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历年高考中,都有个别考生晕倒在考场,这是因为他们在考时过度紧张以及其他一些心理、病理因素造成的。今年高考又来临,提请考生们注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药物与人》2010,(6):58-59
每年面对着高考考场,能做到一点都不紧张的考生恐怕很少。高三冲刺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容易出现何种症状?怎样做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步入考场,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心理专家表示,到了总复习这一阶段,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是"高原反应",但只要得到适当引导,相信考生们都可以以良好心态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相似文献   

3.
"咆哮体"从今年年初开始流行于各大论坛和社交网站,如今生命力依旧旺盛,不仅几个月前踏入高考考场的考生纷纷用起了"咆哮体"来发泄压力,而今"咆哮体"也侵袭进了职场。"求职咆哮"、"就业咆哮"成为"咆哮学"中最新的引人关注的分支。大学生和白领群体往往是这种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的始作俑者,从"伤不起"到"有木有",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五味杂陈到白领群体对工作压力的另类反抗,"咆哮体"波及甚广。  相似文献   

4.
方群  班秀华  邱红  肖海燕 《中国校医》2004,18(2):F003-F003,F00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国家科学、公正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疫情十分严重,而江苏省迎来了历史上人数最多、科目最多(3 1 1)、考试时间最长(4 d)、首次安排在6月的高考.全省共有考生34.2万人,其中南京市考生24 719人.为了确保这个"非常时期"的"非常高考"得以顺利进行,考生入考场前除了查验准考证外,还必须出示考前15 d的健康状况卡,并进行红外测温仪的额头温度测试.现将2003年6月7日~10日在南京市随机抽取400名考生(男、女考生各200名)红外测温的额头温度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方法的利弊、使用注意事项,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是考生备战高考的日子,如何给考生创造最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考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在考场上发挥最佳水平,成了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总括起来就是使考生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够营养好、身体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高考日程改革实行的第一年,虽然考生避开了酷热难耐的7月,但考生仍日面临着用脑过度、寝食难安的压力。本文介绍一些有关考生饮食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准备在考场上拼搏的萃萃学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以小憩,从而在考场上得以更好地发挥潜能,考出最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又是一年的6月,对于还在象牙塔里追寻梦想的学子们来说,可以说是几多忧愁几多欣喜啊.这是一年中的考试月,不论高考还是中考都在这个月举行,每个学生也将在这个月通过验证走向不同的人生十字路口.有人欢喜发挥的不错,也有人担心不能考入理想的学校;有人欢欢喜喜的享受着假期,也有人苦恼着等待下一个学期的到来,这就是学生时代神奇的"六月". 考后综合征威胁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考、高考都告一段落了,很多考生都还沉浸在考试的种种幻想中,"要是当时这么想我就做对了"、"怎么这么简单的计算也算错了",这些考试过后的种种不健康情绪其实就是考后综合征的表现.考后综合征是指在考试结束之后,比如中考、高考等,一些考生会因考得不好或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出现过度紧张、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状态.心理专家提醒,对于出现"考后综合征"的考生,应及时进行疏导和调节,防止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在每年高考结束之后,一些考生出现"考后综合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考得不好的考生会出现抑郁、自闭、冷漠等应激性障碍.处理不当,将对考生造成长期负面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聚集性疫情再次出现,我作为北京佑安医院的一员主动报名支援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红区,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考生监考的那段日子。6月6日凌晨,距离高考仅剩下最后一天,小汤山方舱医院迎来了一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特殊“客人”——2022年高考考生小于同学,北京市唯一一位在方舱医院高考的考生。进入隔离病房后,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是莘莘学子面临的大考。考场犹如战场,是竞争的赛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成绩。考生在考场上的情绪有三种:一种是过分紧张,一种是满不在乎,还有一种是保持着适当的紧张度。前两者不足取,不但不能考出好成绩,相反会由于情绪问题,连原来的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只有第三种考场情绪才是正常的,这样的考生信心十足,平心静气,精力集中,思维敏锐,答题准确。  相似文献   

10.
许多青年学生在各个重大考试中往往普遍感到种种困扰与心理障碍的存在。例如,杭州市有关研究人员曾对1990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16.8%的考生反映在高考期间头痛;有13.8%的学生考后头晕;有25.4%的考生在高考期间患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一部分女生在高考期间月经期失调,情绪突变;有一半以上的考生在考前坐立不  相似文献   

11.
六成考生考后"焦虑"据心理专家不完全统计,高考结束到录取结束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70%的高考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在高考后的6~8月三个月内,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有一些考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陷入痛苦的情绪体验中,这时的他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一些性格内向的考生,还可能由于过分焦虑、恐慌、烦躁等而做出极端的事。  相似文献   

12.
高考的帷幕终于落下了,“硝烟”渐渐地从考场上散去。全力以赴地帮助考生应试的老师和家长们正慢慢地从紧张中缓过神来,可是,殚精竭虑的考生们却仍有不少还跋涉在困惑的心理沼泽中……  相似文献   

13.
许磊 《现代养生》2003,(5):28-29
今年是高考日程改革实行的第一年,虽然避开了酷热难耐的7月,但考生仍旧走不出用脑过度、为前途寝食难安的阴影。本文介绍一些有关考生饮食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那些还在为自己的前途奋斗拼命的莘莘学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以小憩,从而在考场上更好地发挥,最后顺利进入理想中的大学。  相似文献   

14.
《健康》2004,(5)
一个紧张过度的高三学生——我是一名高三考生,越临近高考,我就越感到紧张,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觉得头脑昏昏沉沉,以致影响了考前复习。我想服点安眠药帮助入睡,但不知能否服,会不会弄巧成拙?每年高考结束后,心理咨询门诊都会接待不少“后悔考生”,他(她)们因为过度紧张、焦虑而失眠,睡前又怕服安眠药,认为服药后会产生副作用,第二天大脑不清醒,反应不灵敏,会变得迟钝或昏昏欲睡,从而影响高考,于是不敢服安眠药,试图努力去睡。可到了夜半时分仍睡不着时,又怕睡眠不足影响考试,这时才匆忙服药,结果第二天上考场时,因药效还未完全消失,以致真…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南京市交管局政务微博就"6·20"宝马车祸案发布最新消息称,经权威机构鉴定,肇事司机王某在作案时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消息一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词。那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到底是什么病?它究竟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以下仅从精神医学的角度为读者解疑释惑。事件回顾:2015年6月20日下午,一起发生在南京的车祸视频引起人们的广  相似文献   

16.
《rrjk》2014,(11)
<正>又是一年"两考"时。不夸张地说,"两考"尤其是高考,就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一个十字路口。"两考"近在眼前,巨大的压力使考生很容易陷入"身心俱疲"的状态之中。那么,"两考"期间,考生们在健康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出现健康方面的紧急情况又该如何处理?如果身体不适,哪些药物在高考期间是不能服用的?本期《人人健康》为您带来全方位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朱闻慧 《健康》2010,(6):38-39
高考即将来临,考生的压力很大,家长也不得轻松:时刻守在孩子身边,一会儿担心他们复习得不够,一会儿又担心他们营养不够,比自己上考场还紧张。这种焦虑情绪有可能会带给孩子许多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临近,许多考生都出现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考生的这种心态一方面来自学校和自身,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来自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近年来,参加高考的大多数考生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们都十分关注这决定孩子前途和命运的一次大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们所承担的心理压力甚至比考生还要重。那么,面对高考,家长和考生应该以怎样健康的心态去迎考呢?  相似文献   

19.
中考、高考在即,考生们经过三年的努力也终将面对人生的转折点,三年来的辛勤努力也终将得到验证.怀揣梦想的少年们在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压抑之后,也将迎来又一个毕业季,匆匆的告别、聚餐、KTV等等方式也为他们带来了轻松和快乐,为彼此的毕业相互庆祝,在轻松快乐的同时迎接全新的开始. 考后放纵现象很普遍 高考结束后,对于经历了十几载寒窗苦读尤其是高三这一年紧张备战高考的莘莘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解放"的时刻,因为这一天,被许多学生和家长看作"人生大考"的高考结束了!抛开了每天都被湮没在浩繁的卷子、复习资料当中,神经也是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日子,考试结果暂且不去考虑,许多考生都像挣脱了笼子的小鸟,迫不及待地想要放飞,痛痛快快地放松、玩一回.  相似文献   

20.
考研焦虑是由硕士研究生统考这一重大考试所引起的一种具体的考试焦虑形式.它不但影响大学生的考研复习效果和考场发挥,而且影响其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加大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高要求,激烈的考研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考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