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巨大胎儿在临床分娩中母婴合并症发生比例。方法:选择2005~2007年分娩巨大胎儿128例为观察组,与同期分娩的对照组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合并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难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妊娠合并症,减少巨大胎儿发生率,适时采取好恰当的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68例巨大胎儿的临床分析,寻找准确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68例巨大胎儿(出生体重≥4 000 g)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168例出生体重<4 000 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产妇产次、孕周、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分娩并发症、分娩方式、B超检测胎儿双顶径(BPD)及股骨长径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分娩孕周、孕产次、分娩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胎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75.0%,高于对照组29.2%。结论:产妇身高、体重、分娩孕周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预测巨大胎儿有参考价值。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胎心监护仪对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120例采用常规检测,试验组产妇120例采用胎心监护仪。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产妇顺产率为76.67%(92/120),明显高于试验组产妇的61.67%(74/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羊水污染0例,新生儿肺炎1例、脐带异常1例;对照组产妇羊水污染4例,新生儿肺炎6例,脐带异常7例,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孕产妇采用胎心监护仪有助于对产妇以及胎儿的情况进行准确评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且在我院住院分娩的32例妊高征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优质的围生期护理、心理咨询和指导等全面化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基础痰病的控制程度和胎儿的健康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发生子痫、子痫前期和难产的几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讨论:妊高症严重地危害着产妇的健康,尽早发现妊高征产妇可以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降低子痫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对母婴的结局进行分析,为提升分娩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试产成功的11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试产失败的5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产妇的相关因素,同时对比两组母婴的结局。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产妇的胎位、宫高、两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孕周、胎儿腹围、宫颈Bishop评分以及胎儿双顶径相关因素均与分娩成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儿腹围、宫颈Bishop评分、孕周以及胎位与产妇的分娩成功有关。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子宫破裂率以及产褥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窒息率、住院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主要与产妇的胎儿腹围、宫颈Bishop评分、孕周以及胎位有关,在分娩前可进行严密监护与评估,尽量进行阴道分娩,从而提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6.
《rrjk》2017,(14)
目的:对亲情化护理模式对难产患者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以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102例难产患者为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难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对亲情化护理模式加以实施,对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自然分娩率上,观察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出血与新生儿难产并发症上,观察组产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产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产患者进行亲情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产后出血与新生儿难产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促进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胎儿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恰当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6月本院122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脐带绕颈组)的妊娠结局,并与同期分娩的240例无脐带绕颈的产妇(对照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钳助产率及剖宫产率。结果:脐带绕颈组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钳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脐带绕颈的胎儿在产程中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加强产程观察和胎心监护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并应根据产程进展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而不能以脐带绕颈作为剖宫产的单一指征。  相似文献   

8.
苏东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54-3955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回顾分析的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单胎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分娩巨大胎儿的产妇,并以同期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足月单胎产妇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观察组为54.02%,对照组为18.93%;阴道分娩产伤率观察组为7.50%,对照组为0.78%;产后出血量观察组为(237.65±125.03)ml,对照组为(198.36±109.06)ml。两组比较,以上各项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为8.05%,对照组为1.48%,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巨大胎儿的分娩会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故孕期应合理营养以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以利于获得最佳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杨云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7):2619-2620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找出干预措施,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巨大胎儿(观察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24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妊娠超体重,妊娠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孕妇有关。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肩难产几率增加,产后出血发生增加。结论:妊娠期营养过剩,妊娠期血糖升高增加巨大胎儿的发生,故加强孕期指导与监护,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14)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头位难产产妇80例进行研究,结合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予自然旋转分娩,观察组予手法复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结果:(1)观察组40例,35例自然分娩,5例剖宫产,剖宫产几率12.5%;对照组40例,27例自然分娩,13例剖宫产,剖宫产几率32.5%(p0.05);(2)观察组胎儿窘迫5例,占12.5%,对照组胎儿窘迫12例,占30.0%(p0.05);(3)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5±0.2),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7.4±0.1)(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对产妇实施分娩助产的过程中分类护理模式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10例实验对象,按照产妇入院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05例产妇,观察组产妇运用分类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服务,对照组产妇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对两组产妇分娩结果和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难产、产钳分娩、剖宫产以及自然分娩等分娩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产妇实施分娩助产的过程中分类护理模式的运用减少了产妇难产以及产钳分娩的概率,促进了产妇更加顺利地分娩,同时改善了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提高了新生儿的质量,为分娩助产过程中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情况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过程和结局。结果:观察组顺产率79.17%,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顺产产妇产后出血量低于剖宫产,Apgar's评分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顺产产妇产程时长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促进产妇产后早期恢复、改善分娩结局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莉 《时尚育儿》2018,(3):235-236
目的: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应用产房护理中对产妇难产率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产妇中选择68例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加以实施优质护理,各34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难产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产妇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产妇难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年以来足月胎儿体重异常的发生及变迁情况,及其预防、处理方式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25年间分娩足月胎儿(孕周≥37w)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胎儿生长受限、巨大胎儿的发生、变迁情况及产妇年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长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预防对策。结果FGR的发生率从1991~1995年起大幅度稳步下降至2000~2005年1.55%的低水平,而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则从1981~1985年低水平的1.14%起以每5年翻倍的速度暴涨,然后波浪式震荡变化。FGR组产妇过期妊娠的少,分娩方式以顺产为主,阴道助产中臀/足牵引的比例高,产后出血少,新生儿体重最轻,身长最短,女性居多;巨大胎儿组产妇年龄大,分娩孕周迟,过期妊娠多,产后出血多,分娩方式以剖宫产和钳产为主,新生儿男性居多。并发症中,FGR组有着最低的头位难产率,而臀位妊娠和胎儿窘迫率高,妊高征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而巨大胎儿组虽然头位妊娠多见,但头位难产率最高,常并发有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少、胎膜早破等情况。结论FGR的发生率呈稳步大幅度下降趋势,而巨大胎儿则呈暴升后稳定的态势。FGR和巨大胎儿对母婴均有许多不良影响,应尽量预防和减少,并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带来的影响.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所收治的80例孕产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干预组产妇在应用常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果展开观察与评析.结果经产妇分娩结果统计得出,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32.50%,自然分娩率为67.50%,产后出血率为25.00%,干预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2.50%,自然分娩率为87.50%,产后出血率为5.00%,对照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要明显优于干预组产妇,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生产率,使产妇的分娩结局更具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改良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归纳。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直至2016年1月在某院进行了剖宫产的产妇120例的资料,随机分为了两个相同例数组别,组别名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的例数为60例。对照组当中产妇主要采取了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观察组中产妇则使用了改良式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在治疗完成后,对比产妇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地少于观察组,P 0.05说明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术分娩胎儿时,使用改良式剖宫产可以有效减少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当中的出血量,在临床的治疗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利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9):121-121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对母体的影响,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将巨大胎儿118例设为巨大胎儿组,另将同期分娩的正常体重儿118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孕周、胎儿体重、分娩方式与并发症、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孕周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并发症例数也远远多于对照组。结论对估计有巨大胎儿的孕妇应高度重视,积极进行产前监护,产后仔细动态观察,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840例住院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0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于分娩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初产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难产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难产率、产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并发产后出血发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难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B超检测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B超检测分析妊娠孕产妇羊水过少与围产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B超检测羊水过少而住院治疗的孕妇125例,并随机抽取同期我院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125例作为对照,两组病例比较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预后。结果观察组择期剖官产和急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官内窘迫与羊水轻度混浊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加强对羊水过少的产前及产时监护,对重度羊水过少者不予试产,对试产的孕产妇产程中出现异常及时行急诊剖官产而不过度试产。对于羊水过少,同时又合并其它高危因素者,应禁止试产,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有效策略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曾接收的剖宫产产妇66例,分别以对照组与观察组表示这些产妇,对照组中产妇手术前注射安慰剂,观察组中产妇在手术前选择葡萄糖酸钙针注射,观察两组产妇临床效果。结果:在剖宫产手术结束后对两组产妇手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观察组中产妇出血量平均为335.8±115.8ml,对照组中产妇出血量平均为468.6±116.6ml,观察组中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血红蛋白减少情况,观察组减少量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剖功产术中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对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均有着十分严重威胁,应当选择有效方法仅措施进行预防。利用葡萄糖酸钙针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能够使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均得到有效保证,使剖宫产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还应当对孕妇加强保健,分娩前对孕妇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并且对剖宫产指证准确掌握,从而更好预防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