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同抬高度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4年我院60例已经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将下肢抬高60°,而对照组患者下肢抬高30°,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时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2h、4h、12h、24h引流量,观察组平均分别为60mL、100mL、130mL、160mL,对照组平均分别为140mL、250mL、300mL、35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与出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抬高下肢60°能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是一种有效的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的方法,但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出院的功能评分并无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余新颜 《护理研究》2010,(2):329-330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术后6h)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术后6h、12h、24h分别使用CPM,观察和比较应用CPM前、中、后各1h膝关节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h、12h、24h应用CPM前、中、后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CPM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引流量,反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术后6 h)应用持续被动运动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术后6 h、12 h、24 h分别使用CPM,观察和比较应用CPM前、中、后各1 h膝关节引流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 h、12 h、24 h应用CPM前、中、后1 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应用CPM并不会增加膝关节引流量,反而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引流 …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早期持续的被动运动(CPM)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观察和比较手术当天下午及术后第1d上、下午使用CPM前、中,后各1h的膝关节的引流量。结果 术后当天及术后第1dCPM前、中、后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CPM不会使膝关节引流量增加具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76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假体安装完毕、闭合伤口后,置入负压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入含0.5mg肾上腺素的冰生理盐水50mL,并夹闭引流管直至术后4h开放引流。对照组常规缝合后,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方式,能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引流量。  相似文献   

6.
7.
术后早期暂时夹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术后引流是外科的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清除积血,避免血肿形成,减少感染机会及术后瘢痕粘连[1].但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而言,由于手术创伤及创面均较大,而术后出血仍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导致术后早期的引流速度过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自制可调式冰袋对其疼痛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安市中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冰袋冰敷,观察组采用自制可调式冰袋冰敷.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关节引流量、肿胀度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夹闭引流管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出血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即刻关闭引流管4 h后再持续开放引流,对照组术后持续引流,两组治疗方式及其他术后处理方式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统计两组患者总失血量、输血量、引流量,术后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48 h Hb、H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失血量、输血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夹引流管能有效减少患者失血量,且对术后切口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多采用夹闭引流管方法来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引流量,以促进切口愈合和髋关节功能康复。但夹闭时间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暂时夹闭切口引流管对引流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至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一病区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12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4组,每组28例,分别于放置引流管后即刻夹闭引流管2,4,6 h以及始终保持引流管畅通。4组均于置换后48 h拔管;准确记录各组置换后48 h的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值、置换后48 h引流量、切口愈合情况和置换后1.5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置换后48 h血红蛋白下降值和切口引流量:不夹闭引流管组〉即刻夹闭引流管2 h组〉即刻夹闭引流管4 h组〉即刻夹闭引流管6 h组,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切口愈合时间及置换后1.5个月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张力性裂开等情况;即刻夹闭引流管6 h组出现6例术肢皮下淤血伴肿胀疼痛,4例术肢出现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即刻夹闭引流管4h组和不夹闭引流管组各出现1例脂肪液化。结果可见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暂时夹闭引流管能减少切口引流量,夹闭时间以4h为宜,且对切口愈合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卢雯 《南京护理》2023,(3):22-29
目的:评价可穿戴设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应用可穿戴设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管理的RCT试验。2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质量评价和提取资料,对符合要求文献使用Stata12.2软件进行Meta分析。选择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关节屈曲度ROM、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步数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7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可穿戴设备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能够提高HSS评分(SMD=0.22,95%CI:-0.64~1.07,P<0.01)、ROM评分(SMD=0.64,95%CI: 0.13~1.15,P<0.01)及VAS评分(SMD=-0.18,95%CI-1.10~0.75,P<0.01),但在TUGT测试评分(SMD=-0.39,95%CI:-0.75~0.03,P>0.01)、WOMAC评分(SMD=1.37,95%CI:0.92~1.82,P>0.01)、术后步数方面效果不显著。结论:可穿戴设备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对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其膝关节功能,加快康复进程。但对TUGT测评、WOMAC评分及步数方面效果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o evaluate the introduction of an innovative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delaying knee flexion, for patients receiv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

Design

Longitudinal cohort.

Setting

Specialist Orthopaedic Unit within an NHS Foundation Trust.

Participants

669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

Intervention

An innovative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delaying knee flexion.

Main Outcome Measures

Length of stay, range of movement, Surgical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ere 669 consecutive primary unilateral unicompartmental knee replacements from September 2016 to February 2018. In total 264 patients (39%) went home on the day of surgery, 253 (38%) on day 1 and 152 (23%) stayed in 2 or more days (range 2 to 28 days). The mean length of stay reduced from 2.6 to 1.2 days (median 1 day). Mean flexion was 110° (range 30 to 140) at 6 weeks. The surgical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howed that 90% of patients discharged on day 0 we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surgery.

Conclusion

Many components of traditional care were altered to introduce this protocol.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ere delayed knee flexion providing benefits in terms of early mobilisation with no short term detriment, physiotherapists working late shifts, a consistent message and patient education. It was safe, effectiv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high.  相似文献   

13.
早期被动运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 ,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CPM )的应用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观察和比较手术当天下午应用CPM前、中、后各 1h膝关节的引流量及术后第 1d上、下午进行CPM前、中、后各 1h膝关节的引流量 ,并进行同一时段CPM前、中、后的两两比较。结果 术后当天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1d上午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第 1d下午CPM前、中、后 1h的膝关节引流量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CPM并不会使膝关节引流量增加 ,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后的效果。方法:对17例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患者进行相应的系统性康复功能训练,比较每位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的程度。结果:17例全髋置换术后翻修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训练后髋关节功能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术后进行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178例,术后采用Consta VacTM CBCⅡ自体血回输器引流并回输术后6 h,引流血115例,其中双膝同时置换32例;采用普通引流63例,引流血被弃置,其中双膝同时置换19例。统计2组患者术前、术后d 1、3、5、7 Hb、引流血量、回输血量、异体血输血量,输血反应发生例数及早期并发症情况;输异体血标准为根据患者的Hb水平决定异体血的回输量,使术后Hb水平维持在100 g/L以上。结果 2组间术前、术后d 1、d 5、d 7时的Hb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 d Hb下降明显(P0.05),需要输异体血。在单膝置换时,自体血回输组引流量平均(610.84±102.35)ml,普通引流组引流量平均(520.89±86.71)ml,回输血量(390.36±86.34)ml,输异体血的比例,未回输组为36.36%,平均输异体血(360.65±103.49)ml,回输组为21.69%,平均输异体血(180.64±96.75)ml(P0.01)。在双膝置换时,自体血回输组引流量平均(1 270.68±103.68)ml,回输血量(810.94±152.35)ml,普通引流组引流量平均(970.73±98.34)ml,输异体血的比例,未回输组为100%,平均输异体血(810.68±136.58)ml,回输组为90.63%,平均输异体血(580.94±102.45)ml(P0.01)。自体引流血回输有2例出现轻微寒战,输异体血有3例出现轻微寒战,无皮肤出现黄疸,术后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2组无升高,无伤口感染。结论自体引流血回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减少异体血量的输入。  相似文献   

16.
造口袋在肠瘘病人引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造口袋用于肠瘘患者的引流效果。方法将41例术后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传统引流法,直接采用腹腔引流管接引流袋;B组采用造口袋与引流管配合使用。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腹部切口感染率、衣物污染率、切口敷料污染率、舒适度(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每日换药经费情况。结果B组引流管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衣物污染率、切口敷料污染率明显低于A组(P<0.05),病人舒适度提高,换药经费也少于A组。结论造口袋用于肠瘘病人引流,可降低引流管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提高病人舒适度,并可减轻医护工作量及费用。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31例经鼻经瘘口置管引流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护理。重点加强瘘口引流管的妥善固定、持续有效吸引及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本组瘘口引流管无拔管前脱管,负压吸引持续有效,营养支持合理。除1例于瘘后20d死于脑出血外,其他30例于瘘后20~87d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为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膝关节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术后加速康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5例作为证据应用前的对照组,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49例作为证据应用后的观察组。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JBI-PACES)的标准程序,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情况、患者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VAS)、依从性、满意度、膝关节功能评分(AKSS评分)、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应用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后,护理人员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标准康复指导的执行率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期间的疼痛度降低(P<0.01),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P<0.01),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膝关节AKSS评分提高(P<0.01),平均住院日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实施基于加速康复理念的最佳证据应用,可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局部持续冷敷护理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共100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增加局部持续冷敷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局部肿胀情况以及出血情况等。结果术后48 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7.1±2.6)分,观察组为(4.7±1.3)分;对照组平均肿胀评分为(2.2±0.6)分,观察组为(1.1±0.4)分;对照组出血量为(608.7±49.8)ml,观察组出血量(431.6±24.1) ml;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分别为6.784,3.862,64.852;P <0.05)。术后观察组中1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8 ml,对照组中7例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液平均(13.7±1.9)ml。对照组平均满意度为(98.7±0.4)%,观察组平均满意度为(99.6±0.2)%,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6,P<0.05)。结论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持续冰敷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所受痛苦,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