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竞赛活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05级320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竞赛教学法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护生进行阶段性操作考核,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护生对在实验课教学中引入竞赛活动的教学效果评价良好。结论把竞赛活动引入《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评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同年级的高职护理班128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n=65)和对照组(n=63),实验组采用病例讨论法、Taba教学法及PBL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雏能力;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得分、理论考核成绩、学生自信心及学生自我满意度评价和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等方面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97.6±30.7分)高于对照组(253.4±27.9分),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81.2±7.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71.6±7.3分),实验组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评判性思维教学模式可提高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慕课结合思维导图在中医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形式传授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实验组采取慕课结合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授课,课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本科护生的成绩及护生学习积极性、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中医护理学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掌握、教学方法及学习驱动力、学习目标、扎实学习、学习积极主动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慕课结合思维导图运用于中医护理学教学中,能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部分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分别采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4%的学生对应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给予较高评价。结论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活动探究式教学法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专业2个教学班分别作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法。结果实验组护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技术在儿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6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64)和实验组(n=175),每组3个班,实验组采用校院合作培养模式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对照组由校内专任教师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儿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并采用教学效果评价表调查护生对教学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校院合作培养模式是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n=118)和实验组(n=124),每组两个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精神科护理学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精神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可作为精神科护理学的有效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方法2004年8月-2008年9月将我校2002级2003级护理本科生401名分成两组,2003级(196人)为实验组与2002级(205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改革后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对照组给予原有实验课教学模式授课,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在临床实习期间的技能考试平均成绩,动手能力,临床教师满意度;毕业后用人单位对技能操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采取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等提高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组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的学生对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予了积极的评价。结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两个中专班104名学生进行教学,其中13班为实验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14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中,实验班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8.69±3.69)分和(89.12±6.16)分,对照班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2.71±6.53)分和(80.23±8.36)分,两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中,能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在诊断学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校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293名随机分成实验组(亚专科联合带教组,n=153)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n=140).两组学生各分为14~16人的学习小组;针对实验组各小组学生,将该学期诊断学见习课所有教学内容(全身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进行分解,并由不同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针对对照组各小组学生,由一位内科教师全程带教.比较两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并行u检验;同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分数(75.2±8.9)和操作考核分数(88.5±6.2)高于对照组[(70.9±10.7)和(8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等于0.001).问卷结果显示,92.8%(142/153)的实验组学生认为自身临床技能水平得到提高,86.9%(133/153)对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表示满意.结论 诊断学见习中亚专科教师联合带教,可以提高学生的诊断学理论和操作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对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级4年制护理本科生4个班共247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22人,对照组127人,分别运用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进行考核成绩分析和护士核心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教育与咨询及核心能力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理论成绩、实验成绩、总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式模拟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差距,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教学方式在实习护生护理安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自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在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实习的80例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培训考核方式,而观察组护生则结合不同阶段护生心理特点采取PBL教学法.在实习结束后,记录两组护生的护理安全考核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统计结果统一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计量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护生认为通过PBL教学法提高自身发现、分析和解决护理安全问题能力的人数分别为38例(95.0%)、36例(90.0%)和33例(8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例(60.0%)、21例(52.5%)、18例(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50、13.730、12.170,均P<0.05).两组护生理论知识的考试成绩分别为(93.85±12.37)分和(92.25±11.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2,P>0.05),而观察组的实践操作技能成绩为(92.63±10.35)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7±1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4,P<0.05),且各类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安全带教中采取PBL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护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模拟情境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模拟情境式教学法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93名本科护生分成对照组(48人)和观察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模拟情境教学法。在相同条件下测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多数护生赞成采用模拟情境式教学法,且考试成绩(P〈0.05)优于对照组。结论:模拟情境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陈海莺  邹佩珍  黄顺红 《海南医学》2013,24(24):3736-3738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护生随机分为两组,PBL教学组(30名)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3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PBL教学组对各项目的自评和他评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0.05),PBL教学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理论考核成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运用于护生实习带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主”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三年制高职护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分别采用“双主”教学和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2组学生均进行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并对实验组护生的自我评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用(x^-±s)表示,问卷调查结果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病例分析成绩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16、0.000)。实验组56名(93.33%)护生认为“双主”教学效果较好;53名(88.33%)护生认为能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52名(86.67%)护生认为能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51名(85.00%)护生认为能够提高急救知识学习效率及急救操作技能。结论“双主”教学可有效提高急救护理教学效果,本研究将为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启发式教学在《医护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启发式教学理论,以《医护心理学》为教材,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0级高职护理班学生共10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实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实验组采用启发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用t检验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采用自制评价表评价教学效果,并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87.48±3.1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1.43±4.89)分,P=0.016;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护心理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和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中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方法:2009级护理专升本一班学生38人为对照组,2009级护理专升本一班学生16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社区护理教学方法,观察组理论教学后进入社区实践基地进行科研训练。结果:观察组护生毕业论文答辩成绩(P〈0.05)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实践教学有助于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课与视频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某医高专检验专业实验课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以细菌检验为实验教学内容,实验组采用微课和视频反馈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其实践技能及实践理论进行考核比较,并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 实验组实践技能成绩(83.42±6.90)分及实践理论成绩(85.68±12.4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98±11.70分,78.70±10.07分,P<0.01),实验组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95%.结论 微课与视频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2012级医学检验专业1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和对照组.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并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学生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上优于传统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