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贾志  张丽  贾浩 《山东医药》2009,49(26):99-100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性治疗中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43例,ASAⅡ~Ⅲ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术中麻醉均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采用全身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喉罩全麻在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的60例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罩或插管进行机械通气,两组给予同样的麻醉方法,诱导后均泵注3μg/(kg·h)瑞芬太尼、3~5mg/(kg·h)丙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共10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40例治愈、8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25例治愈、13例有效、1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4.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明显较短(P<0.05)具备显著差异。结论在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选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方式能起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AN)的血管内介入的治疗是本世纪70年代问世的技术,近年来进展迅速。文章对近8年来该技术在实验研究及应用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笔者治疗的一些经验进行概述。新的导管、栓塞材料及栓塞技术的应用使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进入了新阶段,而经验的积累及观念的变化进一步规范不同类型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进行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轻残、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夹闭55例,对照组完全闭塞46例,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 =5.07,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6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8.4±4.2)d,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7.1±4.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均有效,尤以前者更佳,二者均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探讨25例颅内动脉瘤病人介入栓塞术的护理。做好安全护理、心电监护,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动脉瘤再破裂、血管痉挛等危险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机制,以及复发后再次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前循环17例,后循环2例.结果 术后恢复满意16例,轻偏瘫2例,重残1例.结论 对复发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早期行再次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且其安全性较高;但术后应行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诊断治疗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血管内治疗(包括溶栓、支架置入、碎栓)CVST患者的麻醉资料,纳入接受喉罩全身麻醉(18例)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6例)的患者共44例,对危险因素、术中监测数据、镇痛药物的使用、并发症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4例患者术毕拔管30例,其中气管插管组拔管率为50.0%(13/26),低于喉罩组的94.4%(1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5,P<0.01。①对昏迷(2例)和脑出血(6例)的8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伴有多发性静脉窦血栓危险因素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的比率为76.0%(19/25),高于采用喉罩全身麻醉的比率(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有局灶症状的患者采用喉罩全身麻醉的比率为69.2%(18/26),高于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30.8%(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组的平均动脉压(MAP)降低,术中升高,与患者的基础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MAP各时点两两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两组各阶段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在拔除气管插管后均出现下降,与拔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麻醉后的体温与基础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体温有下降趋势,但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③气管插管组患者的镇痛药芬太尼用量[(3.49±0.66)μg/kg]高于喉罩组[(2.53±0.50)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瑞芬太尼的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8)。④气管插管组无肺栓塞和颅内出血并发症,喉罩组有颅内出血1例,咽痛2例,体动反应1例。结论在CVST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中,对伴有高危因素的CVST患者宜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以及完善的镇痛,维持血压在基础水平,维持脑灌注压。  相似文献   

10.
复杂颅内动脉瘤是指巨大、宽颈、梭形、微小、夹层及假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安全和有效治疗方法.然而,对于大部分复杂动脉瘤,治疗仍受到其形态的限制和复发的挑战.文章就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个综合、简易、有效的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以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可能性大小,为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处理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4例(共441个动脉瘤)并作为建模组,模型建立后,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6月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09例(共109个动脉瘤)并作为验证组。在建模队列中,依据前期动脉瘤复发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在验证队列中对模型进行验证。根据建模组评分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cut-off值将评分表分为复发低危和复发高危。将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与北美复发风险分层评分(ARSS)模型和Raymond分级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纳入评分并最终建立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3个因素为非支架辅助栓塞(1分)、Raymond分级≥Ⅱ级(1分)及动脉瘤大小[动脉瘤25 mm(3分),动脉瘤10~25 mm(1分),动脉瘤10 mm(0分)]。验证提示该评分体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38,95%CI:0.641~0.834,P0.05)和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χ2=2.109,P=0.146);将评分模型进一步分为复发低危(0~1分)和复发高危(2~5分),其敏感度为72.73%(48/66),特异度为68.80%(258/375)。动脉瘤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预测能力与ARSS评分相似(χ2=0.54,P=0.462),并且优于Raymond分级(χ2=15.10,P0.01)。结论该研究所构建的简易动脉瘤复发风险预测评分模型可准确预测动脉瘤复发,但尚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6月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77例,742例接受单纯弹簧圈填塞治疗,135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治疗。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共23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继续快速填塞弹簧圈,然后分别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腰大池引流、开颅血肿清除术等处理方法。出院后半年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单纯弹簧圈填塞治疗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为1.9%(14/742),支架辅助填塞治疗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为6.7%(9/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8,P=0.001)。23例术中破裂的患者中,10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5例存活,5例死亡;7例接受腰大池引流,5例存活,2例死亡;6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全部存活。术后半年共随访13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4例,1分2例,2分2例,3分4例,4分1例。结论单纯弹簧圈填塞治疗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低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因病情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以预测特定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治疗中心经血管内栓塞治疗且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429例(共计动脉瘤441个),多发动脉瘤均按每个动脉瘤单独计算例数。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6例)和未复发组(375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技术及材料、动脉瘤解剖学等共计11项因素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评价其预测复发的有效性。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动脉瘤大小(χ2=46.352,P0.01)、破裂与否(χ2=4.198,P=0.040)、是否使用支架(χ2=9.554,P=0.002)、术后即刻栓塞结果(χ2=10.397,P=0.0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支架辅助栓塞(OR=4.076,95%CI:2.147~7.736,P0.01)、RaymondⅡ级(OR=4.222,95%CI:1.537~11.579,P=0.005)、RaymondⅢ级(OR=4.467,95%CI:1.600~12.470,P=0.004)、大型动脉瘤(10~25 mm,OR=4.914,95%CI:2.277~10.604,P0.01)和巨大型动脉瘤(25 mm,OR=35.743,95%CI:3.511~363.837,P=0.003)是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回归模型预测复发的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复发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73.5%,Raymond分级为56.6%,非支架栓塞为60.1%,动脉瘤大小为40.3%,利用Z检验计算复发评分与非支架栓塞、Raymond分级、动脉瘤大小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Z值分别为2.662、3.513、6.308,P值分别为0.007、0.004、0.001。结论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非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即刻栓塞不全与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有关,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可反映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大小。  相似文献   

14.
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期采用经股或经颈动脉穿刺行全脑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应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100%动脉瘤腔闭塞的45个,95%闭塞的39个,90%闭塞的18个。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86例,Ⅱ级5例,Ⅲ一Ⅳ级4例,Ⅴ级5例。1例椎动脉瘤栓塞后8h,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1例栓塞术后36h再出血,再次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随访0.5-2年无再出血。结论早期动脉瘤囊内栓塞,是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栓塞后早期再出血可能与瘤颈破裂性动脉瘤及夹层囊性动脉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可吸收聚合物涂层电解可脱性弹簧圈(M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对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4个动脉瘤)行MDC栓塞术。结果 24个动脉瘤中,100%致密填塞15个(占62.5%);95%填塞5个(占20.8%);90%填塞4个(占16.7%);1例术后出现短期并发症。随访均无动脉瘤复发。结论 MDC能显著促进动脉瘤囊内血栓机化和瘢痕组织形成、内皮增生,较单纯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动脉瘤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颅内大型、巨大型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经DSA或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头部MR血管成像(MR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33例,并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33例患者共35个动脉瘤,均成功释放PED,其中10个动脉瘤采用单纯PED置入,25个采用PED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术(包含2个采用Pipeline桥接技术)。围手术期出现1例(1个动脉瘤)血栓栓塞事件并出血转化,1例(1个动脉瘤)因致死性动脉瘤延迟出血而死亡。临床随访31例(33个动脉瘤),随访时间为术后4~18个月,无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发生。18个动脉瘤获术后短期影像学随访(3~5个月,增强MRA或DSA),其中10个瘤颈残留或瘤体显影,8个动脉瘤完全不显影;19个动脉瘤获术后中期影像学随访(6~16个月,增强MRA或DSA),其中2个瘤颈残留,17个动脉瘤完全不显影。结论 PED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安全有效,但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后颅内出血的并发症不可忽视,其相关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资神经外科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采用Raymond分级的即刻结果判读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1至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36例并进行编号,采用SPSS软件从中按数字法随机抽取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医师从事神经介入工作年限,将参与调查的10名医师分为低年资组(从业5年)和高年资组(从业≥5年),各5名。所有颅内动脉瘤即刻栓塞程度均由每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低年资组医师在首次评价后接受统一的神经介入Raymond分级课程培训1个月,培训结束后再次对原病例进行评价,比较低年资组培训前后、低年资组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与高年资组间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高年资组一致性к值(0.46±0.05)高于低年资组(0.31±0.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2,P=0.01)。(2)高年资组整体一致性既高于低年资组培训前又高于低年资组培训后,组间к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4±0.04)比(0.31±0.11)和(0.41±0.06),t值分别为6.13和2.97,均P0.01]。(3)对于侧壁、分叉部、大型(11~25 mm)、中型(5~10 mm)、小型(5 mm)、窄颈和宽颈动脉瘤的Kappa值,低年级组培训前分别为(0.39±0.11)、(0.24±0.13)、(0.35±0.13)、(0.35±0.12)、(0.13±0.09)、(0.23±0.11)、(0.34±0.09),培训后分别为(0.45±0.06)、(0.37±0.07)、(0.75±0.21)、(0.40±0.14)、(0.12±0.09)、(0.63±0.04)、(0.33±0.07),高年资组分别为(0.57±0.04)、(0.51±0.04)、(0.48±0.05)、(0.63±0.07)、(0.40±0.07)、(0.49±0.05)、(0.56±0.05),低年资组培训后侧壁、分叉部、大型和窄颈动脉瘤栓塞结果判读的Kappa一致性优于培训前,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于10 mm和宽颈动脉瘤培训前后判读的一致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年资组侧壁、分叉部、大型、中型、小型、窄颈、宽颈动脉瘤栓塞结果判读的一致性,分别与低年资组培训前和培训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不同年资神经外科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即刻结果的Raymond分级判读一致性受临床经验、培训经历及动脉瘤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回顾190例颅内动物瘤的手术与栓塞治疗,167例行手术治疗,23例行栓塞治疗,手术组正常或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为91.02%,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为7.19%,栓塞组各为91.31%,8.7%,认为多数颅内动脉瘤行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少部分动脉瘤可予选择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71例(共74个动脉瘤),以动脉瘤数计为例数(74例)。根据动脉瘤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8例)和未复发组(5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动脉瘤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交通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74例动脉瘤中,单纯弹簧圈栓塞51例,使用支架辅助栓塞23例,均释放满意。两组患者动脉瘤大小、Raymond分级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复发组合并子囊发生率[55.6%(10/18)]、非支架辅助比例[88.9%(16/18)]均高于未复发组[23.2%(13/56)、62.5%(35/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动脉瘤特征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变量筛选,Raymond分级以RaymondⅠ级为参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支架辅助(OR=4.789,95%CI:1.207~19.009,P=0.026)、RaymondⅡ级(OR=12.326,95%CI:3.838~39.592,P0.01)、RaymondⅢ级(OR=36.884,95%CI:2.892~470.454,P=0.005)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支架辅助、RaymondⅡ~Ⅲ级可能会引起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