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一种萃取协同干灰化前处理检测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方法。通过方法检出限、定量限、方法精密度、方法重复性、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和样品对比实验对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25 μg/L,定量限为0.80 μg/L;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4.94%;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为8.54%;方法回收率为87.00%~111.00%;样品对比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633%以下。建立的方法能应用于植物油中痕量砷的测定,且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树木年轮能够记录环境中砷等污染元素的时空变化。本文基于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建立树木年轮中痕量砷的检测体系,并探讨仪器测定条件与样品前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砷含量在0~10μg/L范围内,浓度与荧光值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0.03μg/L,回收率为109.6%~110.6%,RSD4%。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树木年轮中痕量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测定皮革中砷、锑和汞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将样品用人造酸性汗液在(37±2)℃恒温水浴萃取1 h,砷、锑元素通过硫脲-抗坏血酸进行预还原,汞元素通过氢化物发生、冷原子吸收法进行检测。其中,砷和锑的测定下限为0.30 mg/kg,汞的测定下限为0.02 mg/kg,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2.2%~106.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2%~2.8%之间。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测定食盐中痕量砷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探讨了盐酸、硼氢化钾溶液浓度以及样品还原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2.23%,回收率范围为93.2%~104.2%.测砷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检出限为0.41μg/L.  相似文献   

5.
微型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皮革中痕量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双毛细管微型在线氢化发生技术和装置,建立了氢化物发生-电热石英原子吸收法测定皮革中痕量砷的分析方法。对载气流速、NaBH4质量分数、5%抗坏血酸-5%硫脲用量和盐酸体积分数的影响,以及基体和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回收率、精密度试验,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试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015μg/L,回收率为96.2%~105.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4%。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经济实用等优点,用于皮革中痕量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方便的检测方法以分析矿泉水和茶饮料中的无机砷。方法:将氨基化聚丙烯腈(NH2-PAN)纳米纤维作为管尖固相萃取(PT-SPE)的吸附剂,结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对矿泉水和茶饮料中的无机砷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管尖固相萃取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样品溶液pH为8,吸附剂为12 mg NH2-PAN纳米纤维,洗脱剂为5 mL浓度为0.01 mol/L的HCl溶液;在最优条件下,建立的方法在0.0235~6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4,精密度小于6%;对矿泉水和两种茶饮料进行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都在85%以上。结论:建立的基于NH2-PAN纳米纤维的管尖固相萃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PT-SPE/HG-AFS)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在无机砷检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国际上对皮革中可萃取出铬的含量已提出限值。基于标准GB/T 22930-2008和EN 71-3:2013中的内容,分别采用酸性汗液和0.07mol/L的稀盐酸对皮革样品进行萃取,然后再分别采用二苯卡巴肼显色-分光光度法(DP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检测萃取液中的总铬浓度,计算出皮革样品中被萃取出的铬含量。结果表明:在所测的系列皮革样品中,酸性汗液萃取的结果在52~722mg/kg之间,稀盐酸萃取的结果在263~1012mg/kg之间,稀盐酸萃取结果明显高于酸性汗液,表明2种萃取法对皮革中可萃取铬的检测结果差异显著。针对2种萃取液中的铬含量,DPC和ICP法的分析结果一致。DPC法仪器简单、成本低,更适合于在皮革企业内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添加剂茶黄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先用水溶解,依次用乙酸乙酯、2.5%碳酸氢钠溶液萃取,一定体积酯相用乙醇定容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探究最大吸收波长、样品量、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时间等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 探索了最大吸收波长、样品量、碳酸氢钠溶液浓度、碳酸氢钠溶液萃取时间等对吸光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4种茶黄素单体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采用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标曲定量,定量限为3%,加标回收率为95.2%~108.4%,相对标准偏差均<5%。结论 本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精密度及稳定性,适用于检测食品添加剂茶黄素含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皮革中全氟辛酸(PFOA)残留量的方法。以甲醇为萃取剂,室温下超声30min萃取皮革样品中的PFOA,以3-(溴乙酰基)香豆素(3-Br AC)为衍生剂,与PFOA发生衍生化反应,衍生产物通过HPLC-FLD测定,从而检测出PFOA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0.5~20mg/L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LOD)为0.1mg/kg。在优化条件下,皮革样品中PFOA的加标回收率为89.0%~9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48%~6.92%。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微波消解法处理皮革样品、阳极溶出伏安极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镉含量的检测方法。在草酸铵-氯化铵-盐酸缓冲溶液(pH值为1.65)中加入样品溶液,富集时间为60s,氮气脱氧时间为300s,线性范围为0.2~100μg/L,检测限为0.1μg/L,相对标准偏差(n=8)为7.83%,回收率在97.3%~107.1%之间。结果表明,伏安极谱法测定皮革中镉含量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吉恩 《家具》2011,(4):80-81
皮革是沙发面料的重要材料,市面上的皮革种类有很多,本文介绍了主要的几种材料,以及如何区分天然皮革与人工皮革。1天然皮革天然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天然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皮革制品的制作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面料再造与肌理设计的装饰效果在皮革制品的应用中层出不穷.皮革编织工艺就是其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的一种,它被诸多著名时尚品牌应用,并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与追捧.本文将分析皮革编织工艺的特点,将其与其它修饰效果进行比较,并揭示皮革编织工艺的重要性及其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绿色制革与皮革化学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革生产各阶段的特点出发,简述了主要的制革污染物,从绿色制革的角度对虎革化学吕的开发提出了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制革生产各阶段的特点出发,简述了主要的制革污染物;从绿色制革的角度对皮革化学品的开发提出了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猪、牛、羊革的特征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云 《西部皮革》2012,(10):22-27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猪、牛、羊革的微观形态特征,形成了特征图片,为质检工作者进行皮革材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亢秀杰 《中国纤检》2014,(18):77-79
本文从感官、物理、化学方面提供几种可操作的方法来鉴别皮革、再生革和人造革材料,供其他实验室和相关部门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前国内相关标准及文献的论述与讨论,提出合成革与人造革的分类原则,并对目前相关的鉴别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制革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并分工序全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较为广泛物各种制革清洁化技术。同时,对于制革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