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塞油田长2油层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2油层沉积期为湖相三角洲平原亚相,经历了强烈的压实和复杂成岩作用;胶结作用是降低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方解石类、高岭石、绿泥石、沸石类矿物等成岩矿物的大量析出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溶解作用使碎屑岩产生粒间溶孔、溶缝、溶蚀填隙物内孔隙和铸模孔等次生孔隙。不同沉积微相形成砂体的孔隙大小及孔隙结构不同,其相应的渗透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依据大量的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粘土矿物x衍射等资料,研究了鹿乡断陷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类型.结果表明,鹿乡断陷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解4个成岩阶段.压实和胶结作用是降低孔渗性能的主要因素,长石和方解石等成岩矿物的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发育密切相关.依据储层中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的过程可划分为蒙皂石带、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第二迅速转化带和第三迅速转化带.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将成岩阶段分为早成岩A期和B期,晚成岩A1期,晚成岩A2期和晚成岩B期.从早成岩B期到晚成岩A期是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热化学反应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碎屑岩储层发育大量次生孔隙,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层段.  相似文献   

3.
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下段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下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层段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早成岩阶段B期至晚成岩阶段A期及晚成岩阶段C期,因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等生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对碎屑组分及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形成两期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下亚段发育湖泊相、三角洲相和浊积扇相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钻井取心、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区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自晚成岩A期到晚成岩B期,因有机质成熟过程、粘土矿物转化、烃类与硫酸盐矿物的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造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使次生孔隙发育。  相似文献   

5.
二叠系山西组煤系地层山2 段是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该区榆林气田以山2 段致密石英砂岩为主要储集层,而石英砂岩则是在普遍低渗致密储集层背景上相对高渗的砂岩储集类型。由于山西组煤系地层的孔隙水在较长的成岩时期呈酸性,致使石英砂岩的胶结物具有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较低、硅质胶结物含量较高和高岭石十分发育的显著特征。石英砂岩的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次生溶蚀孔的孔隙组合,具有孔隙结构变化大、孔喉半径小、应力敏感性低和裂缝比较发育等特点。研究表明,在成岩期所遭受的压实作用和硅质胶结作用是造成山2 段煤系地层石英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查干改造型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及油气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主要发育碎屑岩和火山岩两种储层,以碎屑岩储层为主。碎屑岩储层具有成分与结构成熟度均低、高岩屑与高填隙物含量、多填隙物组分与多胶结类型的总体地质特征。碳酸盐胶结物的“选择性”溶蚀与火山岩层对其下砂岩压实作用的抑制共同作用使部分砂岩段在总体为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中形成较发育的次生溶蚀孔隙并成为有效储层;火山岩储层主要为溢流相的玄武岩,未被完全充填的气孔、岩石次生蚀变及构造动力产生的裂缝,形成缝洞型火山岩储层。已发现的构造岩性复合低产油气藏的油层分布受有利相带砂体展布及碳酸盐胶结物晚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发育段的控制,同时良好的油质是物性较差储层能够储集油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影响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储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自石炭纪以来经历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等多次构造运动 ,多次的抬升剥蚀和再沉降过程 ;从石炭系至第三系均有油气储层发育 ,储层岩性有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石炭系及下二叠统主要发育一套陆相、海陆交替相、泻湖相及火山岩相地层 ,为正常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储层 ,其中 ,碎屑岩储层成岩阶段多为晚成岩C段 ,孔隙类型主要为裂缝 +次生孔 ,影响储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为构造运动、岩性 ;中二叠统以上地层主要为一套沉积作用形成的陆相碎屑岩地层 ,为正常碎屑岩储层 ,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和次生孔 ,影响因素主要为埋藏深度、沉积作用、粘土矿物脱水、烃源岩演化及构造运动 ,不同成岩阶段 ,其储层的孔隙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另外 ,沉积时的古气候条件及风化淋滤作用也是影响储层储集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开展大港油田埕海地区岩性油气藏的精细描述,探明储集层成岩与孔隙时空演化规律,综合研究岩石物性、薄片鉴定、黏土矿物等各种分析资料,对埕海地区沙二段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孔隙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埕宁隆起物源影响,埕海地区沙二段发育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的大规模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砂体,储集孔隙以粒间溶孔、长石内溶孔、颗粒铸膜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区内碎屑岩储集性能主要受物源供给、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控制,物源供给与沉积相带控制原生孔隙,成岩作用控制次生孔隙;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等4种成岩作用,经历早成岩A、B和中成岩A 3个成岩亚段;受溶蚀作用影响,埋深3000~3300m、3500~3700m深度段发育有优质储集砂体,是油气储集成藏的重要目标层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岩心、薄片的观察,结合X衍射和电镜扫描等分析手段,对营尔凹陷下沟组(K1x)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孔隙的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K1x经历了3个成岩阶段,早成岩B亚段、中成岩A亚段、中成岩B亚段;在成岩过程中,对孔隙形成及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压实作用具有两面性,机械压实使原生孔隙减少,是导致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而局部区域的异常压实则保护原生孔隙不被交代;胶结作用中胶结物主要以方解石和白云石沉淀为主,晚期存在石英加大现象,导致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中酸性流体溶解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从而形成大量次生孔隙,改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0.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的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盆地石炭系存在砂岩和碳酸盐岩2类储集层,砂岩储集层在经历了机械压实和早期胶结(丧失大部分原生孔隙)→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或扩大残余原始粒间孔)→晚期再胶结(丧失部分次生孔隙和残余原始粒间孔)→含铁矿物的褐铁矿化(进一步丧失孔隙和残余原始粒间孔)→残余原始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微裂隙(现存孔隙)成岩和孔隙演化后处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B期,其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类型复杂,物性普遍较差,但差中有好;碳酸盐泥经历了2种成岩演化:一是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形成泥、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再经溶解、胶结、重结晶作用,使之局部白云岩化;二是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形成含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泥-粉晶颗粒灰岩,再经溶解、胶结、重结晶作用,使之局部白云岩化,之后处于浅-中埋藏阶段和深埋藏阶段,其孔隙普遍较少,物性差,个别层段发育溶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