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鼻咽癌放射治疗效果较好,但长期生存患者不少合并各种放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研究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尤为显得重要。对治疗方案选择、健康教育、康复治疗、中医中药、气功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目前国内鼻咽癌生存质量量表研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生存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对50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因素,生存质量,肿瘤大小,血清碱性磷酸酶和体重进行评估。体质症状评分是一个较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更精确的生存预告者,预测生存的最好模型包括腹泻、进食、休息、工作能力和睡眠等生活质量问题。唯一临床测量变量(包括在这个最好生存预告模型里)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研究展示生活质量能预测大肠癌肝转移的生存。肿瘤产物和肿瘤大小的差异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大肠癌的生存,通过生活质量评估这些差异较肿瘤大小的测量更为精确。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生存与临床因素、生活质量、血清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系,而与肿瘤大小,体重减轻不呈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3.
1989年至1992年,我院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适用于肿瘤病人生存分析系列统计处理软件的开发和研究。生存分析系列软件,包括数据处理、生存率计算、生存曲线作图、生存曲线比较及各种随访数据的规范化整理。COX模型是当前国内外最受欢迎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它对于肿瘤预后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4.
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存质量原是社会学概念,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外于七十至八十年代将其引入医学领域,此后迅速发展。目前在西方,生存质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科研中,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和癌症方面,更多地采用生存质量的评价。笔者将扼要介绍有关癌症病人生存质量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0例PESC的临床资料,其中放、化疗16例,单纯手术11例,术后联合放、化疗17例,术前化疗6例,分析其中位生存时间、结果:全组手术根治切除率为85.2%,手术死亡2例。放、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7.2个月,单纯手术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术后联合放、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术前化疗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结论:PESC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恶性程度较高,应采用综合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存的目的,特别是采用术前化疗的方法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愈率和生存率的提高,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也从传统的只注重治愈率、生存率及功能重建,转移到在前者的基础上提高治疗后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生存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期望、标准、所关心的事情和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生存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包含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等方面内容,又包含家庭和社会等外界因素。Caiman将生存质量表达为一个人实际的生活状况与理想的生活之间存在的差距。Celia认为生存质量是病人对现在的功能状态与其预期或认为可到达的功能状态相比时产生的赞同感和满足感。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生存质量是顺应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类新的健康指标。  相似文献   

7.
洪明晃 《中国肿瘤》2001,10(2):67-68
临床医生在生存质量方面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为主,对精神心理方面关注不够,对于生存质量的测量兴趣也不大。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好的、能广为接受的测量方法。生存质量涉及人体内外环境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用一个统一的“量表”测量,真实性不好。测定不同人的生存质量,要用不同的“尺子”,但测量的重复性难以评价。有时测量的重复性不好,不一定是测量本身的问题。生存质量与临床效果缺乏通约性,难以直接比较。在临床决策中,生存质量的测量毕竟只提供一方面的信息,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加强各方面的合作,研制出真实性好、实用、依从性好的测量方法。测量不是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500例宫颈癌患者,并对其进行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quality of life core questionaire,QLQ—C30)。结果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分别为文化水平、收入水平、职业状态、就医费用来源、临床病理分期、治疗手段以及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结论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给予积极的社会支持,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肝转移的生存与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生存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对50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因素,生存质量、肿瘤大小、血清碱性磷酸酶和体重进行评估。体质症状评分是一个较CT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更精确的生存预告者,预测生存的最好模型包括腹泻、进食、何处工作能力和睡眠等生活质量问题。唯一临床测量变量是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研究展示生活质量能预测大肠癌杆转移的生存。肿瘤产物和肿瘤大小和差异能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大肠癌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物标志ER、PR、Cyclin D1、Bcb2和Bax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体生存时间的关系,探寻这些生物标志对化疗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用HE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生物标志的阳性率分别为ER60%,PR58%,Cyclin D1 55%,Bcl-2 50%,Bax 34%。其中ER的阳性率与患者的绝经与否有关,ER、PR和Bcb2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负相关。Cyclin D1阴性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要短于Cyclin D1阳性的患者,X^2=7.77,P=0.0053。ER、PR阳性者与阴性者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PER=0.0322;X^2=6.19,PPR=0.0129),ER、PR阳性者无瘤生存时间更长。Bcl-2阳性者平均无瘤生存时和平均总体生存时间均长于Bcl-2阴性者。ER为阳性表达者,化疗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间(55.4个月)长于ER阴性者(35.8个月),X^2=6.10,P=0.0135;Bcl-2为阳性表达者,化疗后平均无瘤生存时问(54.8个月)长于Bcl-2阴性者(41、6个月),X^2=10.11,P=0.0015。结论:ER、PR和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相关,Bcl-2和Cyclin D1的表达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相关。ER和Bcl-2阳性表达患者化疗后无瘤生存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