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鸭乙型肝炎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嗜肝病毒的生命周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规律和抗病毒药物筛选等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在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上。目前已经知道鸭乙型肝炎病毒在跟哺乳动物嗜肝DNA病毒X基因相似的区域存在X样开放读码框架,也可以表达一种跟X蛋白功能相近的X样蛋白。本文就X样开放读码框架和X样蛋白的发现过程,X样蛋白的组织学定位,以及X样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鸭乙型肝炎模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嗜肝病毒的生命周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规律和抗病毒药物筛选等研究,鸭乙型肝炎病毒也得到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在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结构上。目前已经知道鸭乙型肝炎病毒在跟哺乳动物嗜肝DNA病毒X基因相似的区域存在X样开放读码框架,也可以表达一种跟X蛋白功能相近的X样蛋白。本文就X样开放读码框架和X样蛋白的发现过程,X样蛋白的组织学定位,以及X样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HBx是哺乳动物嗜肝性 HBV的 X读码框所编码的 HBV中唯一具有多种调控功能的病毒蛋白质。这些调控作用包括 :激活宿主细胞和病毒自身基因的转录、调控凋亡、抑制细胞中受损 DNA的外切修复反应以及激活细胞中信号转导通路如 :MAPK、JAK、STAT的级联反应等 ;HBx通过这样的多种调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对病毒自身的复制与增殖以及宿主细胞中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等过程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摘     
10希望山病毒S基因片段编码的NSS蛋白的鉴定及其功能定性[英]/LeePW…//AbstrCmlls-K0T68C0llhf6flC6’97,Dly}IO,1997,Beijing,136希望山病毒(PHV)是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里的一个已知非致病性血清型,广泛的研究证明了有关该病毒遗传学的起初观点,即有三种核壳蛋白(NP)、包膜蛋白(GI、GZ)和依赖于RNA的RNA多聚酶。在本研究中,我们曾经报道在PHVS片段内有一个NP基因的重复读码框架、在NP基因重叠的读码框中存在另外一种基因,这一基因预示编码有一种大结构小蛋白(NSS),这个基因似乎仅见于PHV感…  相似文献   

5.
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virus,HDV)属于缺陷病毒,其借助乙型肝炎病毒(H BV)的核壳蛋白完成自身生命周期.研究已证实,HDV感染可抑制机体内HBV的复制,但临床上却加剧病情迅速恶化.HDV的基因组仅含1个开放读码框架,分别编码S-HDAg和LHDAg两种功能蛋白.尽管两者在蛋白结构上基本相似,但功能截然相反,因此探讨HDAg某些特殊或重要功能结构域仍是该领域研究热点.基于此,我们从1例HBV/HD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了HDAg基因,并对其蛋白的生物学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在一般群体中,HBV携带率是9.8%;据估计,大约有1亿2千多万的HBV携带者,他们中至少有15%~25%的人将最终死于HBV导致的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癌.HBV 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分子,其负股含4个主要开放读码框架,即S基因区、C基因区、X基因区和P基因区,分别编码表面蛋白、核心蛋白、X抗原和DNA多聚酶.这些基因区都可以发生变异,并可导致HBV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背景: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可以为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在病毒潜伏复发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目的:构建含存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转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验证载体的体外表达情况。 方法:根据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333标准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法扩增出开放读码框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上,并进行酶切鉴定以及测序;利用X-fect转染试剂盒将重组质粒pEGFP-C2/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转染vero细胞,RT-PCR检测其mRNA水平的表达,并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开放读码框1基因的体外扩增目的片段为741 bp,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经双酶切鉴定,与预期大小一致,测序结果与NCBI收录的开放读码框1基因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EGFP-C2/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转染vero细胞后,RT-PCR 验证有目的基因的转录,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融合蛋白在转染的Vero细胞中表达。表明成功构建pEGFP-C2/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1真核表达载体,并且实现其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含一大开放读码框架,其编码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在翻译的同时或翻译后加工成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成熟蛋白。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蛋白酶-Zn2+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与HCV非结构区的加...  相似文献   

9.
乙肝病毒 (HBV)是双链 DNA病毒 ,复制过程包含了合成 RNA中间体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其核酸长链带有全部病毒蛋白编码 ,共有四个开放读码框架 ,S、C、P、X病毒蛋白 ,对应于HBs Ag、HBc Ag和 HBe Ag以及 DNA聚合酶、HBx Ag。随着乙肝在人群中不断地传播感染以及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乙肝变异株被人们发现。1 概述HBV变异株在十多年前第一次被英国的研究者鉴定出 ,起初人们并未认识到这种变异株的危害性[1] ,后来在美国鉴定出的表面抗原突变提示了这些突变株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影响 [2 ] 。由于基因组读码框架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是一单股正链RNA,全长9 600个碱基对(bp),含有一个大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编码约3 010个氨基酸的病毒前体蛋白,HCV基因组5'端(5'UTR)和3'端(3'UTR)为非翻译区,或称非编码区(UCR),前者位于ORF上游;后者位于下游,含有poly A或ply U尾巴.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的翻译产物可在多种细胞中反式激活乙型肝炎病毒和其他数种病毒以及一些细胞基因的调控序列,促进基因转录。X蛋白的作用与病毒增强子的某些序列有关,可能通过细胞内转录调控因子桥接直接作用于转录起始复合物,或X蛋白本身具有蛋白磷酸激酶活性,共价修饰细胞转录调控因子,进而影响转录起始。X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有利于病毒基因的大量表达,促进病毒复制,并且可干扰细胞基因的转录表达,影响细胞分化增殖,是导致病毒大量复制和细胞肿瘤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UL_(41)基因是单纯疱疹病毒基因组长独特区中的41号开放读码框架,其编码蛋白具有关闭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功能,这个关闭功能是由两个时期作用的结果,即早期和晚期关闭。本文着重介绍了每个时期作用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以期在探索肿瘤基因治疗方面获得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两端非编码区完整、开放读码框架正确的庚型肝炎病毒全长基因组单个完整克隆 ,该基因组长度为 9373个碱基 ,能够在猕猴体内表达病毒蛋白质及形成病毒样颗粒 .实验感染的动物血液中可出现持续性庚型肝炎病毒血症 ,并可在猕猴传代感染 .庚型肝炎病毒被认为是人类不明原因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目前 ,该病毒不能在体外人工培养 ,要研究庚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都必须依靠庚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 .据文献检索 ,国外科学家到目前为止 ,只克隆出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片段 ,没有获得完整的庚型肝炎病毒全长基因 .进行庚型肝炎病…  相似文献   

14.
15.
志贺菌毒力岛对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痢疾岛的序列和开放读码框架、多数痢疾岛的一侧或两侧均伴有插入序列元件、转座子或者tRNAs。许多毒力岛都与短DRs侧链相连,志贺菌PAI依赖int基因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切除和整合。不同的是志贺氏菌毒力岛没有连接传递功能的基因或抗菌素的外膜蛋白。  相似文献   

16.
病毒样颗粒( Virus-like Particles,VLPs),也称为核心样颗粒( Core-like Particles,CLPs),是由病毒单一或多个结构蛋白自行装配而成的高度结构化的介于15nm~400nm的空心蛋白颗粒[1].形态上,VLPs类似未成熟的病毒粒子,但由于缺乏调节蛋白和感染性核酸而无复制和感染能力,不存在感染宿主的危险性.但VLPs具有天然病毒的类似嗜性,能高密度地展示病毒抗原表位,通过和病毒感染一样的途径呈递给免疫细胞,引发强有力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有效诱导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2].  相似文献   

17.
TTV是 1 997年 Nishizawa发现的一种与人类隐源性肝病有关的新型肝炎病毒。 TTV为单链 DNA病毒 ,无包膜 ,基因排列与鸡贫血病毒 CAV相似 ,可能为人类第一种环状病毒。基因序列全长 385 2 bp,有 3个开放读码框架。TTV按基因结构分 G1~ G9等 9型 ,各型又分 2~ 3个亚型 ,不同种属的基因分型有差异。TTV有血源性、肠源性等感染途径 ,感染者均伴有 AL T的异常 ,但大部份无肝脏损害的生化、组织学证据。TTV在肝内复制 ,不整合于宿主的肝细胞中 ,确切的致病机理不详。关于 TTV的研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是一单股正链RNA,全长9600个碱基对(bp),含有一个大的开放读码框架(ORF),编码约3010个氨基酸的病毒前体蛋白,HCV基因组5′端(5′UTR)和3′端(3′UTR)为非翻译区,或称非编码区(UCR),前者位于ORF上游;后者位于下游,含有poly A或ply U尾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基因的HepG2-HBX细胞系,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HBX基因的特异性抑制效果.方法 用脂质体将含有HBX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X-Flag转染人HepG2细胞系,通过G418筛选后,分别经RT-PCR和免疫组化对HBX的表达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系统表达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VPl蛋白。方法使用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VPl开放读码框(ORF),构建包含VP1完整开放读码框的pSac—VPl穿梭载体。根据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双交叉同源重组的特点,将EV71的结构抗原基因VPl整合在枯草芽孢杆菌sacA染色体,并经测序鉴定。使用VPl特异性抗体,通过蛋白印记(Western—Blot)鉴定枯草芽孢杆菌中V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EV71的VPl基因,长度1361bp,并将其克隆入穿梭载体pSae—Kan。测序结果显示VPl基因成功整合如sacA染色体。Western.Blot证实VPl抗原在枯草芽孢杆菌的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5×10^3。结论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表达系统成功制备EV71病毒VPl抗原,为后续EV71诊断试剂、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