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规划师》2021,(5)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方针,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演变背景下,如何充分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城乡规划的技术变革,探讨规划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是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城乡统筹试验区政策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的缘起及地方响应,辨析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三者的关系,并从实施抓手、治理主体和发展逻辑三方面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流变,总结出由统筹到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空间、制度、规划三大困境与挑战,由此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应率先推动空间治理理念、制度建构导向和规划实践模式的转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以期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武威市大力实施城乡融合战略,以"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为目标,加速推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往重城轻乡的发展模式开始难以适应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苏南地区,城乡矛盾碰撞激烈,村庄出现了体系结构不完善、缺乏特色、规划实施困难等问题,这与村庄布点规划缺乏正确的目标及理念有着重要关系,亟需从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出发对各阶段的村庄布点规划进行梳理与回顾。本文选择具备苏南地区典型村庄特征的江苏省苏州市震泽镇为例,回顾布点规划的历程,分析问题,从尊重规律、多规融合、分类引导、弹性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村庄布点规划的具体对策,以期推动规划合理实施,促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4.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城市化进程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导航,处理好城乡融合的规划建设问题有利于落实城乡融合。文章以徐州市城乡规划建设为例,分析了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规划编制、规划落实及技术支撑等方面为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6,(Z2)
小城镇是城乡融合的区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本文以新型城镇化理念为导向,深入分析北京小城镇规划在城乡发展、公共设施建设与绿色空间实施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积极探索小城镇规划编制转型,探索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促进规划与实施的结合,促进资源利用、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更好地发挥规划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乡村规划开始较早的城镇密集地区、国家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苏州为研究对象,基于城乡关系视角,对其乡村规划演进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与特征解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乡村规划已经历了"城乡分离时期——城乡碰撞时期",现处于"城乡融合时期"的萌芽阶段;乡村规划经由"乡村单体规划,发展乡村——镇村整体规划,减灭乡村",正在向"城乡整体规划,兼顾城乡"目标迈进.这是一个城乡趋于平等、规划趋于理性的乡村规划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以苏州为例,总结了现阶段城镇密集地区乡村规划中值得传承的探索经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设施布局规划、技术导则颁布等都是乡村规划的有益尝试,极大促进了城镇密集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此外,对乡村规划进行深入反思,总结出乡村规划价值观与新型城乡关系的背离、乡村规划编制与乡村发展逻辑冲突等问题,进而从城乡关系入手,在价值观念、认知研究、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规划思考与策略建议,以期推动乡村发展,促进城乡互补融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为乡村振兴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在集体土地入市政策的驱动下,我国逐渐涌现出一批不同于传统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新型城乡融合地区.文章通过梳理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的项目实践,总结出该类型城乡融合地区具有区位融合、规模优势、功能复合、带动力强四大空间特征.同时,结合该地区的特征与需求,以浏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规划实践为例,构建上下结合谋共识、资源整合定空间、有机融合促创新、需求契合聚人气、综合治理强示范的新型城乡融合地区规划路径,从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创新系统、风貌形象和综合治理等方面探讨了集体土地入市驱动地区的规划设计策略,探索适应新型城乡融合地区的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机制创新,以期为新时期我国的乡村振兴实践和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以根本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逐步实现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保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速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09年开始,沂南县结合整村迁建和农村危房改造启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全县原有573个行政村基础上,全覆盖规划新型社区173个,现已完成社区详细规划并开工建设67个,初具规模的58个,累计完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入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案例的研究,探索以城乡空间融合为途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规划研究框架,包括对城乡空间融合内涵、动力机制及现状城乡空间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以“三区三线”的划定奠定空间融合底盘,突出蓝绿生态空间网络的基底与城乡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打造以交通网络为纽带,以产业空间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为重点,以配套设施为支撑的城乡空间融合格局,并以杭州市新塘街道为实例针对性编制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婧  汪晓春 《城乡规划》2021,(6):94-105
县域是紧密联系城乡的重要空间单元,县域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别从县域城镇化的水平、要素、主体和配套等方面着手,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城镇化动力转型趋势,对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的县域城镇化提出体系、动力、内涵、政策等方面的优化建议,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的策略引导.  相似文献   

11.
杨松 《山西建筑》2012,38(12):6-7
介绍了我国现有城乡一体化的层次结构,以一城市总体规划为案例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层次结构、指导思想和研究路线等进行分析,提出城乡一体化和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的思路,并阐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具体策略,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的乡村经济和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乡镇建设无序、缺乏规划、环境恶化、城乡差距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在此现实情况下,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强调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改善人居环境,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基础上认为,城乡一体化应强调体现城乡特色,而不是消灭差异;应体现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应重视生态环境规划;应先行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其作用愈发重要。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学科,其技术方法、政策规范及人才需求等在不断发展。鉴于一系列的变化,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必须转变思路、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战略选择。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城乡关系的协调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新世纪以来,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破除,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政府、规划师和城市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为例,总结了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发展模式,并从苏州的实际入手,分析和总结苏州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规划体系、保障措施和机制创新等实施经验,为苏州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实施和其它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统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城乡规划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引领城乡统筹是城乡统筹规划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对其能否进行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城乡统筹工作的成效。本文认为,科学开展城乡统筹规划首先应当从中国国情认识其内涵,需要正确理解城乡统筹的战略意义,需要全面掌握城乡统筹的工作特点,需要切实明确城乡统筹规划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城乡统筹提供新的契机,带来了城乡统筹规划理念与思路的转变,同时也对城乡统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关系分析为线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与约束因素,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体系、形式,编制内容与技术体系的调整进行了学术探讨,旨在为我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完善与规划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2012年教育部新设置的专业,其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仍没有成熟的准则。文章以宿迁学院为例,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宿迁学院转型发展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求两方面明确宿迁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提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路径,推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邢忠  余俏  顾媛媛  周茜  叶林 《城市规划》2019,43(4):24-40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涵盖建设区绿化用地与非建设区水体、农林用地。土地利用系统属性差异与大相径庭的二元规划管控方法,人为拆解绿色空间内在空间、功能与过程上的系统整体性,滋生种种低效保护与利用症结。本文通过文献与规划实践研究,融合“城乡样条空间断面”与流域规划方法,形成基于城乡空间转化样条的绿色空间规划管控方法:分析并叠加城乡梯度转化样条分区与流域自然生态功能分区,形成规划区全覆盖样条分区;依据各样条分区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与相应分区城乡建设功能诉求,确定分区绿色空间规划导向及用地空间布局;按照分区保护与利用管控导向,制定样条分区管控措施及设计导引。  相似文献   

19.
规划由“城市”向“城乡”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庆  马兵 《规划师》2008,24(5):52-55
在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城乡规划法>颁布实施的大背景下,规划面临由"城市"向"城乡"转变的六大发展趋势,在概念层面、战略层面、政策层面、空间层面、操作层面和管理层面均应作相应的变革,以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的和谐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的规划实践为例,探索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规划的内容重点、技术路线与方法。从城乡一体化的独特模式、圈层网络化的空间组织、生活圈的构建、无空间差别的政策与空间政策的结合等4个方面总结了海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创新内容。最后,提出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