切除术1例,行筛窦鳞癌切除术1例,行上颌窦腺样囊性癌切除术1例,行嗅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2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的5例均无局部复发,仅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术后2年8个月出现左侧颈淋巴结转移,术后3年10个月出现广泛的脑膜侵犯。结论 内镜下或内镜辅助下可以彻底切除经过选择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优点是创伤小,避免了颜面部瘢痕,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随机分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MEBO在鼻内镜手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后MEBO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双侧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双侧鼻窦手术,随机决定一侧鼻腔用MEBO换药,另一侧鼻腔用传统方法换药,观察两组患者术腔清洁时间.结果术腔清洁MEBO换药组平均需6.8d,传统组平均需11.3d,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MEBO有助于手术创面的愈合和缩短鼻腔清洁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27例鼻窦真菌病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在本病的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可减轻对患者的侵袋性操作,并缩短诊疗时间,避免或减少复发。鼻内镜手术是诊断、治疗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在鼻内镜下 ,将 18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手术切除。结果 :18例病人均为首诊病例 ,乳头状瘤已破坏上颌骨内侧壁及筛窦 ,其中 2例侵犯蝶窦 ,应用该手术入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 7天出院 ,经 1~ 3个月换药后术腔均上皮化 ,随访 6~ 4 6个月无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行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 ,创伤小 ,面部不留瘢痕 ;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 ,能够准确地将肿瘤彻底切除。但肿瘤累及范围过大以及疑有癌变患者不宜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9.
内镜鼻窦手术后随访及雷诺考特喷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随访的时间和糖皮质激素鼻内用药的效果。方法 :对 3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 ,术后定期随访 ,行内镜下术腔护理、鼻窦冲洗和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鼻内局部应用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 3个月 ,2 5例鼻腔、鼻窦已干燥、上皮化 ;术后 6个月 ,2 8例鼻腔、鼻窦已干燥、上皮化 ,鼻塞、头痛均消失。 4例伴变应性鼻炎者 ,鼻腔有少许分泌物 ;10例嗅觉障碍者中 3例无改善。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后的鼻内镜随访、术腔护理及糖皮质激素鼻内应用 ,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鼻.鼻窦炎内镜鼻窦术后主观症状改善程度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科内镜鼻窦术后随访6~29个月的主观症状无改善患者9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94例中,患有抑郁症5例次,鼻腔鼻窦病变55例次,内科疾病54例次,其它原因12例次。结论 慢性鼻窦炎内镜鼻窦术后主观症状无改善与伴随的抑郁症及内科疾病等有关。在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病变的同时,也要加强相关疾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病理和临床诊断为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6例,术前做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全身麻醉鼻内镜下行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1~2年,16例患者术后复发2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Krouse Ⅰ~Ⅱ级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视野清楚、创伤少、出血量少、复发率低、避免了面部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鼻窦球囊扩张术与传统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接受程度的差异。方法 将50例慢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均分入两组,其中A组25例行鼻窦球囊扩张术,B组25例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安全性、患者手术舒适度。结果 术后检查及随访期间,A组脱落病例2例,B组脱落病例3例,共对45例患者进行评价。45例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鼻内镜检查A组开放的33个窦口中有30个窦口开放、黏膜恢复良好,1个窦口狭窄,2个窦口周围黏膜水肿;B组开放的32个窦口中,27个开放完好,2个窦口狭窄,3个窦口黏膜水肿。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视力改变、眼部肿胀及脑脊液鼻漏等其他并发症发生。A组与B组术后3个月、随访结束(术后12个月)SNOT-20评分以及CT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结束后(术后12个月)Lund -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得分以及手术舒适度评分(出院当天)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与传统内镜在治疗慢性上颌窦炎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在术后远期黏膜恢复及手术舒适度方面,鼻窦球囊扩张术明显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冲洗对Ⅱ型鼻窦炎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VESS)后,应更加注重疾病的综合治疗,手术只是其中一环,术后相当长时间的随访、术腔处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现对我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60例(10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患者施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不同的冲洗液冲洗鼻腔,并随访3个月以上,对比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骨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鼻窦骨瘤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1例鼻窦骨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塞5例、溢泪2例、眼球凸出1例、头痛1例、视力下降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三维CT检查,确定骨瘤的位置和侵犯范围,完善视力、视野、眼压、视神经诱发电位(VEP)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眼科检查,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及控制性降压,手术均在鼻内镜下完成,术中根据鼻窦CT范围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选择恒定的解剖结构作为标志,尽量达到骨瘤的完全切除,同时采用鼻中隔带蒂黏膜瓣覆盖术腔,促进术腔上皮化,术后1周复查鼻窦CT,术后定期门诊复诊。结果术后1周复查鼻窦CT显示肿瘤彻底切除 9例,部分切除2例,随访26~76个月,患者较术前症状明显好转,其中头痛、鼻塞及溢泪症状均消失,2例视力下降患者中1例视力有部分提高,但1例眼球凸出患者在术后1年复发,转外院治疗,现已失访,其余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骨瘤安全、有效、微创,术前鼻窦CT可为鼻内镜手术提供可靠的保障,术中选用恒定的解剖结构定位肿瘤边界,以求骨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窦炎的病因、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北京仁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43例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例真菌球型蝶窦炎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次手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无复发。结论真菌球型鼻窦炎根据临床表现,结合鼻窦CT检查可初步诊断,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复发性鼻 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经鼻内镜切除的疗效,并与14例经鼻侧切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例经鼻内镜 手术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3年,14例经鼻侧切开手术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10年,均未见肿瘤再次复发。结 论: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6例放射治疗后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随访半年以上,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愈19例,好转27例。术中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是鼻腔粘连,46例病人均有鼻腔粘连发生,经多次换药均痊愈:粘连部位:术腔粘连11例,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4例,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31例。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放射治疗后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熟练准确,手术后按时换药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告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15例,探讨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鼻窦骨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6月—2022年4月行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鼻内镜检查、鼻阻力检查及眼科相关检查。手术均于全身麻醉鼻内镜下完成,根据CT确定筛窦骨瘤的位置和范围后确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完整切除筛窦骨瘤,术后门诊定期复诊,复查鼻窦CT、鼻内镜。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筛窦骨瘤,鼻窦CT显示筛窦骨瘤均彻底切除,随访5~48个月,患者术后鼻塞、面部胀痛、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术前减轻或消失,未发生明显眶内、颅内并发症,未见骨瘤复发。结论 术前鼻窦CT可确定骨瘤位置及范围,为鼻内镜手术提供良好保障,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有效、安全、微创,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例有前期手术史,均为单侧发病。手术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换药。结果:2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2例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鼻侧切开术,3例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行肿瘤切除术,随访3年,复发3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耳内镜在乳突根治术中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内镜在乳突根治术及术后换药的应用。方法应用耳内镜对2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及术后换药,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干耳,术后无1例发生眩晕,面瘫等并发症发。结论应用耳内镜行乳突根治术能彻底清除病灶,术腔引流通畅,术后干耳率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