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切口外侧入路与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远期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也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半年以及一年时Harris评分和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且手术时间与常规切口手术相当,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外侧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以及切口长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输血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入路小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对照组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切口。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未发生术后假体脱位,功能恢复快。结论采用仰卧位外侧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便于术中患者观察与管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加快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62-2264
目的研究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髋关节Harris功能及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关节Harris功能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相比较,后者更具有优势,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骨科近3年收治的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实验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负压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切口负压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均P<0.05),但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股骨头置换术均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术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患者创伤较小,但在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势不如全髋关节置换术明显,临床上应充分结合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全身疾病情况及手术耐受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手术时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时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延期关节置换术治疗,试验组采用急诊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减轻机体创伤性,促进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李秋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27-1527,1529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1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48h引流量、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Harris髋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效果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uperPATH入路及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9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SuperPATH入路组及后外侧入路组,记录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2周及术后1、3个月进行髋关节评分。结果后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短于SuperPATH入路组,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SuperPATH入路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高于SuperPATH入路组,术后2周及1个月时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SuperPATH入路组(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优越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并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68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7例(37髋)采用改良后外侧人路小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对照组25例(31髋)行常规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骨折率、术后假体脱出、深静脉血栓、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平均)。结果试验组病例切口长度、失血量(术中、术后)、术后假体脱出、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骨折、深静脉血栓、术后平均Harris评分及假体位置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人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切口小,失血量少,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快,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优良率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200例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入路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微创后外侧入路,直接前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性更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51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均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Harris评分,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总有效率(优+良+可)92.16%,全髋关节置换术组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harri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相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均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少,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行微创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观察组行直接前入路。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独立行走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1 d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采用直接前入路效果更佳,利于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术后行走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8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QOL I2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好,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安全性高,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纵行外侧手术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施行关节置换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且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疗效的差异。方法缺血性脑卒中后摔伤、偏瘫侧发生股骨颈骨折病人29例,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9例采用纵行外侧入路,20例采用后外侧入路。对2种入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坐起及下地时间、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纵行外侧入路组手术(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可下地活动行恢复性功能练习时间均优于后外侧入路组(P均<0.05);手术时间虽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组术后发生脱位3例、深静脉血栓1例;纵行外侧入路组无此2种并发症发生。当排除脱位的病例后,2种手术入路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纵行外侧入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比后外侧入路术中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排除脱位后远期效果二者相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PFN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移位型PFNF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髋关节功能恢复较佳,但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5例中采取全髋关节置换的57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的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情况。随访3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的并发症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疼痛情况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是两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少、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适合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56髋)采用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60例(67髋)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2组切口长度、手术总失血量、术后Harris评分、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切口长度、总失血量、输血量及术后1月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疼痛轻及切口美观等优点。该手术切实可行,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并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功能、疼痛、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疼痛、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叶蜀新  刘光大  淦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798-2798,2817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该院2008年4月至2011年6月收治入院的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中抽取86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患者实施人工全髋置换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明显少于B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各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宜术式,机体调节功能较差、手术耐受性较低的患者尤为适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