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D0.5组)、右美托咪定0.75μg/kg(D0.75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D1.0组)及等容生理盐水(S组)。观察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期的寒战情况、躁动行为和拔管时Ramesay镇静评分。结果 D0.75组、D1.0组苏醒期躁动与寒战发生均减少(P均<0.05)。D1.0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长于S组,Ramesay镇静评分亦增大(P均<0.05)。D0.75组PACU停留时间短于S组、D0.5组及D1.0组(P均<0.05)。结论 0.7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缩短患者PA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镇静,再复合静脉麻醉对围术期影响。方法:选取行介入封堵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60例,随机分成滴鼻组(N组)和对照组(B组)。麻醉诱导前30 min N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5μg/kg滴鼻镇静,B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液。记录滴鼻即刻、滴鼻后10 min、滴鼻后30 min、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后10 min患儿的MAP、HR;镇静程度评分;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的总用量;术后10 min、术后30 min及术后60 min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中N组丙泊酚用量低于B组(P0.05)。两组在各时间点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儿与家长分离时镇静评分高于B组(P0.05)。N组在术后10 min,30 min的躁动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手术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镇静,再复合静脉麻醉可减轻患儿术前焦虑,增强麻醉效果,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同时可减轻小儿术后躁动,使苏醒过程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对老年烧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岁的老年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各30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方法,观察两组分别应用氯胺酮麻醉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术前1 d、术后1 d、3 d及7 d对老年烧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3 d及7 d MMSE评分均下降(P0.05),但DK组下降的幅度小于K组(P0.05)。K组与DK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分别为26.7%和2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可改善氯胺酮引起的老年烧伤患者POCD,但不能降低氯胺酮引起的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郝惠梅  马金凤 《山东医药》2012,52(11):74-7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ASAⅠ~Ⅱ级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2例,均予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至4μg/mL静脉恒速泵入、3mL/min,右美托咪定总剂量分别为0.3、0.5、1.0μg/kg。给药前(T1)、给药后即刻(T2)、给药后5 min(T3)和10min(T4)分别记录心率、血压;评定Riker镇静—躁动(SAS)评分;记录恢复室滞留时间。结果三组T2~T4时点SAS评分均显著低于T1,尤以B、C组为著;A组各时点心率、血压均无显著差异,B组仅T2时心率显著降低,C组T2、T3时血压及T2时心率显著降低。结论 0.5μg/kg右美托咪定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A、B、C三组,三组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以芬太尼、罗库溴铵、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诱导,三组手术完成前10 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芬太尼、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三组术后躁动情况,各项时间指标及进入苏醒室、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2 min的心率变化,拔管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 A组术后躁动率低于B组(P0.05),显著低于C组(P0.05),且拔管后60,120,180及240 min Ramsay镇静程度得分均显著优于B、C组(P均0.05)。A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均低于B组(P0.05),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心率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苏醒期躁动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是预防与治疗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6例,均接受全麻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观察麻醉恢复期躁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评估]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躁动分为躁动组与无躁动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行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17例(19.77%)发生躁动;躁动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无躁动组,麻醉时间长于无躁动组,白细胞计数高于无躁动组,右美托咪定使用率低于无躁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诱导未使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时间长、白细胞计数高是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白蛋白水平高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老年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受右美托咪定使用、麻醉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白蛋白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深度镇静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仪进行镇静深度监测;待手术开始后,将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200μg(2 mL)加入到48 mL生理盐水中,按0.5 mL/min输注,待达到预定镇静深度时调整维持输注速度,保持稳定的镇静深度。维持给药时间为1 h。按镇静深度分为D1(BIS 80~90)、D2(BIS 70~80)、D3(BIS 60~70)组,每组20例。在给右美托咪定前,达到镇静深度时,开始维持剂量后15、30 min,停药后15、30min,观察3组呼吸(RR、SpO2)、循环(HR、MAP)及镇静程度(Ramsay评分)。结果 D1组达到相应镇静深度时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和维持剂量分别为(0.23±0.02)μg/kg、(0.49±0.13)μg/(kg·h),D2组分别为(0.38±0.06)μg/kg、(0.39±0.05)μg/(kg·h),D3组分别为(0.51±0.08)μg/kg、(0.49±0.04)μg/(kg·h),D1组〈D2组〈D3组,P均〈0.05。与同组给右美托咪定前比较,三组各时点Ramsay评分均升高(P均〈0.05);同一时点HR、MAP基本符合D1组〉D2组〉D3组;三组各时点SpO2、RR比较,P均〉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镇静深度的增加,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压下降、HR减慢,但对SpO2、RR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空白组(K组),每组25例。记录麻醉前(T0)、手术中30 min(T1)及麻醉结束拔管后5 min(T2)各时间点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HR)、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 O2)及平均动脉压(MAP),观察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遗忘程度,对右美托咪定在术中镇静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 D组患者中T1和T2时间点的BIS值显著低于K组,T1时间点的HR低于K组,遗忘程度显著高于K组(均P0.05),两组MAP、RR、Sp O2、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镇静是有效和安全的,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遗忘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心脏术后转入ICU行机械通气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5例和丙泊酚组35例。以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根据镇静目标对镇静、镇痛药物作剂量调节。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下降、躁动或谵妄、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均控制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舒芬太尼使用量及停镇静药至拔管时间少于丙泊酚组(P0.01)。两组在镇静目标范围内MAP下降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躁动或谵妄发生率为14.3%,低于丙泊酚组的4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镇静安全有效,可降低躁动或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病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全麻下行颈椎手术的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试药组,D组)和对照组(C组),于术毕前10 min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和芬太尼1 μg/kg。观察麻醉前(T0)、术毕前10 min(T1)、 术毕时(T2)、拔管前即刻 (T3)、拔管后5 min和10 min(T4、T5)时HR、SBP和DBP值。记录T5时Ramsay镇静评分和 VAS疼痛评分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药组T2时心率显著低于T1时(P<0.05);对照组T3、T4时HR、SBP均高于麻醉前(P<0.05或P<0.01);试药组T3~T5时HR、SBP和DB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药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试药组苏醒期时呛咳、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全麻结束前静脉给予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寒战的适宜剂量。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各实验组麻醉后分别予0.2(D1组)、0.4(D2组)、0.6(D3组)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C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前、给药后的10、30、45 min和术毕、术毕60 min观察鼻腔温度、寒战级别和发生率、Ramsay镇静评分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各实验组鼻腔温度、寒战级别和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除心动过缓)均显著减低,镇静满意率明显增高(P=0.000);与D1组比较,D2、D3寒战级别和发生率更低(P=0.004);与D2组比较,D1、D3组镇静良好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0.05)。结论 0.4μg·kg~(-1)·h~(-1)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可有效降低腰硬联合麻醉下老年患者寒战程度和发生率,无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90例2~7岁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使用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麻醉,C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记录麻醉前(T0)、肌注氯胺酮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及手术结束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三组患儿氯胺酮总用量及术中不良反应,观察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C组比较,T1、T3、T5的SBP和T5的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在T5时点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氯胺酮总用量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均少于C组,而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是安全的,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时间短,苏醒期躁动发生例数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组)及对照组(C组)各20例,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术中切开皮肤即刻,对照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1μg/kg;其后D1组和D2组分别以右美托咪定0.3、0.5 μg/(kg·h)持续输注至术毕,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术后第7天(T4)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样,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术前24h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采用简易智力状态监测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24h、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认知功能.结果 ①与T1比较,三组T2和T3时SOD活性降低,D2组T3时点SOD活性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T1比较,三组T2和T3时MDA水平均升高,D2组T3时点MDA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②与T1比较,三组其余时点IL-6水平均升高,D2组T2和T3时点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T1比较,三组T2、T3时NSE浓度升高,D2组T2、T3时点NSE浓度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③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第1天三组MMSE评分均降低,D2组术后第1、3天MMSE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D1组、D2组和C组分别有8、4、10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D2组发生率显著低于D1组和C组(P<0.05).结论 1μg/kg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改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躁动及循环影响。方法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体格情况分级选择40例Ⅰ~Ⅱ级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关胸前经微泵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4μg/ml),输注时间为15min,对照组持续输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在苏醒期躁动及循环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拔管期各时点的血压、心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肺癌根治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减少,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在患儿CT检查中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CT检查需实施镇静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年龄2~7岁),将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于CT检查前M组患儿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 mg/kg,D组患儿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后起效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镇静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M组患儿比较,D组患儿苏醒时间短(P0.05),舌后坠、烦躁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给药后起效时间、检查时间、镇静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均可在患儿CT检查镇静中有效应用,鼻内给予右美托咪定患儿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外伤躁动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8例颅脑外伤躁动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首剂1μg/kg的负荷量于10 min静推完毕,之后给予0.2~0.7 μg· kg-1·h-1的维持量,镇静目标为Ramsay评分2~4分,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6、12、24h检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并对比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镇静治疗30 min之内Ramsay评分均在2~4分,且所有患者均能被定时唤醒.使用右美托咪定后6、12、24h患者P02、SpO2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均P<0.05).用药后6、12、24h患者呼吸频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满意,可使患者随时保持可唤醒状态,且无呼吸抑制,安全性高,适用于神经外科颅脑外伤躁动患者的短期镇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老年患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使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年龄≥65岁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给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56例),对照组给予右美托咪定(50例)。观察指标包括围术期指标、镇静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果2组睁眼、苏醒与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iker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评分(SAS)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手术时间的推移,所有患者的MAP和HP逐渐增加,而观察组各时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具有安全、高效、稳定的优势,在规避患者躁动发生风险、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等方面疗效满意,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的镇静效应以及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ASAⅠ级患者40例,随机分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全麻诱导顺序为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静脉泵入后芬太尼2μg/kg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等量生理盐水(0.9%Nacl)10 min静脉泵入后芬太尼4μg/kg静脉注射,然后两组患者均使用丙泊酚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目标进行靶控输注,靶浓度(Cp)设定为4μg/ml,待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到达50时注入罗库溴铵0.6 mg/kg,90 s后气管插管,两组患者插管后继续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BIS值的变化。所有患者均在全麻前(T0)、泵入右美托咪定(0.9%Nacl)后5 min(T1)、10 min(T2)、诱导后(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 min(T5)、插管后3 min(T6)、的各时间点记录BIS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两组患者BIS值从开始诱导至到达50的时间和BIS达到50时丙泊酚的用量和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Ce)。结果生理盐水组在T1、T2、T3、T4、T5和T6各个时间点的BIS值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在T4、T5和T6时间点:生理盐水组SBP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生理盐水组DBP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生理盐水组HR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两组T4、T5和T6时间点的SBP、DBP、HR均显著高于同组T3时间点(P<0.05)。BIS值降至50时:生理盐水组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右美托咪定组(P<0.01);生理盐水组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小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生理盐水组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Ce)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在全麻诱导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能较好地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血流动力学波动少,全麻诱导的时间短以及全麻诱导期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减少等优点,提示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的镇静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恢复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PO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入室平卧10 min后,A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B组先以右美托咪定0.4μg/kg(15 min)负荷剂量后再持续泵注0.4μg/(kg·h),C组不用右美托咪定。记录各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全麻恢复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72 h行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判断POCD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术中BIS、舒芬太尼用量、全麻恢复指标比较,P均>0.05。与C组相比,A、B组严重高血压发生率降低,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P均<0.05;B组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艾司洛尔使用率降低,P均<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24 h的POCD发生率降低(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维持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并可减少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术时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88例择期行全麻腹腔手术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44):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麻醉诱导后15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随后0.6μg(kg·h)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B组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记录术前、用药前、停药后及拔管期间血压、心率、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使用总量,并采静脉血检测术前、术后2h、4h、12h和24h的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的水平。拔管后15min内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A组拔管期血压明显低于B组(均P0.05);A组瑞芬太尼和异丙酚使用量明显少于B组(均P0.05);A组呛咳次数显著少于B组(χ2=6.73,P0.05);A组术后2h、4h、12h和24h的E、NE和ET-1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t=3.02~4.74,均P0.05)。结论全麻时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改善老年心血管病全麻下腹腔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