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自行设计并组装的波长扫描型声光可调滤光片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AOTF-SPR)传感器装置。应用此SPR传感器研究了两种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采用胺基偶联的方法将HSA固定在传感器表面。通过AOTF快速扫描,记录共振电压的位移,并通过计算得到头孢克洛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1.17×103L/mol,结合百分率为44.22%;头孢曲松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2.55×102L/mol,结合百分率为14.79%。结果表明:AOTF-SPR传感器装置可用于研究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To use a newly developed wavelength modulati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biosensor, an experimental protocol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ginsenosides with serum albumin. With a known concentration of the ginsenosides, bound percentages of the ginsenosides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or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ere obtained. SPR technique could require no labeling and this method provided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association and disassociation of molecules in real tim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wavelength modulation SPR biosensor is sufficient for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nding events involving low-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and their immobilized protein targets.  相似文献   

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检测人血清白蛋白抗体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是研究生物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和非直接方法(如酶联免疫)相比,具有实时、快速和免标记等特点。我们在甲羧基化葡聚糖修饰的传感片表面直接交联固一人血清白蛋白(HSA),用于anti-HSA抗体活性的检测,并用H3PO4(0.1mol/L)溶液再生。结果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能快速实时检测anti-HSA抗体的活性,且传感片能够重复使用100次以上。  相似文献   

4.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绿原酸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考察了不同温度下绿原酸与HSA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并研究了Cu2+、Al3+、Ca2+、Pb2+等金属离子对绿原酸与HSA结合性质的影响。基于F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荧光给体HSA与受体绿原酸间的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5.
芦荟大黄素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 ,求得两者的形成常数 ,讨论了某些金属离子对其形成常数的影响 ,并根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利用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技术求出了两者的结合位置。  相似文献   

6.
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荧光光谱、CD和FTIR技术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厚朴酚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厚朴酚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2.34 nm。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厚朴酚与HSA在亚结构域II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CD结果表明,厚朴酚与HSA的键合使H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从46.6%降到39.9%。  相似文献   

7.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圆二色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相关效应.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到血清白蛋白对银纳米粒子的包覆作用.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研究表明, 静电力和亲水力是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之间主要的作用力之一; 血清白蛋白对平均粒径为60 nm的银纳米粒子单层包覆比为6.7×105. 拟合计算远紫外圆二色光谱数据发现,银纳米粒子诱导血清白蛋白中α-螺旋含量减少,而β-折叠、转角和无规卷曲等结构含量增加; 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在作用后变得更为松散和伸展. 通过时间扫描吸收光谱跟踪研究发现, 在血清白蛋白与银纳米粒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银纳米粒子的包覆与聚集、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变化具有双重滞后效应,并对此过程的速度常数及热力学参数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光谱法研究巯嘌呤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得巯嘌呤与BSA、HAS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2.39×103L/mol、1.28×103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和HAS)与受体(巯嘌呤)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用同步荧光法考察了巯嘌呤对BSA和HAS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巯嘌呤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9.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白蛋白与色氨酸对映异构体相互作用的手性识别,考察了p 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亲和力的影响.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并探讨了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及人血清白蛋白与L-色氨酸的结合有高度特异性.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证明疏水作用在手性识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不排除静电作用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的白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自行组装的全波长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SPR)传感装置,以对金和蛋白抗体均有较强吸附作用的A蛋白作为基底膜,测试了A蛋白在金膜表面结合的动力学常数,其结果为2.3×105L/(mol·s).研究了在A蛋白基底膜上白蛋白抗体的定向自组装程度和速率.观测了白蛋白抗体与抗原之间免疫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并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表明,白蛋白抗原的浓度在0.02~10mg/mL范围内与信号的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将此SPR传感器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的检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茜素红S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在pH4.3左右的Bri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AR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结合,生成红色的复合物,吸光度值与HSA含量呈线性关系。复合物的吸收峰值λmax为530nm,比ARS试剂本身红移110nm。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104L·mol-1·cm-1。HSA标准曲线在其质量浓度10~900mg/L间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3mg/L。研究了该配合物用于蛋白质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条件。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样品,回收率在96.9%~102.1%范围内。实验表明该反应选择性、重现性和对照性均好,操作简便,适用测定浓度范围宽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Humanserumalbumin(HSA)isawell known transportproteinforavarietyofmoleculesandions[1].Thebindingofadrugtoserumalbuminhasimportant pharmacokineticconsequencesbecauseitinfluences distribution,excretionandpharmacologicaleffectsof thedruginthebody…  相似文献   

13.
刘媛  龙梅  谢孟峡 《物理化学学报》2013,29(12):2647-2654
采用多种光谱学手段研究了白杨素(CHR)和不同构型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白杨素能使蛋白质荧光发射峰发生静态淬灭,同时,白杨素的紫外吸收谱带也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说明与蛋白质的结合可使白杨素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解离.蛋白质还可以引起白杨素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强.利用荧光淬灭和荧光增强两种模式计算得到的白杨素和人血清白蛋白在生理条件下(pH 7.4)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9.97±0.24)×104和(9.75±0.11)×104L mol-1,其结合比例为1:1.随着pH值的降低,蛋白质与白杨素的结合常数逐渐减小,这与蛋白质的构型变化有关.根据不同异构体血清蛋白质的结构特征,判定白杨素在蛋白质分子上的结合位置位于IIA亚域的Site I活性位点.结合分子模拟,讨论了白杨素与蛋白质分子的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刚果红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极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pH4.7HAc-NaAc缓冲溶液中,刚果红与蛋白质(BSA或HSA)作用形成络合物,使刚果红-0.35V(vs SCE)的还原峰电流下降,峰电流的降低值同所加的BSA或HSA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mg/L和0.5~11mg/L,检出限分别为0.25和0.20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白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黄芩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荧光猝灭技术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性质,由药物对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求出了其结合常数. 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结合力的性质. 并进一步研究了Zn2+, Mg2+, Al2+,和 Cu2+存在时对结合性质的影响. 不仅对于揭示体内药物动力学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对于进行药物分子设计、开发新药等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目前发现的致癌能力最强的真菌毒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在结合、运输内源性和外源性等小分子物质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AFB1与HSA的相互作用机理和作用过程,在分子毒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模拟在人体血液pH条件(pH7.4,离子强度0.1 mol/L),通过荧光淬灭、3D荧光法和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CD)等光谱方法研究AFB1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FB1与HSA的内源荧光淬灭属于静态淬灭,AFB1-HSA在298,303,308和313 K4个温度条件下,结合常数均为104数量级,结合位点都约为l.根据Van't Hoff方程,AFB1-HSA体系是熵增焓减的自发过程,分子间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氢键.基于F(o)rster's能量转移,得知AFB1与HSA结合距离为3.31 nm.竞争结合实验表明,AFB1结合在HSA的siteI位点上,靠近色氨酸Trp-214.通过3D荧光分析,AFB1的结合作用导致了HSA氨基酸残基微环境和二级构象发生变化.圆二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结合使得HSA的α-螺旋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综合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和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吡虫啉(IMI)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吡虫啉能有效猝灭H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所获取的相互作用热力学参数,可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位点竞争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结果表明:吡虫啉在HSA的主要结合位置为位点?。圆二色谱、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的分析发现:吡虫啉引起HSA的构象发生改变,其α-螺旋含量降低,无规卷曲含量升高,肽链结构在吡虫啉的作用下有所伸展。  相似文献   

18.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以及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讨论了甲氨堞呤对蛋白质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出甲氨蝶呤与牛血清白蛋白以及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76×105L·mol-1,2.69×105L·mol-1,相应的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09,1.02.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供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甲氨蝶呤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