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粘膜给予小剂量硝酸甘油对腹腔镜胆囊手术气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与经静脉给药比较。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手术60例,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硝酸甘油单次静脉给药组(B组)、硝酸甘油经鼻粘膜给药组(C组),每组各20例。在气腹前3min,B组经静脉单次给予硝酸甘油10μg/kg,C组经鼻粘膜给予硝酸甘油10μg/kg。分别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3min(T1)、人工气腹时(T2)、气腹后3min(T3)、气腹后10min(T4)患者SBP、DBP、MAP、HR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3组T1时间点SBP、DBP、MAP、HR均呈一过性降低或减慢(P0.05);与T0比较,A组T2、T3、T4中SBP、DBP、MAP、HR均显著升高(P0.05);与T0比较,B组T2、T3中HR显著增快,SBP、DBP和MAP显著降低(P0.05);与T0比较,C组T2、T3、T4时间点SBP、DBP、MAP、HR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在T2、T3时间点,C组SBP、DBP、MAP、HR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硝酸甘油经鼻粘膜给药能较好维持腹腔镜手术气腹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单用氯胺酮、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副作用及术后苏醒情况。方法:选择6 0例ASA ~ 级腹部或会阴部择期手术小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单用氯胺酮,B组用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观察两组术前、术中不同时段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术毕氯胺酮总用量、清醒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氯胺酮总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5min后出现一过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抑制和血氧饱和度下降,B组术中呼吸、循环情况相对稳定,两组SBP、HR、RR、SPO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 ;B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短于A组(P<0 .0 5 ) ,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A组(P<0 .0 5 ) ;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明显优于氯胺酮单用于小儿静脉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异丙酚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自愿终止妊娠的孕42—77d孕妇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麻醉用异丙酚1mg/kg加氯胺酮0.5mg/kg,B组麻醉用异丙酚2.5mg/kg,于40--60s内静注诱导,术中视患者反应分次追加异丙酚20--30mg。结果:两组麻醉优秀率(A组98%,B组8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诱导后2min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明显下降,心率(HR)、呼吸(RR)减慢(P<0.01);与诱导前比较,A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异丙酚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干扰小,麻醉苏醒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在老年人下肢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倒.A组采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行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B蛆为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5、10、20、30、60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指标。结果:A、B两组患者阻滞效果相同,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A组感觉/运动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B组患者麻醉后5、10、20、30、60min的SBP、DBP同麻醉前比降低明显(P〈0.01或0.05);术后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P〈0.01)。结论:外周神经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起效时间迅速.作用完善.镇痛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是老年人下肢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丙泊酚与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人流镇痛的效果。方法:180例自愿接受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为60例:各组均先静脉注射1.2m g/kg的丙泊酚,随后静脉缓慢注射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A组剂量为0.8μg/kg,B组为1.0μg/kg,C组为1.2μg/kg)。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按优、良、差三级进行麻醉效果评定。详细记录手术持续时间、术毕下床离院的时间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B组与C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麻醉后2、5m in时,各组SBP、DBP有轻度下降和HR减慢,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有9例发生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降至91%~94%,而A组与C组无。3组手术持续时间、术毕下床的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毕诉注射部位疼痛和下腹痛(宫缩痛)者,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1.2m g/kg的丙泊酚联合1.0μg/kg瑞芬太尼作人流镇痛,是较为合理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商品名为压宁定)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30例择期全麻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例.插管前分别静注乌拉地尔0mg/kg(A组)、0.4mg/kg(B组)、0.6mg/kg(C组).3组均以芬太尼、硫喷妥钠、琥珀胆碱静注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测定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3、5、10min的SBP、DBP、HR,并计算出RPP.结果不同药组在插管后1、3、5minSBP、HR、RPP均明显高于用药组(P<0.05或0.01).用药组间相比,0.6mg/kg组在插管后1、3minSBP、HR、RPP升高幅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3组DBP在插管后1min升高明显(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预注乌拉地尔能有效预防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且以0.6mg/kg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拟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30例)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前(T1)、术中(T2)、术毕清醒时(T3)、清醒后10min(T4)等时间点SBP、DBP、HR、RR和SpO2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丙泊酚麻醉总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T1、T3、T4时SBP、DBP、HR、RR和SpO2等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2时与T1时比较,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A组RR、SpO2较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丙泊酚总用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者呼吸和血氧指标影响较轻,还可明显降低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肠癌患者50例,根据麻醉深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为D_2亚级,而对照组患者麻醉深度D_0亚级;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后5min (T_1)、开腹时(T_2)、关腹时(T_3)、气管拔管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_PO_2变化,并检测术后72h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2组患者T_1和T_2时MAP、HR显著低于T_0时(P0.05),T_3时MAP和HR与T_0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_4时MAP、HR显著高于T_0时(P0.05),S_PO_2在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2组间各时点的MAP、HR、S_P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组患者术后72h的NE、FIB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NE、FI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 2组患者术后呼吸抑制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D_2亚级麻醉深度可降低老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是安全适宜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布比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小剂量布比卡因(7.5 mg)给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成腰硬联合(A)组和硬膜外(B)组,每组50例,A组经蛛网膜下腔注入7.5 g/L布比卡因1 mL,根据麻醉效果,硬膜外加16 g/L利多卡因5~10 mL;硬膜外组给予16 g/L利多卡因10~15 mL.观察并记录阻滞平面,麻醉效果 ,监测术前及用药后5、10、30 min的 BP、HR、ECG和SPO2和麻醉不良反应.结果:A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短于B组(P<0.01), A组血压和心率先于B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A组麻醉肌松效果好;2组麻醉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小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且并发症不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安博诺对中、重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安博诺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血压变化,采集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时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糖(GLU)、肌酐(Cr)、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时SBP、DB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疗程后Cr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安博诺可有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Airtraq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手术患者中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排除心肺原发疾病),随机分为Airtraq喉镜组与普通喉镜组,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下实施全麻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各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气管插管所需的时间、成功率和与之关联的并发症。结果:Airtraq喉镜组在各项指标上,显著优于普通喉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rtraq喉镜用于气管插管,具备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降低插管损伤等特点,能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提高插管成功率,特别适用于手术中麻醉气管插管和临床上急救抢救插管。  相似文献   

12.
和杰  李雪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5):475-475,47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另将 2 0例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由专人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 ,同时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组患儿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临床无出血倾向。结论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缩短疗程 ,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与三氧化二砷 (As2 O3)联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 IL- 6及 IL- 1 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 6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给予 ATRA与 As2 O3联用治疗 ,观察不同时段药物对患儿血清 IL- 6及 IL- 1 0水平的影响。结果 :诱导缓解治疗第 1 5天与治疗前比较 ,IL - 6及 IL- 1 0水平下降 (P<0 .0 1 ) ;达到临床缓解时的 IL- 6及 IL - 1 0水平较诱导缓解治疗第1 5天降低 ,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1 ) ;首次巩固治疗结束时 ,IL - 6及 IL- 1 0水平进一步下降 (P<0 .0 1 )。结论 :ARTA+As2 O3能降低患儿血清 IL - 6及 IL- 1 0水平 ;IL- 6及 IL- 1 0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同时也提示对 APL患儿的治疗在达到临床缓解后仍须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氟芬合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33例患者术前禁食4h先缓慢注入氟芬1/2u,再缓慢注入异丙酚1.5mg·kg-1,患者入睡后立即手术.术中监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观察患者术中有无疼痛感,记录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患者苏醒后询问术中的记忆和知晓.结果:异丙酚复合氟芬合剂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起效时间0.30±0.05min,苏醒时间6.12±2.6min,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好,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轻微,P、DBP显著下降(P<0.01),略有下降,O2变化不大,术后患者无痛苦回忆.结论:异丙酚复合氟芬合剂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起效快、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患者术后无痛苦回忆,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无痛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时对患者应激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1,并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前(T0)、建立气腹时(T1)、气腹建立后2h(T2)、拔管时(T3)4个时间点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T0时间点比较,观察组T1~T3时间点心率(heart rate,HR)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T1~T3时间点HR均明显上升(P0.05);与T0时间点相比,观察组T1~T3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未发生明显变化,对照组T1~T3时间点MAP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与T0时间点相比,2组IL-8、TNF-α、COR均明显上升,且对照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10min内泵入右美托咪定1μg·kg-1,并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可维持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围术期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犬手术期间QFM麻醉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 0 .15~ 0 .2 0 m L· kg- 1 剂量的 QFM麻醉合剂对 7条试验犬进行颈部肌肉注射麻醉 ,麻醉期间进行手术处置。同时 ,用多道生理记录仪、Datex循环呼吸监护仪进行连续动态监测 ,并进行一般临床麻醉效果观察。结果证明 ,QFM对犬麻醉效果确实 ,镇静、镇痛、肌松效果均衡 ,诱导及复苏迅速平稳 ,无流涎和呕吐等负反应发生 ,且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轻微。术间表现为 ,切割组织无疼痛 ,牵拉内脏无反应 ,心率 (HR)和呼吸频率 (RR)及各项指标在麻醉分期的外科麻醉期 级水平的麻醉高峰期时也在生理耐受范围内 ,且心跳缓慢有力 ,均匀而有节律 ,呼吸亦均匀而有节律 ,无节律不齐现象 ,诸如潮式呼吸、阵性喘息和较长的呼吸间竭等不良反应。血氧化饱合度 (SPO2 )始终维持在 90 %以上。说明 ,QFM麻醉合剂足以满足犬的临床常规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合并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常规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控压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黛力新口服并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压晨峰(MBPS)变化;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变化;并对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24 h SBP、DBP及MBP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常规组干预前后24 h SBP、DBP及MB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并低于同期常规组(P0.05);常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WHOQOL-BREF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且高于同期常规组(P0.05);常规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黛力新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降压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镇痛作用。方法: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50例,其中10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泵分二阶段注入异丙酚进行麻醉,另外150例(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镇疼措施。观察术前、术中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镇痛效果、副作用等。结果:两组术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术中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动脉压(MAP)降低大于20%者观察组有16例(16.0%),而对照组有59例(39.3%);HR减慢大于20%者为观察组有7例(7.0%),而对照组有44例(29.3%);宫颈松驰观察组95例(95.0%),对照组88例(58.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完全无痛率为100%,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可减少人工流产术的副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肝硬化腹水 72例分为SBP组 (n =4 0例 )和漏出液组 (n =32例 ) ,采用Gress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和腹水的NO的变化。结果 :SBP组血清和腹水的NO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组 (P <0 .0 1 ) ;SBP组腹水NO水平又明显高于血清中的NO水平 ,且随着感染的控制 ,腹水中NO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腹水NO的检测有助于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拟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于术前和术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前和术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手术中各时段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至胎儿娩出时段SBP与麻醉前及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照组发生率为11.1%,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