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5,(8)
目的:采用PMP(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CE法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探讨不同种源霍山石斛、铜皮石斛及野生河南石斛药效物质基础的相似性。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柱(100 cm×50μm),350mmol/L硼酸溶液(以1.0 mol/L Na OH溶液调至p H 10)为缓冲液,运行电压20 k V,柱温为25℃,检测波长250 nm,运行时间34 min。结果:5种石斛样品共检出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和核糖6种单糖。相似度评价显示,同一种源石斛样品10个批次间的相似度均在0.98以上,但不同种源的霍山石斛、铜皮石斛及野生河南石斛单糖组成及含量明显不同。结论:多糖部位PMP柱前衍生化-HPCE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为不同种源的霍山石斛、铜皮石斛与野生河南石斛的定性鉴别及药材内在质量评价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比较霍山石斛与美花石斛多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差异。方法 以盐酸水解石斛多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HPLC法分析单糖的衍生物。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的乙酸铵溶液(冰乙酸调pH=6.7),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 ℃;流速为1 mL·min-1。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版)生成对照图谱。结果 10批霍山石斛多糖柱前衍生特征图谱标示出6个特征峰,主要由D-甘露糖(71.8 %)与D-葡萄糖(27.2 %)组成,D-甘露糖与D-葡萄糖峰面积比值为2.05~3.71,此外含微量的D-半乳糖醛酸、D-半乳糖、D-木糖、D-阿拉伯糖。10批美花石斛多糖柱前衍生特征图谱亦标示出6个特征峰,主要为D-甘露糖(42.9 %)与D-葡萄糖(54.0 %)组成,D-甘露糖与D-葡萄糖峰面积比值为0.67~0.98,此外含微量的D-半乳糖醛酸、D-半乳糖、D-木糖、D-阿拉伯糖。与对照图谱比较,10批霍山石斛、美花石斛的相似度分别为0.994~1.000,0.934~1.000,霍山石斛与美花石斛共有模式之间的相似度为0.871。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两种石斛多糖构成差异较大,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铁皮石斛叶资源,该文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和PMP(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HPLC-DAD-ESI-MSn对铁皮石斛茎、叶中多糖含量、单糖组成、多糖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及多糖部位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建立了对照图谱和进行了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茎与叶多糖含量,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各单糖组成比例及单糖含量明显不同。叶中多糖含量约为相应茎中多糖含量的1/3。茎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叶多糖为酸性杂多糖,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但茎和叶多糖中均以甘露糖组成比例最高。茎中甘露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均比相应叶中高。14个不同种植基地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部位指纹图谱相似性较好,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该文为进一步研究铁皮石斛叶多糖中各单糖连接顺序、连接位置和多糖药理活性及申报铁皮石斛叶新资源提供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GC和HPLC法测定并评价注射用黄芪多糖(APS-P)组成及单糖组成比。方法:以APS-P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甲基硅烷(Tri-Sil)衍生化-GC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测定APS-P组成、单糖组成比的方法。通过方法学考察及对15批样品的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适用性。结果:两种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较好,但PMP柱前衍生化-HPLC的操作和计算与Tri-Sil衍生化-GC相比更为简便。APS-P的组成较为固定,但单糖组成比在批与批之间呈现一定波动性。结论:PMP柱前衍生化-HPLC用于APS-P组成、单糖组成比分析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长年限霍山石斛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建立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的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霍山石斛中丁香酸、芦丁、石斛酚、柚皮素含量,为霍山石斛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将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对不同年限的霍山石斛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峰面积导入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从树状图上判断聚类效果。结果本方法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有13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丁香酸、芦丁、石斛酚、柚皮素;不同年限的栽培霍山石斛相似度结果小于0.900,不同年限的仿野生霍山石斛相似度结果大于0.900。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评价和鉴别不同年限的霍山石斛,为霍山石斛药材的采收、开发、评价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分析不同种植基地、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主要单糖的含量,并根据含量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方法 铁皮石斛药材用乙醇脱脂,沸水提取得到的铁皮石斛多糖,用3.0 mol·L-1盐酸水解,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HPLC测定单糖衍生物;并利用SPSS16.0进行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 铁皮石斛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不同生长年限、9个种植基地的13批铁皮石斛样品甘露糖的含量范围为19.65%~34.27%,均符合药典标准;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甘露糖含量降低。不同生长年限的铁皮石斛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13批样品按生长年限聚成3类;并建立了判别函数,回判准确率100%。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和主要单糖的含量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判别铁皮石斛的生长年限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为铁皮石斛的质量评价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霍山石斛(霍山米斛)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拟定黄酮类成分指标群。方法采用Kromasil100-5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为35℃;体积流量1.0m L/min。结果霍山石斛标示出24个黄酮类特征共有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180.990,相似度较高。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本研究为霍山石斛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开花对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及单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揭示开花对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及单糖组成的影响,为优质铁皮石斛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铁皮石斛开花前样品、开花结束时经人工摘除花蕾与未摘花蕾的样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糖质量分数,柱前衍生HPLC检测多糖中的单糖组分.结果:摘花蕾样品与未摘花蕾样品比较,总多糖及多糖中的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绝对量分别高30.35%,26.44%,20.78%,57.80%,木糖,阿拉伯糖分别低28.33%,24.37%,半乳糖差异不显著.结论:开花显著消耗铁皮石斛药材中的多糖及多糖中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的量,而开花过程可能有利于木糖、阿拉伯糖积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采收时间和不同光照条件下铁皮石斛茎和叶中多糖、还原性糖以及甘露糖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DNS法测定还原性糖含量,PMP柱前衍生化法测定甘露糖含量。结果铁皮石斛茎中多糖含量在单层遮阴网的条件下含量最高,而叶中多糖含量在全光照的条件下含量最高。叶中还原性糖含量远远高于茎中还原性糖含量。茎中甘露糖含量明显高于叶中甘露糖含量,但是叶中单糖组成较茎中丰富。结论不同的采收时间和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的多糖、还原性糖和甘露糖的含量积累有一定影响,适宜的采收时间和光照强度对控制铁皮石斛药材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6)
目的:安徽霍山为兰科石斛属植物地理分布的最北端,主产3种石斛: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其多糖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究同一特殊生境下3种石斛所含多糖在组成上的相似和差异。方法:实验以越冬茎条为供试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分析多糖含量差异,利用HPSEC法分析分子量分布差异,通过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单糖组成差异。结果:霍山石斛、细茎石斛和铁皮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其干重的(18.65±1.50)%、(11.32±1.30)%和(20.78±1.60)%;其多糖分子量呈连续分布状态,其中分子量介于50~200 kDa的高活性多糖在3种石斛多糖中的比例分别为:(16.38±1.40)%、(21.61±1.30)%和(14.19±1.50)%;3种石斛多糖水解产物中检出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半乳糖(Gal)、木糖(Xyl)、葡萄糖醛酸(GlcUA)、半乳糖醛酸(GalUA)、阿拉伯糖(Ara)共7种单糖,且都以甘露糖和葡萄糖为主要单糖组分,但铁皮石斛中的甘露糖和葡萄糖的相对峰面积比值最大。结论:同一生境下3种石斛所含多糖在含量、分子量分布和单糖组成上既存在共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实验探究了同一特殊生境下3种石斛多糖组分间的异同,其结果对石斛的鉴别和组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多糖的降解和单糖组成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怀忠  张斌  徐相涛  张硕敏 《中草药》2010,41(5):744-747
目的优化板蓝根多糖的提取、降解工艺,并对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和降解条件进行优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为单糖的柱前衍生化试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ZE)测定板蓝根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板蓝根多糖最佳降解条件为:1mol/L硫酸溶液,95℃恒温降解5h。板蓝根多糖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组成。结论采用优化工艺提取和降解板蓝根多糖,结果稳定,重现性好,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用于板蓝根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及其质量控制,准确,可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柱前衍生HPLC分析酸枣仁汤中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1-苯基-3-甲基-5-吡唑琳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4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的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酸枣仁汤中多糖,中空纤维超滤膜法纯化,然后用硫酸水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后,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单糖的PMP衍生物.以单糖PMP衍生物的峰面积大小为指标,分别对衍生化反应中反应时间、PMP与NaOH的用量、中和温度和盐酸用量进行考察,从而得到较佳的样品衍生化制备条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酸枣仁汤中总多糖(SDP)、相对分子量<10 kDa多糖(SDP-1)、相对分子量为10 ~ 50 kDa多糖(SDP-2)、相对分子量> 50 kDa多糖(SDP-3)的单糖组成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SDP和SDP-1均由Man-GlcUA-GalUA-Glc-Gal-Ara组成,摩尔比分别为1∶0.8∶0.7∶3.4∶3.3∶2.1和1∶0.5∶0.3∶0.6∶0.6∶0.4.SDP-2由Man-Glc-Gal-Ara组成,摩尔比为1∶2.0∶0.2∶0.3;SDP-3由Man-Glc组成,摩尔比为1∶5.4.结论: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酸枣仁汤中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铁皮石斛中甘露糖与葡萄糖的柱前衍生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柚皮素HPLC含量测定方法,比较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中这3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铁皮石斛甘露糖柱前衍生HPLC含量测定项下色谱条件基础上,选择乙腈-0. 02 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系统梯度洗脱,同时测定甘露糖与葡萄糖的含量,并分析甘露糖与葡萄糖的峰面积比值;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 0 mL·min~(-1);柱温30℃。柚皮素HPLC含量测定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 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0 nm;流速0. 8 mL·min~(-1);柱温40℃。结果:甘露糖与葡萄糖在0. 15~3. 0,0. 075~2. 25μg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01%(RSD 2. 1%),101. 69%(RSD 2. 0%),重复性、耐用性等其他方法学研究符合要求。43批不同产区铁皮石斛中甘露糖、葡萄糖以及两者的含量之和分别在12. 75%~36. 40%,2. 93%~18. 39%,19. 23%~54. 58%,除极少数样品外,基本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甘露糖含量限度要求,甘露糖与葡萄糖含量之和也接近总多糖含量限度要求;含量与产区相关性不显著。12批霍山石斛的总糖则分别在14. 33%~29. 47%,6. 64%~15. 20%,25. 73%~44. 37%,其含量以及峰面积比值基本落在铁皮石斛范围期间,多批次的平均含量也基本与铁皮石斛一致(约33%左右)。柚皮素在0. 020 8~0. 832 0μg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 96%(RSD 1. 8%)。11批铁皮石斛与7批霍山石斛的柚皮素含量分别为0. 053 2~0. 122 4 mg·g~(-1)(均值为0. 081 0 mg·g~(-1)),0. 040 3~0. 090 0 mg·g~(-1)(均值为0. 068 3 mg·g~(-1)),铁皮石斛含量稍高于霍山石斛,但含量均亦未达到0. 02%的质量标准下限的常规要求。结论:铁皮石斛中甘露糖与葡萄糖HPLC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较好,用两者含量之和替代具有较大误差的总多糖含量作为测定指标具有可行性;单糖含量测定可应用于霍山石斛的定量质控指标;但依据2种石斛的总多糖含量、水解后的单糖含量与峰面积比值以及柚皮素含量,无法区分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需结合其他专属性方法方能对两种石斛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比较梅花鹿和马鹿茸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和水煎煮分别提取梅花鹿和马鹿茸多糖,经三氟乙酸水解后,用PMP试剂进行柱前衍生化并进行HPLC分析。结果:梅花鹿和马鹿茸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相同,均是由甘露糖、盐酸氨基葡萄糖、核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盐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8种单糖组成,但组成比例不同,且梅花鹿茸多糖含量和得率高于马鹿茸。结论:建立了鹿茸多糖中单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淫羊藿多糖(EPS)中单糖的组成及其摩尔比。方法将淫羊藿多糖样品用1 mol/L硫酸溶液降解成单糖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通过简化衍生方法,优化分析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250nm紫外检测和使用梯度洗脱,分离测定各单糖。结果淫羊藿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6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60∶0.74∶1.00∶0.29∶2.29∶1.43。结论该改进后的衍生化方法以及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淫羊藿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麻黄多糖ESP-B1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军  夏永刚  杨炳友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11,42(10):1985-1988
目的建立了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HPLC法分离检测6种中性糖、2种糖醛酸的方法,对麻黄纯多糖ESP-B1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方法麻黄热提总多糖经各种离子交换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个麻黄纯多糖ESP-B1,经H2SO4水解后,用PMP柱前衍生,KH2PO4-NaOH缓冲液(pH 6.8)-乙腈(84∶16)等度洗脱,高效液相250 nm紫外检测。结果麻黄纯多糖ESP-B1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3.5∶2.2∶1.0∶93.3。结论该衍生化方法以及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特点,可用于麻黄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该文旨在研究比较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霍山)、铁皮石斛(云南)、铜皮石斛和河南石斛等5种石斛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种石斛高(7.5 g·kg~(-1))和低(1.25 g·kg~(-1))2个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2周,末次给药2 h后,除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5%CCl4橄榄油溶液。16 h后,采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测定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并检测肝组织中SOD和MDA的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石斛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指标ALT和AST水平,使肝组织中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减轻CCl4对肝脏的病理损伤。此外,霍山石斛肝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果表明,5种石斛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不同产地石斛和不同种石斛的保肝效果有所不同,其中霍山石斛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几种石斛保肝效果依次为铁皮石斛(云南)、铁皮石斛(霍山)、河南石斛和铜皮石斛,这可能与不同基源品种石斛化学成分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五倍子多糖精细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方法:五倍子多糖经提取纯化后得到GCP-1,GCP-2和GCP-3 3种精细组分。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三氟乙酸(TFA)水解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HPGPC试验结果显示,GCP-1,GCP-2,GCP-3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2,2.1×10~4,6×10~4;单糖组成试验表明,GCP-2和GCP-3的单糖组成类型基本一致,主要为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等。结论:用HPGPC和PMP柱前衍生法测得五倍子多糖精细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五倍子多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霍山三种石斛茎中抗氧化酶等活性物质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霍山石斛茎中抗氧化酶等活性物质,探讨其合理的采收标准。方法:采用751GW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霍山三种石斛茎中SOD,CAT,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MDA的含量。结果:霍山石斛三年茎SOD,CAT,POD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强;而铁皮石斛、铜皮石斛二年茎抗氧化能力最强,三年茎已衰老。结论:霍山石斛可采用“存三去四”的采收标准;而铁皮石斛、铜皮石斛则采用“存二去三”的采收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太子参多糖中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木糖的含量。方法:分别对液相色谱条件、多糖水解和衍生化条件进行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单糖衍生物的峰面积变化,确定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在盐酸(3 mol·L-1) 110℃、30 min条件下水解太子参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水解的单糖产物。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 02 mol·L-1的乙酸铵溶液(19∶81,V/V)。经方法学验证,鼠李糖、半乳糖和木糖的精密度、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太子参药材中多糖水解产物单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