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路面图像裂缝自动检测技术是公路养护技术的重要方向,路面图像的分割是路面图像处理的关键步骤。由于噪声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利用传统的模糊C_均值聚类(F(M) 算法进行路面图像分割得不到满意的结果。本文采用Ptile算法和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路面图像进行分割,一方面克服了传统FCM运算量大、计算速度慢的缺点,另一 一方面减少分割算法分析的范围,增强了分割的效果。实验证明,本文算法能较好地分割出路面图像的裂缝。  相似文献   

2.
图像分割是路面裂纹识别的关键步骤,图像分割的效果直接影响路面裂纹的识别和分类。针对路面图像模糊核均值聚类算法中迭代结果容易出现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核均值聚类算法,利用OTSU算法先获得最佳阈值,再通过该阈值得到各聚类的灰度均值,将这些均值作为聚类中心的初始值以实现模糊聚类算法。路面图像裂纹分割试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实现初始聚类中心的优化,避免算法出现局部最优,提高了分割效果,可以应用到路面裂纹图像分割的工程应用中。  相似文献   

3.
把粒子群算法应用到多阈值图像分割中,结合已有的模糊C-均值聚类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技术的粒子群优化多阈值图像分割算法。FCM聚类算法是一种局部搜索算法,对初始值较为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不能得到全局最优解。PSO算法是一种基于群体的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优化方法。将FCM聚类算法和PSO算法结合起来,将FCM聚类算法的聚类准则函数作为PSO算法中的粒子适应度函数。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在最大熵评判准则下能够得到最优阈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是一种结合无监督聚类和模糊集合概念的图像分割技术,比较有效,但存在着受初始聚类中心和隶属度矩阵影响,可能收敛到局部极小的缺点。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因而可得到很好的图像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5.
医学图像自动多阈值分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医学图像的自动多阚值分割问题,采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法找到医学图像的不同组织和背景的聚类中心,再利用二雏直方图的方法,找到多阈值分割的各个阈值点进行分割.引用二维直方图的方法可以很好地保留目标的细节信息,更好地抑制噪声.  相似文献   

6.
冯飞  刘培学  李丽  陈玉杰 《计算机科学》2018,45(Z6):252-254
医学图像由于具有复杂性,在对其进行图像分割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在处理医学图像分割时的性能,提出一种新的混合方法进行图像分割。利用FCM算法将图像像素分成均匀的区域,融合引力搜索算法,将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纳入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中,以找到最优聚类中心,使模糊c均值聚类的适应度函数值最小,从而提高分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聚类算法,所提算法在分割复杂的医学图像方面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和噪声敏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链量子蜂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首先,将多链拓展编码方案应用到量子蜂群算法中,提出了多链量子蜂群算法;其次,利用多链量子蜂群算法来优化模糊C-均值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最后,设计一种新的利用多链量子蜂群算法优化模糊C-均值聚类中心的图像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多链量子蜂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是有效的,相对于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及基于模糊的人工蜂群算法,所提算法在分割正确率、分割速度及鲁棒性上均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MS-FCM算法的MR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彬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2010,36(16):198-199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在分割低信噪比图像时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MR图像分割的改进算法MS-FCM。针对脑部MR图像相邻像素属于同一分类的模糊隶属度相近的特性,在迭代过程中对隶属度数据集进行滤波,以降低噪声对聚类精度的影响。模拟脑部MR图像和临床脑部MR图像的分割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提高图像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在样本数和特征数较多时,运算较为复杂以及耗时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方图的相关性作为约束采样率的快速多阈值FCM分割方法,控制图像失真,使得需要运算的数据量减少,以获得较快的分割速度.由于借助了基于模糊集的图像分割技术--模糊C均值算法实现多阈值图像分割,考虑到了每个像素对...  相似文献   

10.
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经典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是常用方法,但其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通常存在局部收敛的缺陷。通过与遗传算法(GA)结合而成的遗传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GFCMA),采用RGB颜色空间,能够得到全局最优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医学彩色图像分割和特定目标提取,取得良好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未利用图像的空间信息,在分割迭加了噪声的MR图像时分割精度较差。采用了既能有效去除噪声又能较好地保持图像边缘特征的非局部降噪方法,结合基于图像灰度直方图聚类分析的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得到了一种具有较高分割精度的图像快速分割算法。通过对模拟图像、仿真脑部MR图像和临床脑部MR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提出的新算法比已有的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有更精确的图像分割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快速二维熵的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结合快速二维熵和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方法。采用快速二维熵算法对实际图像进行初步分割求得目标和背景的中心,然后采用样本点像素与其邻域灰度像素的差别表征该样本点对分类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完成图像分割。该方法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了传统的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等划分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把目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传统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聚类算法特征描述单一、易受复杂灰度影响而出现误分割的缺点, 将万有引力和图像局部熵融入到FCM算法。算法首先引入图像局部信息熵来描述节点(像素点)间的特征, 同时计算新节点的同质值; 其次, 将该同质值看做新节点的质量, 节点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算子形成关联, 使节点灰度特征和节点空间位置特征有效结合, 以此解决传统FCM算法节点特征描述孤立的缺陷。最后, 对三类典型的灰度分布不均的医学图像进行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获得了更加精确的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应用于图像分割仅考虑像素本身的聚类问题,无法克服噪声干扰对图像分割结果的影响,不利于受到噪声干扰的工业图像、医学影像和高分遥感影像等进行目标提取、识别和解译。嵌入像素空间邻域信息或局部信息的鲁棒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是近年来图像分割理论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为此,针对现有的鲁棒核空间模糊聚类算法非常耗时且抑制噪声能力弱、不适合强噪声干扰下大幅面图像快速分割等问题,提出一种快速鲁棒核空间模糊聚类分割算法。方法 利用待分割图像中像素邻域的灰度信息和空间位置等信息构建线性加权滤波图像,对其进行鲁棒核空间模糊聚类。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实时性,引入当前聚类像素与其邻域像素均值所对应的2维直方图信息,构造一种基于2维直方图的鲁棒核空间模糊聚类快速分割最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获得图像分割的像素聚类迭代表达式。结果 对大幅面图像添加一定强度的高斯、椒盐以及混合噪声,以及未加噪标准图像的分割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基于邻域空间约束的核模糊C-均值聚类等算法的峰值信噪比至少提高1.5 dB,误分率降低约5%,聚类性能评价的划分系数提高约10%,运行速度比核模糊C-均值聚类和基于邻域空间约束的鲁棒核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至少提高30%,与1维直方图核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具有相当的时间开销,所得分割结果具有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结论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本文算法相比现有空间邻域信息约束的鲁棒核空间模糊聚类等算法具有更强的抗噪鲁棒性、更优的分割性能和实时性,对大幅面遥感、医学等影像快速解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更好地满足实时性要求较高场合的图像分割需要。  相似文献   

15.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广泛用于图像分割,但存在聚类性能受类中心初始化影响,且计算量大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微粒群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该方法利用微粒群较强的搜索能力搜索聚类中心。由于搜索聚类中心是按密度进行,计算量小,故可以大幅提高模糊C-均值算法的计算速度。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使模糊聚类的速度得到明显提高,实现图像的快速分割。  相似文献   

16.
自适应属性加权2维FCM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提高2维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的抗噪性和普适性,提出了属性加权2维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新方法。方法 针对2维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存在阈值参数选取不当导致抗噪性能差的不足,将属性加权引入2维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并有效解决了每维属性聚类贡献度的问题。结果 本文算法相比2维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法抗椒盐和高斯噪声性能平均提高了2~3 dB;同时,相比模糊局部C均值聚类分割法抗椒盐噪声性能平均提高了2~3 dB且抗高斯噪声性能稍差大约1 dB,但本文算法相比模糊局部C均值聚类分割法的速度平均提高了大约40倍。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现有2维直方图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更适合噪声图像分割;同时,相比模糊局部C均值聚类算法更有利于实时性要求较高场合的目标跟踪和识别等需要。同时从大量图像测试得出,本文算法对于一般人工合成图像、智能交通图像及遥感图像等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C均值与Markov随机场的图像分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涛  徐国华  徐筱龙 《计算机工程》2007,33(20):34-36,3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图像分割算法没有考虑图像空间连续性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空间约束FCM分割算法。该算法引入了Markov随机场理论中类别标记的伪似然度近似策略,将像素特征域相似性同空间域相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了新的像素样本聚类目标函数。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大大提高分割性能并改善分割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approach to segment different types of skin cancers using fuzzy logic approach. The traditional skin cancer segmentation involves the analysis of image features to delineate the cancerous region from the normal skin. Using low level features such as colour and intensity, segmentation can be done by obtaining a threshold level to separate the two regions. Methods like Otsu optimisation provide a quick and simple process to optimise such threshold level; however this process is prone to the lighting and skin tone variations.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widely used in image processing due to its ability to model the fuzziness of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Classical fuzzy C means (FCM) clustering algorithm has been applied to image segmentation with good results; however, the classical FCM is based on type-1 fuzzy sets and is unable to handle uncertainties in the image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d an optimum threshold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ype-2 fuzzy sets algorithms to delineate the cancerous area from the skin images. By using the 3D colour constancy algorithm, the effect of colour changes and shadows due to skin tone variation in the image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preprocessing stage. We applied the optimum thresholding technique to the preprocessed image over the RGB channels, and combined individual result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skin cancer segmentation. Compared to the Otsu algorithm, the proposed method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shadows and skin tone variation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more tolerance at the boundary of the cancerous area. Compared with the type-1 FCM algorithm, the proposed method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segmentation error at the normal skin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