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水利水电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在地质信息数据库与建模系统分离的弱点,提出结合三维地质数据库与三维建模软件交互设计的方法,并在CATIA软件上开发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三维地质建模平台。利用Microsoft SQL 8.0软件建立了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能实现数据录入、查询、删除、EXCEL模版导入导出等功能,利用Visual Basic.net软件搭建了三维地质建模平台,包括三维地质建模中所需的覆盖层、地质层、水文层、模型分析等基本模块,并将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嵌入到三维地质建模平台中,实现钻孔数据导入、虚拟钻孔、以及三维地质模型的任意剖切出图等功能。实现了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与三维建模平台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基于OpenGL的三维真实感仿真软件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三维绘图软件的动态仿真性能不十分突出,介绍了在Windows平台下,基于OpenGL与VC++6.0相结合的三维仿真软件的开发过程,利用Pro/E进行三维建模,然后保存为STL文件格式,在仿真软件中读取STL文件,介绍了STL文件的读取及其线面特征的重建,然后基于各零部件相互独立的思想提  相似文献   

3.
三维场景是基于全景图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场景构建软件是构建三维场景必不可少的工具。研究三维场景构建软件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明确三维场景的应用前景,把握三维场景构建的主流技术趋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关键字检索三维场景构建软件,统计分析了三维场景构建软件的功能特点、应用场景。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三维场景构建软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门槛,对场景采集有着特定的技术要求,制作效率低下,三维场景构建过程之中往往需要多种软件的结合使用,小部分三维场景构建软件开始尝试降低操作技术门槛,减少对拍摄技术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场景构建软件的成熟,三维场景构建技术将进入技术生命周期的成熟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4.
应用OpenGL开发参数化机构运动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OpenGL技术应用到三维机构仿真研究中,是开发三维运动仿真软件的代码基础,同时也是自主开发三维CAE软件的图形学基础.在VC 的MFC编译环境下,应用开放的OpenGL图形数据库,开发基于OpenGL技术的参数化三维机构运动学仿真平台.系统阐述了OpenGL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应用Open-GL技术进行仿真软件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以及三维机构运动仿真在VC 平台下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逐步介入影视制作过程,并在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了重大作用。各种影视后期专业软件也逐步向PC上转移,利用电脑就能完成后期的合成、剪辑,制作出影视作品。在影视后期合成中,三维动画的制作成为重中之重,利用三维动画合成出足以"以假乱真"的画面效果。然而,当用软件制作出来的真实场面之后,开始渴求一种返朴归真的传统手绘感觉,而传统的手绘又无法展现出三维的空间效果。本文将对影视后期合成及后期合成软件After Effects中三维合成功能做出研究,利用在后期合成软件中具备的三维合成功能,将平面图像制作出三维效果,搭建出带有传统手绘感觉的三维空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计算机中实现三维图形的原理,并利用坐标变换和中心投影原理,用C语言开发了三维图形系统SD,在计算机中实现了三维透视图形.软件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机械零件CAD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制图课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融合三维软件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丰富了教学资源、灵活了教学方式,大幅提高了制图的教学质量。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提出了应用三维软件进行制图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SOLIDWORKS软件三维建模功能和CAXA电子图板软件的二维参数化绘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功能,提出了一种渐开线齿轮快速精确三维建模新方法.该方法利用CAXA参数化生成齿轮齿廓二维草图,再将草图输入到SOLIDWORKS中进行三维建模,从而大大提高了齿轮的三维建模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大多是采用平面设计软件如AutoCAD和PHOTOSHOP等软件来进行设计的.3S集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三维城市规划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三维地物的建模技术是关键,因此必须提出一种新的快速建模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快速建模的构想,然后阐明了快速建模的方法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BIM技术在桥梁设计中应用,其首要问题就是选取一款能够满足桥梁骨架线平滑程度和局部构件精度的三维建模软件.因为CATIA软件自身拥有强大的曲线、曲面和空间结构设计能力,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用于桥梁设计阶段的三维建模.依据相应桥梁工程项目中特定要求选取法国达索公司的CATIA软件作为BIM技术的操作平台,以蝴蝶型拱桥的基本组成部分:基础、拱肋、桥面系、拉索以及支座构建桥梁三维模型的骨架,结合桥梁局部参数化的构件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同时,根据三维模型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可模拟化等特点,对桥梁工程项目在其施工阶段进行分析与指导.从而提高桥梁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桥梁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制图中,某些曲面立体相贯时的相贯线的形状非常复杂,以及一些立体模型难以想象。应用3D Studb系统的三维造型及其动画技术,可以很方便地演示各种形状的相贯线及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显微图像三维重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从研究珠江三角洲饱和粘土的微结构特性入手,通过取原状土样,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拍摄原状结构的像片,对原状结构的图像进行空隙比与空隙率计算,从二维粘土微粒结构的灰度图像中计算其三维信息.本系统的核心任务是实现二维到三维的转化过程,该过程采用基于深度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生成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13.
峡谷和垭口地形风场特征的CFD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峡谷和垭口地形的风场特征和典型位置的风加速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得到的单山结果与风洞试验及规范进行对比以验证CFD计算的有效性,对峡谷和垭口地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峡谷和垭口在不同山脚间距时的加速效应,针对内侧山脚和山顶处的加速比给出设计建议.研究表明:山顶处加速比最大;山体横风切面的加速效应比顺风切面显著;CFD模拟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山顶处,垭口地形风加速效应比峡谷和单山都大;内侧山脚加速比随着两山靠近而增大;内侧山脚处,峡谷地形的加速比小于规范下限,垭口地形在山间距小于一半山体底部直径、离山表面高度低于0.4倍山体高度时的加速比大于规范上限;山顶处的加速比在各种工况下均比较接近;不建议将山顶和垭口位置作为构筑物的选址地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利用测井、钻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对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类型和油气输导体系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已发现的潜山油气藏,建立了不同油气输导体系与潜山油气藏类型的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圈闭遮挡条件,可将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藏分为潜山顶、潜山坡和潜山内幕油气藏等3种类型;潜山油气输导体系发育断裂、不整合、内幕溶蚀层和复合型输导体系等4种类型;受碳酸盐岩地层、断层活动性影响以及与油气生成时间的匹配,断裂型输导体系具有高效性和时效性的特征,有利于形成潜山顶和内幕油气藏;不整合型输导体系由不整合上部底砾岩和下部淋浴带组成,具有“双层”输导的特点,有利于形成潜山顶和潜山坡油气藏;内幕溶蚀层型输导体系由潜山内部的溶蚀孔-洞-缝系统组成,其发育程度受内部地层泥质含量控制,有利于形成潜山内幕油气藏;复合型输导体系由单一型输导体系复合形成,具有“多样式”的特点,可以形成潜山顶、潜山坡和潜山内幕油气藏。  相似文献   

15.
针对AMT车辆坡道起步离合器控制的技术难点,对车辆坡道起步的受力情况及坡道起步离合器的接合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影响AMT坡道起步离合器接合规律的主要因素,并指明了离合器接合速度的控制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AMT车辆坡道起步的整车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坡道起步离合器接合速度控制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集料级配组成的自动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技术的集料级配三维检测方法.通过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检测系统对集料扫描获取三维数据,并利用Matlab工具完成集料三维重构,重构后的三维图像使用中值滤波以及区域生长法实现集料颗粒的分割.集料体积采用微分法计算,利用球当量径计算集料粒径,然后得出集料各粒径百分比.最后,对集料级配结果与筛分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检测结果误差小于5%,级配曲线与筛分所得的级配曲线非常吻合,验证了基于结构光法实现集料级配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巴洛克建筑艺术和服饰艺术在高级时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其在高级时装的造型、色彩和装饰性(从高级时装装饰性的平面性、浮雕性和立体性三方面论述)上的设计运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大港某油气田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港千米桥潜山目的层埋藏深,速度横向变化大,地下地质情况复杂。叠后、叠前时间偏移地震资料不能满足地质需求。为此,采用了提高潜山成像精度的最有效手段,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对该区进行重新处理。文中介绍了叠前道集精细处理、建立初始深度—速度模型、模型的优化、偏移与校正等技术与实现过程。新处理的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与旧资料对比,不仅成像精度高,而且得到的波动信息更加丰富。应用新资料重新评价千米桥潜山气藏,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显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GPS RTD技术开展江西省崩岗野外调查,摸清江西省的崩岗侵蚀类型及其分布,为科学防治崩岗侵蚀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综合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新发现的三道桥潜山气藏的潜山结构和储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道桥潜山为晚古生代末期—中生代早期由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块潜山,发育多组断层和断片结构,长轴为NE—SW向,上覆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三道桥潜山是由下部古元古界花岗岩结晶基底和上部的一套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地层、以及之上的新元古界阿克苏群共同组成,其中滨海—浅海相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地层经历过埋藏成岩改造;三道桥潜山气藏的储层岩性主要为粉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储层基质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洞;优质储层主要受后期断裂和岩溶作用控制。三道桥潜山气藏的发现进一步证实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潜山构造裂缝和岩溶作用发育,具备形成优质储层和油气藏的条件,因此,该区带类似的潜山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