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丈分析了心电图正常的14例心绞痛病人的向量图T环改变,T/QRS<1/4,14例(100%),T环长/宽<2.5,12例(86%),QRS-T夹角增大8例(57%),而横面T环转向异常2例(14%),T环阳性征为2.6,故认为心电向量图T环异常对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心绞痛病人可提供诊断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支气管病变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心电向量图检查额面、横面、右侧面QRS环振幅、方位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住院符合肺结核等肺支气管病变诊断标准的107例患者,行对心电图、心电向量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7例肺支气管病变且R波递增不良患者通过心电向量图发现超过60%的患者符合右室肥大诊断特征(横面QRS环向前及向右的向量>总面积的70%为68例,横面QRS环位于右后向量>总面积20%为72例,额面QRS环位于右下的向量>总面积20%为72例),而R波递增正常者仅有20%以下符合右室肥大诊断标准(横面QRS环向前及向右的向量>总面积的70%为3例,横面QRS环位于右后向量>总面积20%为4例,额面QRS环位于右下的向量>总面积20%为4例)。107例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共有40例患者符合右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特征,而72例符合心电向量图诊断特征。与心电图相比,心电向量图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支气管病变心电图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患者心电向量图检查额面、横面、右侧面QRS环振幅、方位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心电向量对肺支气管病变患者右室肥大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运动试验前后QRS环时间对冠心病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91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病人,在术前2 d内行心电向量图运动试验,测量运动前后QRS环时间的改变,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运动后QRS环时间延长,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运动后QRS环时间缩短,两组QRS环时间变化均在运动后即刻最为显著。用BAZETT公式校正的QRS环时间,无论是冠心病组还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运动后均延长,其中以冠心病组延长为著(t=20.2,P<0.01)。结论心电向量图运动后QRS环时间改变,可在ST段等指标的基础上提高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心电向量图QRS环时间测算容易,重复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北京中信公司的心电工作站心电系统 ,对 88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电向量描记 ,并用 9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对T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 :心电向量图以QRS -T夹角增大多见 ,T环方位异常较少见。冠心病组 :心电向量图T环异常符合心肌缺血的诊断 ,与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心电向量图T环对冠心病的诊断较敏感 ,在临床诊断冠心病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电向量图T环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冠心病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心电向量图 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确诊冠心病组 1 0 8例和对照组 6 0例 ,比较两组心电向量图 T环的改变特点。结果 :冠心病组心电向量图 T环各项指标均增高 ,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T环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性 87% ,特异性 79% ,诊断符合率 86 %。结论 :心电向量图 T环的异常改变对冠心病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三组对象皆为男性、40岁以上。心电图无ST-T变化。(1)正常对照35人。(2)陈旧性心肌梗塞20人。(3)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20人。分析其静息心电向量图T环的方位、形态、长/宽比值、运行方向。结果;异常T环出现在心肌梗塞组为95%,运动试验阳性组为70%,正常对照组为11%。提示异常T向量环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参考指标,且可用于心肌梗塞随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和作为对照组的正常人,同时进行心电向量图和心电图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对运动前后心电向量图ST向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者ST向量的相应变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弄清心向量图(VCG)横面T环顺钟向运行(顺转)的临床意义。方法:从3026例VCG检测病例中,检出VCG横面T环呈顺转者556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VCG横面T环顺转分为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均与心肌缺血无关。其中继发性T环顺转无临床意义;原发性T环顺转与心脏的发育及心脏神经的功能有关。结论:检查VCG横面T环原发顺转,可以帮助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和正常变异心电图ST、T改变。  相似文献   

9.
熊田珍  李娟  龙佑玲  吴彦  黄雯  栗莹 《实用医技杂志》2022,(2):220-221,前插6
患者女53岁.因"胸闷、气促"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家族史(母亲确诊).心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T波(GNT),并伴有R波振幅增高以及ST段下移.心电向量图表现为,QRS环向左前下偏移,振幅异常增大(空间最大向量振幅达3.64 mV,横面最大向量振幅达3.21 mV);T环与QRS...  相似文献   

10.
心向量图横面T环顺时向运行诊断心肌缺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向量图(VCG)横面T环顺时向运行(顺转),一直被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之一[1~4],本组对151例冠心病及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患者进行了VCG检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冠心病110例,包括单纯心绞痛75例,前壁、前侧壁、侧壁并发下壁和后壁或前壁心肌梗死35例,心电图均有明显的ST-T改变;男6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9.2±7.9)岁。其中2例横面T环顺转者随访18年。高血压井发左心室肥厚41例,心电图均有劳损型ST-T改变;其中男34例,女7例,平均年龄(60.3±10.2)岁。互.2疾病诊断冠心病均符合WHO通过的缺…  相似文献   

11.
运用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和收缩时间间期四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100例正常对照者、37例冠心病患者和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联合次极量卧位蹬车运动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联合运动试验的多变数判别分析的方法,将无创性检查与运动相结合,将反映心肌缺血机械变化的指标与ST—T改变的定量化相结合,能有效地克服目前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予测准确性,同时可定量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和心功状态。这是冠心病诊断的一条新途径,需要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运用心电图、心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和收缩时间间期四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100例正常对照者、37例冠心病患者和4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联合次极量卧位蹬车运动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联合运动试验的多变数判别分析的方法,将无创性检查与运动相结合,将反映心肌缺血机械变化的指标与ST—T改变的定量化相结合,能有效地克服目前心电图运动试验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予测准确性,同时可定量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和心功状态。这是冠心病诊断的一条新途径,需要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156例诊断为冠心病或疑冠心病患者和113例正常对照进行普通心电,动作心和心电向量检查。对检查资料比较分析后,作者提出,心电向量T环改变及ST向量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一种简捷敏感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40例肺心病伴发冠心病者的向量图表现,并且以单纯肺心病人40例作对照。材料表明,两组在横面T环方位、T环形态及额面最大QRS向量方位及转向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别。根据本文所见,作者提出横面T环方位>+50°等三项指标,可以作为肺心病伴发冠心病的诊断线索。  相似文献   

15.
ST—T异常疑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0例胸痛伴心电图ST-T异常疑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6~69y,平均年龄(56.77±8.44)y。分别进行心电图(包括运动心电图)、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60例ST-T异常疑为冠心病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中:①大部分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②合并存在高血压者较多;③合并心律失常者较多;④血脂异常者中以高甘油三酯居多。结果提示:对临床上以不典型胸痛为主诉、心电图有ST-T异常改变的患者,临床医生诊断其为冠心病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了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口服后对心得安敏感者及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ST—T的影响.作者认为心得安试验属非特异性诊断方法,对中青年女性有心电图ST—T改变者,可提供鉴别诊断的依据,但对中年以上的患者鉴别冠心病或心得安敏感所致的ST—T改变仍有困难.  相似文献   

17.
倪艳  于鸿 《吉林医学》2009,30(17):1963-1963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可靠性。方法:对160例有ST—T改变的患者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并对ST—T改变与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ST—T改变有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2例,符合率70.0%,而100例ST—T改变始终无动态变化的患者确诊冠心病例数为40例,符合率40.0%。结论:ST—T改变无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可靠性小,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ST—T改变有动态变化诊断冠心病(CHD)可靠性大,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分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向量T环的特征,探讨用T环作为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2月至2014年12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且有T环向量异常的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 h内有反复静息心绞痛发作患者73例作为高危组,48 h内无而1个月内有静息心绞痛反复发作患者73例作为中危组,总结上述病例心绞痛发作前和发作时心电向量T环在额面、横面、右侧面三个面的状态(参考指标:QRS-T夹角、T环面积、T环形态)及转变。结果高危组或中危组的心电向量T环分别在额面、横面、右侧面三个面的参考指标组内相比较,各个组三个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和中危组的心电向量T环在额面或横面或右侧面某一面的图形变换组间比较,在任一面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高危组额面、横面、右侧面R-T夹角最大变化量差≥5°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86.3%比12.3%,90.4%比17.8%,83.6%比11.0%,P<0.01);2高危组额面、横面、右侧T环面积最大变化量差≥2 mm2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89.0%比8.2%,93.2%比5.5%,86.3%比11.0%,P<0.01);3高危组额面、横面、右侧T环扭结数差≥2个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危组(93.2%比13.7%,95.9%比8.2%,90.4%比17.8%,P<0.01)。结论心电向量T环是有效评估心血管风险的可考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早期诊断是冠心病防洽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沿用的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运动试验所引起之缺血型ST—T波改变不能反应特异性病因诊断,而非冠心病亦可能出现较似ST—T波的非特异性改变,所以如何正确评价运动试验阳性反应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某,女,63岁,平时体健。突感剑突下疼痛,急诊入院。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2秒,Ⅱ、Ⅲ,aVF导联呈Qrs型,Q波时限为0.06秒,ST—T无改变(见图1)。心电图诊断:下壁心肌梗塞。第二天心电图复查:aVF导联出现两种波形(见图2)。前为Qrs型,P—R间期为0.12秒,T波直立;后为R型,P—R间期0.16秒,T波倒置。第三天心电图复查:ⅡⅢ、avF导联Qrs波转为R型,T波由直立转为倒置,胸导V_4—V_7T波倒置,ST段压低0.05毫伏。心电向量图,也呈现两种图形(见图3)。H面初始20毫秒的预激向量指向左前,初始向量运行缓慢,QRS环体均位于X轴之前。5分钟后描记,QRS环体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