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美开发聚烯烃添加剂系列降解母料美国WillowRidgePlastics公司和ECMBloFilnm公司宣称已开发可使聚乙烯(PE)、聚丙烯(PP)产品有效降解的方法:在聚烯烃(PE)载体中加入专用添加剂母料,可使聚烯烃产品5年内完全生物降解,其制品成本价格与普通的LDPE和PP相当。ECM公司出售拥有专利的生物降解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利用LDPE作为载体制成母料,在制品生产中添加量  相似文献   

2.
一、 美国高质量低成本、降解母料 美国Willow Ridge Plastics公司和ECM Biofilms公司宣称已开发出可使聚乙烯(PE)、聚丙烯(PP)产品像纸张和木材一样的有效降解方法,就是在聚烯烃(PO)载体中加入专用添加剂母料即可使聚烯烃产品5年内完全生物降解,其制品成本价格与普通LDPE和PP相当。 (与原有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可生物降解型共聚聚酯和乳酸聚合物等的  相似文献   

3.
淀粉/聚烯烃共混降解材料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详细综述了淀粉/聚烯烃共混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淀粉/聚烯烃共混降解材料与众多的降解材料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它的降解周期较长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该问题就要从增加共混物中的淀粉含量和提高聚烯烃的环境降解能力入手。提高淀粉含量使用包括偶联剂增容、相客剂增容9反应型和非反应型增容剂)以及提高淀粉的塑性等方法。而加入各种化学促进剂是提高聚烯烃环境降解能力的有效手段。只要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淀粉/聚烯烃共混物就可以成为一种理想的完全降解的环保材料。  相似文献   

4.
完全生物降解CPP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CPP薄膜添加完全生物降解材料改性的研究。分析对比了添加不同比例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CPP薄膜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CPP薄膜在一年保质期内保持了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且其在自然环境下降解效果优于未降解改性的CPP包装薄膜;通过添加适当比例的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可实现降解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材料长久以来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但其使用后难以自然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以其可再生、易降解等优点成为绿色食品包装的必然趋势。文中对非石油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混合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各项材质的主要产品及其各项特性,阐述了可生物降解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作为食品包装对于降解性能、阻隔性能、物理性能及其他性能要求,分析了各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优缺点及其加工应用,并提出了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材料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分类和评价生物降解能力的3种方法,重点对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合成高分子材料及掺混型高分子材料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当前限制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进一步发展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由于具有易加工、强度高、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在建筑、汽车和家居装饰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其中的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将天然的植物纤维和聚烯烃材料复合,得到的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拥有两者的优势,能够取代木材和塑料,未来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就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的优势和问题,综述了聚烯烃木塑复合材料的有关研究现状、界面作用机理以及各种界面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定义以及降解机理,综述了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种类;简要概括了淀粉基和大豆蛋白两种可生物降解材料。对比论述了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评价方法,展望了可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市场上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基本上是HDPE、LLDPE和LDPE材质的通用型聚烯烃树脂。这些树指原料 ,由于价格低廉、容易加工成型 ,具有较高的强度 ,卫生性优良。因此是制造各种购物袋的良好材料。但由于这类材料结构稳定 ,很难降解 ,使用后如随处乱扔 ,就会造成“白色污染”。考虑到“白色污染”主要是视觉上的污染 ,就是说丢弃的塑料袋 ,总是要曝露在自然环境之中 ,因此 ,我们在性能设计上 ,就考虑产品应具有光降解和生物降解两种性质 ,进而可以达到完全降解的效果。降解原理是当塑料材料或制品受到阳光、空气、潮湿的作…  相似文献   

10.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按其降解特性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破坏性塑料。按其来源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材料、化学合成材料、掺混型材料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目前正成为塑料工业缓解石油资源矛盾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对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树脂基体、填料含量和偶联剂对无卤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为了研究聚烯烃类复合材料的老化机理,用扫描电镜(SEM)对老化试样断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提高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热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聚烯烃通过接技改性可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介绍了聚烯烃单组分和多组分熔融接枝反应及相关机理。讨论了复合引发剂、接枝单体、聚合物颗粒尺寸及反应设备等因素对熔融接枝反应的影响。同时列举了可用于汽车工业和废塑料回收的接枝聚烯烃与其他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春燕  蔡建 《包装工程》2012,33(15):129-131,135
简述了炭黑填充聚烯烃防静电机理,对影响炭黑填充聚烯烃防静电塑料薄膜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探讨并提出了防静电塑料薄膜的制造工艺过程控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乔金樑 《中国材料进展》2012,31(2):33-37,15
在塑料消费中,聚烯烃占60%以上,是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品种。聚烯烃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的关键,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引起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塑料消费国和生产国。介绍了聚烯烃材料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分别就聚烯烃中的高分子物理、聚合工艺、催化剂和助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我国聚烯烃技术的发展现状。强调了聚烯烃技术对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均十分重要,必将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processing route for fabricating cellular and microcellular ceramics with controllable open-cell content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roposed strategy for producing cellular and microcellular ceramics involves: (i) development of desired foamable polysiloxane–polyolefin blends by using a compounder element, in which the polyolefin phase is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polysiloxane matrix, (ii) foaming the obtained blends by implementing the thermodynamic instability principle to produce a cellular or microcellular ceramic precursor structure, and (iii) completing the organic–inorganic transition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obtained cellular or microcellular structure and inducing open-channels in the cell walls by burning out the sacrificial dispersed polyolefin phas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By controlling the viscosity of the dispersed polyolefin phase, the polyolefin concentration and compounding parameters, the polysiloxane–polyolefin blend morphology can be varied. Furthermore, plus a deliberate control of foaming and pyrolyzing parameters, the foam morphology and open-cell content of produced cellular and microcellular ceramics can be adjust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to get a desired cellular and microcellular ceramic precursor structure is demonstrated. The deliberate pyrolysis technique to complete the organic–inorganic transition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microcellular ceramics will be discussed in another paper.  相似文献   

16.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聚烯烃弹性体牌号,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型号聚烯烃弹性体对CPP薄膜透明度、韧性及热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何种聚烯烃弹性体,都可以降低CPP薄膜的雾度,乙烯基弹性体DF740及丙烯基弹性体868适合于CPP薄膜增韧改性,丙烯基弹性体3980FL则适合热封改性。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类隔离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热致相分离法制锂离子电池用聚烯烃类隔离膜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隔离膜微孔形成机理、隔离膜主要技术指标如孔径大小及分布、孔隙率、力学性能及闭孔温度和膜破裂温度。并简述了组分含量、冷却条件、有机溶剂性质及干燥方法、稀释剂洗掉时机的选择、定型处理、无机粉末、成核剂、辐照交联等对隔离膜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通讯电缆和聚烯烃材料两个方面出发,评述了实心绝缘填充通讯电缆及其组成材料,包括绝缘料、护套料和填充料的技术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陶瓷化聚烯烃目前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其组成成分和成瓷机理,分析了现有的配方、工艺、性能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介绍了各个组分为克服其主要问题所做的相关研究,并对陶瓷化聚烯烃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不锈钢丝网为模板,用热压微模塑方法制备了聚烯烃超疏水/超亲水表面。研究了热压温度对所制表面微观结构和超疏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所得表面超疏水性的耐水冲击能力。结果表明,所制表面形成了均匀分布的微尖刺结构,并呈超疏水性能(接触角〉150°,滚动角5°),但抗水压能力较弱,当水流动能稍大时(流速2 m/s、流量0.4 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