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电类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学时少内容多、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弱、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和能力.此教学模式对国内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子线路综合实验模块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提出了电路基础实验模块化的思想,给出7个基础实验模块的电路设计图,并给出了由这7个模块组成的两个小型综合实验电路系统的设计框图。在基础电路模块设计中充分考虑器件的通用性,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并与理论课的相关内容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综合实验电路设计中既包含模拟电路的内容,又包含数字电路的内容,充分体现电路的综合性,并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电路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电路课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从下述几方面来开发学生智能。特提出与同行研讨。1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电路”课面向二年级学生,是自动化系开出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课程本身理论严谨,逻辑性强,应用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很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计算量大,作业练习多,并设有单独的实验课。而且,“电路”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实际上是由工程实践提出的,整个内容最终也要落实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上。因此,在讲授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在讲授一章内容时,讲明本章与前后章的联系,涉及的基础知识等,然后阐明本章内  相似文献   

4.
频率变换电路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针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一项仿真实例设计,给出了仿真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在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技术,让学生动手绘制电路,选择元器件参数,并进一步分析各参数变化对电路的影响.通过形象生动的波形演示,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三端集成稳压电源是大学必修课《电装实习》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已有的电装教学经验,分析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稳压电源的布焊过程和测试过程,详细介绍学生在完成稳压电源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实践验证,这些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电路原理分析能力、仪器设备(示波器、万用表)在实际电路测试中的操作和使用能力,提高了实习效率,也为电子组装爱好者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电路实践教学是培养电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因此我们精心地编写了《电路基础实验与综合训练》教材。本文简要介绍该教材的编写思想和主要内容,并阐述了新教材的改革思路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将微课引入“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将实验仪器操作、实验涉及理论、仿真实验、拓展实验等多方面实验内容录制成微课,辅助学生学习、完成实验,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实验模式固定、实验结果单一等问题,帮助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力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善于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实验电路中设计"陷阱",可以提高实验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契合度.设计能力评价规则,引导学生主动培养自身能力.对课程实验与课堂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相互支撑,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提高课程实验的实践能力培养效能.  相似文献   

9.
“传感技术”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将"传感技术"和"测控电路"的内容结合起来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设计,学生不仅完成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的理论设计,还完成传感器的装配、调试,以及电路板的设计、安装和调试。两轮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改革后"传感技术"课程设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开展“电路”课程研究型电路实验的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研究能力。本文以“电力系统铁磁谐振现象观测和研究”研究型实验为例,阐述了“电路”研究型实验的选题-指导-完成-拓展的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习如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以及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