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颈部肌瘤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颈部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良性肿瘤,占全部子宫肌瘤4%~8%,由于解剖位置的特点,在诊断和处理中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就36例宫颈肌瘤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腹膜外宫颈肌瘤挖除并宫颈成形术4例报告梁冠华张秀梅袁秀清(滨州地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滨州市251700)关键词子宫肌瘤;宫颈肌瘤;宫颈成形术宫颈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2%~3%。对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肌瘤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腹...  相似文献   

3.
游晓蓉 《四川医学》2004,25(8):909-909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分为子宫体部肌瘤和宫颈肌瘤,前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师已有较丰富的经验。但对较为少见的宫颈肌瘤却缺乏认识。本文对我院6例宫颈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宫腔电切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治疗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官腔镜手术对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宫颈粘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手术官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63例,宫颈粘膜下肌瘤48例,随访术后症状改善及宫腔、宫颈解剖形态变化。结果 术后随访3~31个月,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宫颈粘膜下肌瘤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65%(59/63)和91.67%(44/48)。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和宫颈粘膜下肌瘤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能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宜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肌瘤是位于子宫部的良性肿瘤,简称宫颈肌瘤。其发生率占子宫肌瘤的7.4%,临床主要表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腹部肿物,白带增多和压迫症状,对妊娠无影响。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与肌瘤类型、大小及是否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有关。掌握其手术要点可减少损伤及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宫颈部肌瘤是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完全脱入阴道有蒂的宫颈部肌瘤可通过结扎其瘤蒂而较为容易地将其切除,无蒂或未完全脱入阴道的颈管内肌瘤可通过阴道将瘤核剥除,但其残腔很易出血,使手术操作十分不便。我们采用腹腔镜Hutchon氏线圈套扎瘤蒂或其基底部的方法,对18例宫颈部肌瘤行阴式肌瘤切除术,效果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宫颈肌瘤是位于子宫颈部的良性肿瘤,占全部子宫肌瘤的1%~16%,平均为8%左右[1],由于生长部位的关系,较之宫体部肌瘤在诊断和处理中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就46例宫颈肌瘤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本院自1991年6月2004年12月间,因宫颈肌瘤经腹部手术者共46例,均为单发。占同期经腹手术子宫肌瘤的1·5%,凡由阴道内摘除的黏膜下肌瘤或合并宫体肌瘤者未包括在内。年龄24~58岁,宫体部肌瘤发病年龄相仿,除1例未婚外,其余均已婚。分类:按宫颈解剖将宫颈分成宫颈阴道段和宫颈上段。肌瘤位于阴道段26例,宫颈上段20例。按宫颈方位分前壁肌瘤16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85例接受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肌壁间肌瘤51例,浆膜下肌瘤11例,黏膜下肌瘤19例,宫颈肌瘤4例。结果术后1、3、6mo进行随访,总有效率达94、11%,其中黏膜下肌瘤及宫颈肌瘤有效率达100%。结论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9.
宫颈肌瘤为自子宫颈生长的肌瘤,临床上少见,国内外报道发生率2.4%~7.0%。宫颈肌瘤位于骨盆深部,大者嵌顿于骨盆中,使颈旁和阴道壁不易或不能暴露,且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子宫动静脉、直肠等器官移位;因部位特殊,故手术操作难度大,绝大多数采用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症亦相应拓展。我院从2006年始共完成宫颈肌瘤剔除术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粘膜下肌瘤,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因 异常子宫出血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粘膜下肌瘤,或妇检时发现宫颈粘膜下肌瘤,而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共36例,其中宫颈肌瘤16例,宫体粘膜下肌瘤20例,术后随访1-30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是否再次手术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为100%,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它是由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内含有少量纤维组织,子宫肌瘤分为宫颈部肌瘤和宫体部肌瘤,宫颈部占5%,宫体部又分为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 – 30%,粘膜下肌瘤占10-15%,本病多数主要靠手术治疗,而手术前后护理得当与否,是本病治疗成功之关键.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下经宫颈切除了宫肌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结宫腔镜下经宫颈子肌瘤切除术的适应症,并发症,术后情况及随该结果,方法:采用宫颈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26例,术前均经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切除蒂粘膜下肌瘤时,先以电切其根部,然后配合夹钳钳夹扭转取出,切除肌壁间内突肌瘤或无蒂粘膜下肌瘤时,在超声双项对比监视下,从腔内突出部一层层依次切割,结果:此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随该疗效满意。结论宫腔镜下肌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01年4月~2005年4月接受自凝刀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802例,共有肌瘤998个,瘤体直径1.0~6.5cm,在B超引导下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肌瘤瘤体内进行射频治疗。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跟踪随访:宫颈肌瘤、直径≤5cm的粘膜下肌瘤、直径≤3cm的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总有效率达100%。直径为35cm的肌瘤总有效率达98.38%。直径为5~6.5cm的肌瘤总有效率达93.6%。肌瘤一次性治疗总有效率达97.99%。结论 自凝刀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但宫颈肌瘤尤其是巨大的宫颈肌瘤的报告较少。现将我院1979~1982年收治的10例宫颈肌瘤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一、发病率:我院1979~1982年共收治子宫肌瘤288例,其中宫颈肌瘤10例,占子宫肌瘤的3.47%。二、年龄与孕产次:年龄最小43岁,最  相似文献   

15.
宫颈肌瘤的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2例宫颈肌瘤手术方式的分析表明,宫颈粘膜下肌瘤常脱入阴道内,易发生感染,出血一发现,以手术切除为宜,多选择肌瘤摘除术。对中小型宫颈肌瘤,要求保留生育机能者,以肌瘤易除术为宜,缝合时注意不要留死腔,以防出血和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宫腔镜联合诊断妇科疾患,引导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疾患的临床价值。方法2000年10月-2004年5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并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的子宫疾患216例,子宫内膜息肉28例,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73例、宫颈肌瘤1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58例、肌壁间肌瘤内突型46例,均在B超监视、宫腔镜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诊3个月216例,6个月187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52%和97.22%。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样病变、宫颈肌瘤、子宫粘膜下肌瘤、肌瘤直径≤3.5cm有效率达100%。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疾患是一种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经济、可重复治疗,在B超、宫腔镜的引导下可更准确、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宫颈肌瘤为子宫颈生长的良性肿瘤,来自于子宫颈间质内肌组织或血管肌组织,因宫颈间质内含极少量平滑肌,所以临床上宫颈肌瘤很少见,发生率为1%~2%[1].宫颈肌瘤按生长部位分为四种类型:前壁、后壁、侧壁和悬垂型(即黏膜下型).宫颈肌瘤位于骨盆深部,大者嵌顿于骨盆中,使宫颈旁和阴道壁不易或不能暴露,且由于生长部位不同可使膀胱、输尿管、子宫动静脉、直肠等器官移位[2];因部位特殊,故手术操作难度大,既往绝大多数采用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 1982年~ 1996年采用阴道内电刀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 2 1例 ,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迅速 ,出血少。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 35~ 5 8岁 ,绝经后 3例。肌瘤直径 <4cm 12例 ,≥ 4cm 9例。瘤蒂直径 >3cm 5例。1.2 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肌瘤蒂部直径 <2cm用阴式手术窥器 ,肌瘤蒂部直径 >3cm用阴道直角拉钩 ) ,擦净宫颈局部血液、粘液。试电刀 ,调节输出功率于 30~ 5 0W。组织钳牵拉肌瘤组织 ,将宫颈上唇向上拉开 ,电刀置于蒂部 ,通电切除蒂部的前半部 ,旋转 ,电切至全切…  相似文献   

19.
宫颈肌瘤23例临床分析方以琛(桂林医学院)我科1984年1月至1994年1月共收治宫颈肌瘤23例,占同期手术治疗574例子宫肌瘤的4%。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处理,本文对临床有关问题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23岁,最大58岁,4...  相似文献   

20.
宫颈肌瘤是生长在子宫颈部位的肌瘤,较宫体肌瘤少见。由于其解剖位置特殊,从而造成诊断、处理上的困难。我院1998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宫颈肌瘤56例,现对其手术治疗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