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安阳市1979—2008年30年中的5月降水、光照等气象资料与安阳市同时期小麦平均产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小麦生育后期(5月)气象条件对安阳市小麦产量的影响,认为气象条件对小麦产量的有利影响为:5月日照百分率>55%,降水量<45 mm;不利影响为阴雨寡照,月降水量>70 mm,月日照百分率<55%。针对小麦减产原因提出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淮北地区小麦孕穗后生育进程,分析了影响小麦后期生育的气象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麦生育后期倒伏对籽粒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吴淑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67-67,89
介绍了小麦生育后期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浇灌浆水、排涝降渍、根外追肥、防治病虫害等,为促进小麦增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所谓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授粉、灌浆到成熟最后1个多月的生育过程,此过程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非常关键,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1适时浇水小麦在生育后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要根据土壤墒情、苗情适时浇好抽穗、扬花、灌浆和落黄水,以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要。特别是灌浆水,不仅  相似文献   

6.
7.
小麦从抽穗到成熟通常称为生育后期.进入生育后期以后,小麦穗数已经定局,但每穗粒数、粒重还有很大变化.因此,搞好后期管理对争取粒多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所谓小麦生育后期,是指小麦从开花、投粉、灌浆到成熟最后一个多月的生育过程,此过程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非常关键,主要应抓好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麦生育后期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浇水、根外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主要栽培措施,简述了小麦植株提高抗倒性和抗干热风能力的基本栽培措施以及小麦最佳收获时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济宁地区气象要素与小麦生长发育的关系,分析小麦生长对水分、温度、日照等气象要素的要求,及干热风害、冻害、霜冻害、湿害、旱害对当地小麦各发育期的影响,表明气象因子对小麦生长及高产的重要性,以期为当地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防御气象灾害、保障小麦产量和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韩铮铮  韩相斌  高翀  李汉浸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54-14856,15002
[目的]研究2010~2011年度濮阳小麦生育发育期间的气象条件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了降水、日照、气温及形成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2010~2011年度濮阳小麦播种以来的气象条件以及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2010~2011年濮阳小麦播种到返青前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冬连旱天气,麦田受旱面积达99%,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但在成功实施人工增雨和灌溉共同作用下,旱情基本解除。由于政府指挥及时和农民管理措施得力,因此,2011年濮阳市小麦仍然取得了丰收。[结论]该研究为科学决策田间管理和小麦丰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小麦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小麦的气候区划指标和相应分区。[方法]利用1971~2010年长清区气象局本站和区域自动站气象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法、因子标准化、加权综合评价法内插技术对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气候指标要素栅格化,形成长清区冬小麦品种生态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图,并进行分区评述。[结果]长清区小麦生长可以划分为一般适宜区、适宜区、最适宜区3个分区,其中一般适宜区包括平安街道办事处100%、文昌街道办事处100%、崮云湖街道办事处90%、五峰街道办事处30%、马山镇10%、归德镇100%、孝里镇80%、张夏镇10%;适宜区包括孝里镇20%、双泉镇97%、马山镇95%、五峰街道办事处70%、张夏镇80%、万德镇10%;最适宜包括万德镇90%、张夏镇10%。[结论]气象因子适宜适应性整体上对小麦生产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分蘖到抽穗期间早稻生长与气象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稻分蘖到抽穗期地上部分生长率和净生物积累量受气象因子影响的规律。[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1995—2006年早稻从分蘖到抽穗期的气象环境因子与早稻生长率及净生物量积累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分蘖到拔节期的生长率与温度因子呈正相关,平均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每上升1℃,生长率分别增加2.56g/(m^2·d)和2.73g/(m^2·d)。平均温度日较差每增加1℃,生长率就增加3.0g/(m^2·d);拔节到抽穗期生长率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相对湿度每增加1%,生长率就降低0.7g/(m^2·d)。分蘖普遍期到抽穗普遍期净生物增长量与平均温度日较差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日较差每增加1℃,净生物量干重增加33.1g/m^2。[结论]随着气候变暖,早稻播期、移栽期发生变化,不同品种的适应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冬前生长期气象条件对冻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不同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里下河地区小麦冬前气象条件对冬后冻害程度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农业气象试验和统计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样气象条件下,不同品种冻害影响程度不一样,差异较大。冬前的温、光、水等气象条件都与冬后的冻害程度相关显著,尤其是出苗到越冬期间更明显。10月20日~11月4日播种,穗粒结构相对随播种期变化波动较小,产量较高。[结论]江苏省里下河腹地的小麦常年播种期安排在10月20日~11月4日,以适当迟播为宜;加强灾害影响和救灾措施研究,在栽培管理上做到适期播种,施足基肥和苗肥,培育壮苗越冬,做好以施好腊肥为主的冬季田间管理工作,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对减轻灾害影响的程度、提高产量和品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小麦长势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扬麦14号新品种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腹地种植时长势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定了5个基本苗处理,分别为120万1、80万2、40万3、00万3、60万/hm2,研究小麦长势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小麦长势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影响,不同生育阶段的不同长势指标对其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结论]各个生育阶段的田间管理工作都不能放松,要加强长势调控力度,使其向着高产优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淮北小麦生育期间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制定濉溪县小麦栽培技术规程提供参考。[方法]对濉溪县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播种-出苗、冬前生长阶段、越冬阶段、返青-拔节、拔节-孕穗、抽穗-灌浆)的日照时数、温度、降水量等进行研究,确定小麦生长发育期间的适宜气象因子指标。[结果]濉溪县小麦全生育期为240d,需0℃以上积温1700.0—2400.0℃·d,光照1300.0-1600.0h,降水量400.0mm;淮北地区光、热气候资源能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而降水略显不足;该地区光热气象因子年际间变幅较小,而降水量年际间变幅较大。[结论]该研究确定了濉溪县小麦生育期间的适宜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7.
设置开花及花后8、15、22天灌水与不同灌水量组合成6个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不同灌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最佳灌水量为84 mm,最佳灌水时段为开花至开花后15天,最佳灌水组合为开花后8天+开花后22天,最高产量(666.7m2理论产量514 kg)的灌水组合为开花水+花后8天+花后15天,最高产量灌水组合并非最佳产量灌水组合,因其比较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18.
选择日照站周边莒县、莒南、胶南站为对比参考站,选用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差值和趋势计算方法,通过日照站与参考站年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年降水量分析对比,分析了日照站站址迁移和城市化引起的气象探测环境改变对气象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照站因迁移年平均气温降低0.3℃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受影响较小;日照站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0.2℃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降低3%左右,年平均风速减小1.2 m/s左右,年降水量基本没受影响;受探测环境影响,日照站现址气温、相对湿度观测资料代表性减弱,风速资料已失去代表性;因此,提出了为保持日照站历史观测资料序列的均一性,需对现址观测资料作均一化处理和科学订正,并建议尽早实施日照站迁移,并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保持站址的长期稳定,保护探测环境长期不变。  相似文献   

19.
对小麦生育期间的41类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16类因子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6月1~10日平均风速(X41)、次年3月上旬极端最低气温平均(X20)1、0月至次年5月平均气温(X26)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77567、0.76501和0.7219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5类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前3类依次是6月1~10日平均风速(X41)、次年4月月日照百分率(X33)和12月平均气温(X15)。  相似文献   

20.
前氮后移施肥对小麦旗叶生理功能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前氮后移可以提高小麦灌浆期旗叶中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减少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降低MDA含量,延缓旗叶衰老,提高叶片功能;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