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Graves病住院患者254例,根据肝功能将患者分为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组(A组,n=159)和甲亢肝功能正常组(B组,n=95),比较两组的基础代谢率(BMR)、甲状腺重量、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SH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与甲亢性肝损害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亢性肝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组的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TPOAb均高于B组,而TSH低于B组(t或z=-4.720~-2.276,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重量、BMR、FT3、FT4、TRAb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呈正相关(r=0.157~ 0.270,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T3(OR=1.052,95% CI:1.001~1.105)、BMR(OR=1.019,9.5% CI:1.006 ~ 1,033)是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与FT3、FT4、TRAb、BMR、甲状腺重量有关.其中FT3、BMR为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上部分Graves病(GD)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达到正常,但促甲状腺素(TSH)仍长期处于被抑制状态的机制.方法 入选初发122例GD甲亢患者,予以初始等效剂量的ATD治疗,每月随访时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的结果酌情减量,并适时添加左旋甲状腺素(L-T4).当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持续正常3个月即达随访标准,复查FT3、FT4、sTSH、TSH受体抗体(TRAb),并根据TRAb是否阳性分组比较.结果 122例GD甲亢患者经(7.1±1.1)个月的ATD治疗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已经达到正常3个月.随访时,58例TRAb转为阴性,64例TRAb持续阳性.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差异, TRAb阳性组的sTSH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0.044 mIU/L(0.001~4.163 mIU/L) vs 1.749 mIU/L(0.079~4.646 mIU/L),P<0.01];血清sTSH水平与TRAb呈明显负相关(r=-0.539,P<0.01),与FT3、FT4、年龄、病程、治疗时间、L-T4剂量、L-T4添加时间等均无相关性.结论 药物治疗过程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的GD患者,其TSH水平长期受抑制的原因与高水平TRAb相关,可能由于TRAb直接与垂体内TSH受体结合,通过超短环反馈抑制TSH的分泌所致.  相似文献   

3.
苑丽丽  谭建  郑薇  张桂芝 《山东医药》2012,52(42):74-75
目的分析初发Graves病(GD)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初发GD患者37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TRAb,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以TRAb为应变量,以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质量、TGAb、TPOAb、是否突眼、FT3、FT4和TSH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甲状腺质量及合并Graves眼病(GO)与初发GD患者体内TRAb水平相关。结论甲状腺质量及合并GO是初发Graves病患者体内TRAb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变化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45例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对甲减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甲亢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血压、肝功以及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对各组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甲减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T3、FT4、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BMI、WC、WHR、TC、TG、LDL-C、TSH、FT3、FT4相比差异显著(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腹型肥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诊断的格雷夫斯(Graves)病患者肝功能与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2-09~2004-04南京市鼓楼医院117例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用抗甲亢药前,分析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FT3、FT4、TSH、抗体TPOAb、TGAb、TRAb等。按肝功能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74例)和异常组(39例),4例为病毒性肝炎予以剔除。结果113例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至少有一项异常)的发生率34.51%。肝功异常组的FT3、FT4及TRAb水平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01),而TSH、TPOAb、TGAb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可出现由甲亢本身引起的肝功能受损,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水平密切相关。伴有肝损的Graves病患者甲亢的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甲状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悸、多汗、多食、体质量减轻、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能够较好地改善老年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陈海花  梁海珊 《山东医药》2010,50(51):47-4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MG)水平变化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对40例甲亢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血清、尿β2-MG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甲亢患者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和尿β2-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甲亢患者FT3、FT4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1),TSH水平有所升高(P〈0.01),血清和尿β2-MG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血清β2-MG水平与FT3、FT4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尿β2-MG水平与FT3、FT4亦呈正相关,与TSH呈负相关。结论甲亢患者血和尿β2-MG水平显著升高,两者均可灵敏反映病情变化,可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测定在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受体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RAb和T3、T4、TSH、FT3、FT4含量,并根据以上参数的含量为标准,把患者分为单纯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病组、原发性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组、药物性甲减组,以45例非甲状腺疾病血清中TRAb和T3、T4、TSH、FT3、FT4含量作为对照组。结果单纯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病组血清TRA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χ^2=0.462,P〉0.05);甲亢组、原发性甲减组血清TRA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17.035,P〈0.01);药物性甲减组血清TRAb含量与甲亢组差异显著(χ^2=4.804,P〈0.05),与正常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χ^2=9.071,P〈0.05);血清TRAb含量与各组间T3、T4、FT3、FT4及TSH浓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χ^2=0.325,P〉0.05)。结论血清TRAb含量的监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我院72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6例,小剂量组予以小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高剂量组予以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对比两组疗效、窦性心律转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91.67%(33/36)较小剂量组72.22%(26/36)高(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HR较小剂量组低,LVEF较小剂量组高(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血清FT3、FT4水平较小剂量组低,血清TSH水平较小剂量组高(P<0.05);高剂量组窦性心律转复率52.78%(19/36)较小剂量组27.78%(10/36)高(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3/36)与小剂量组5.56%(2/36)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普萘洛尔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合并房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能促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可提高窦性心律转复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甲亢宁联合他巴唑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以甲亢宁联合他巴唑治疗 对照组(22例)予以他巴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亢的症状、体征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水平均有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多项指标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P〈0.05) 而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尤其是降低甲亢指数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甲亢宁联合他巴唑治疗甲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20,(3)
目的探讨在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治疗对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对其甲状腺功能、骨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Graves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骨生化指标、骨密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酯(ALP)、24 h尿钙(UCa)、24 h尿磷(U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GP、ALP、UCa、U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ard三角、股骨粗隆、股骨、胫骨及脊柱L2-L4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甲巯咪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治疗Graves病患者,能显著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骨代谢紊乱状况,增加患者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手段及甲亢预后与甲状腺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采用免疫放射法(IRA)进行超敏TSH(s-TSH)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TSH受体抗体(TRAb)的测定.结果未经治疗的无药组甲亢患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最明显,甲状腺激素水平最高,TRAb阳性例数最多;抗甲状腺药物治疔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但TRAb阳性例数较多、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放射性碘(131Ⅰ)治疗后远期随访的甲亢患者,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预后最好,TRAb阳性例数为0,TGAb水平基本正常,TPOAb水平升高.结论抗甲药物、131Ⅰ治疗甲亢时,后者治疗后远期疗效最好,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叶学和  梁深  谭宗莲 《内科》2009,4(3):348-349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与肝功能的一些指标变化关系。方法对316例甲亢患者行甲功、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红素(TBL);比较分析甲亢性肝功能损害和甲亢无肝功能损害两组之间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分析甲亢患者肝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甲亢性肝损害组TSH、FT3、FT4比无肝损害甲亢组高(P〈0.05),甲亢性肝功能损害时主要以ALP、ALT、AST的异常增高为主;并且FT3、FT4分别与ALP、ALT、AST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甲亢性肝功能损害(特别是ALP变化)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能否用ALP来协助甲亢诊断和治疗观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旭菲 《山东医药》2010,50(34):89-90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甲亢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抗甲状腺药物,观察组确诊后即开始服用甲巯咪唑治疗,起始剂量为15~30 mg/d,待临床症状控制后改为5~10 mg/d,到妊娠后期减为2.5~5 mg/d维持。结果观察组发生流产1例(4.0%),早产2例(8.0%),死胎0例,新生儿窒息1例(4.0%),对照组分别为0例、9例(39.1%)、1例(4.3%)、7例(30.4%),观察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新生儿脐血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妊娠合并甲亢孕妇,可减少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维护新生儿正常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碘营养状况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380例粤中西部地区居民的空腹血清25(OH)D水平、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尿碘等相关指标等,并比较25(OH)D缺乏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血清25(OH)D、碘营养状况对AITD发病的影响。结果 Graves病(GD)组、桥本甲状腺炎(HT)组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GD组血清25(OH)D3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呈显著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HT组血清25(OH)D3水平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TSH呈显著负相关,与FT3、FT4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在GD组应用甲巯咪唑和HT组应用左甲状腺素的基础上加用活性维生素D连续治疗3个月后,GD组TRAb抗体水平明显降低,HT组TGAb、TPOAb抗体水平也明显降低(均P<0.05)。GD组和HT组尿碘中位数均较对照组高。尿碘高的AITD患者25(OH)D3水平缺乏更明显(P<0.05)。结论 AITD初发患者伴低维生素D水平,其中尿碘高的AITD患者25(OH)D3水平缺乏更明显。补充活性维生素D可降低其自身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生理性改变使Graves病的诊治更加复杂。妊娠期Graves病必须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尽可能使用最低剂量的ATD维持母体游离甲状腺素(n)于非孕期的正常高值附近是最理想的选择。胎儿甲状腺功能取决于通过胎盘屏障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与ATD之间的平衡。晚孕早期母体TRAb滴度升高是胎儿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一个危险因素,此时亦应行胎儿甲状腺超声检查。临床可以通过调整孕妇ATD用量治疗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若妊娠期Graves病未得到控制,或孕妇曾因Graves病行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切除术,怀孕时TRAb仍阳性者,须于分娩时检测脐带血TSH及FT4(总甲状腺素)。  相似文献   

17.
^131Ⅰ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主要药物之一,治疗前应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如丙硫氧嘧啶可能会降低^131Ⅰ治疗甲亢的治愈率,咪唑类药物如甲巯咪唑则不会影响其疗效。^131Ⅰ治疗甲亢后应用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对^131Ⅰ疗效的影响尚有争议之处。抗甲状腺药物影响^131Ⅰ疗效的机理可能在于改变了^131Ⅰ的有效半衰期和(或)甲状腺对^131Ⅰ的摄取率。  相似文献   

18.
雷水红  蔡霞  李经  赖晓阳 《山东医药》2011,51(37):88-89
目的观察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的疗效。方法选择桥本甲状腺炎性甲亢236例,随机分4组:A组为单独服用甲巯咪唑组,B组为甲巯咪唑联合抑亢丸组,C组为硒联合甲巯咪唑组,D组为硒联合抑亢丸、甲巯咪唑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2.1%,B组为80.0%,C组为66.1%,D组为82.8%,B、D组总有效率优于A、C组(P均〈0.05);各组治疗后FT3、FT4、TGAb、TPOAb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D组下降最快,且与B、C组比较P均〈0.05;B、D组甲状腺肿及突眼改善较A、C好(P均〈0.05)。结论硒联合抑亢丸及甲巯咪唑治疗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性甲亢疗效较好,并能降低甲状腺相关抗体,调节体内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Graves甲亢患者碘131治疗前后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表达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52例Graves甲亢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甲功三项[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IL-23/Th17轴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FT_4、FT_3、IL-17A、IL-17F、IL-23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FT4、FT3、IL-17A、IL-17F、IL-23水平逐渐降低,TSH水平逐渐升高,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A、IL-17F、IL-23与TSH呈负相关,与FT4、FT3呈正相关(P0.05)。结论 Graves甲亢患者碘131治疗前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呈高表达水平,治疗后逐渐降低,反映IL-23/Th17轴在Graves甲亢发病和病情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的初发Graves病(G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各临床特征对ATD治疗转归的影响,以评价GD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4例初发GD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TD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失败组,失败组包括停药复发和未能停药两个亚组,比较各因素对ATD治疗转归的影响.结果 204例初发GD患者中94例(46.1%)治疗有效,110例(53.9%)治疗失败.与有效组比较,失败组发病年龄小[(31.0±12.2)岁比(36.3±14.0)岁,P=0.004],发病初游离T3水平高[(25.60±9.52)pmol/L比(19.16±6.38)pmol/L,P=0.001],FT3/FT4比值大[(4.87±1.21)比(3.86±0.98),P=0.001],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高[(57.3±18.4)%比(29.6±14.9)%,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初甲状腺大小、FT3/FT4比值、TRAb水平是药物治疗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复发亚组停药时,甲状腺明显肿大、伴有眼征的患者比率高.治疗过程中甲状腺激素正常3、6、9、12个月时,复发亚组中超敏促甲状腺素(TSH)受抑制患者的比率均明显多于有效组(P=0.001).结论 (1)治疗前甲状腺明显肿大、TRAb水平高、FT3/FT4比值大的患者,药物治疗反应差;(2)停药时甲状腺明显肿大、伴有眼病者,停药后复发率高;(3)经治疗甲状腺激素正常、TSH延迟恢复或仍受抑制者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