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我院门诊儿童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分析儿童中成药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保证儿童用药经济安全。方法:每季度选10天随机抽取门诊儿童中成药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处方合理性评价,对比2015年四个季度获得的点评数据,并分析其中较为突出的不合理问题。结果:我院不合理儿童中成药处方中多数是不规范处方,且以"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问题最为突出。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药学部在坚持处方点评的前提下,还需与医院相关部门合作,加强处方管理制度,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进一步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及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含有心血管类中成药处方24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本院处方点评制度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在2400张含有心血管类中成药的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038张,占总处方数的43.25%。结论:在心血管类中成药的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医师、药师对药品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门急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明确中药处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指导中药临床药学管理。方法:按照随机原则从医院2018年期间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中抽取1 000张进行处方点评,明确中成药合理使用现状,分析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而给出中药临床药学管理措施。结果:1 000张处方点评后有42张存在处方不合理问题,包括不规范处方7张、用药不适宜处方30张及超常处方5张,其中以用法用量不当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医院门急诊中成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处方问题,需要加强临床中药药学干预,通过相关干预措施降低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期望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规范处方书写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每月随机抽取1周(连续五个工作日)的门诊处方,每日约100张,共抽取医院2017年中成药处方6000张,对其存在的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共848张,占总处方数的14.13%,其中不规范处方639张,用药不适宜处方220张,超常处方27张(由于一张处方中可能存在多种不合理情况,所以按照不合理处方类型分布统计,处方总数超过848张)。结论:医院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较为突出,医师在开药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处方书写,辨证施治,病、证、药相结合,从而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8月的中药饮片处方800张,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审核管理规范(试行)》对所选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不合理处方数为235张,占抽查处方的29.37%。结论: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大中药饮片处方监管力度,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杭州市中医院应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结合人工审核的方法进行门诊中成药全处方三级点评模式。方法:参照《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药品说明书及三级处方点评管理小组共同制定的处方点评细则等,建立三级中成药全处方点评模式。门诊兼职临床中药师利用PASS对中成药处方进行初次全处方点评;临床中药师对门诊兼职临床中药师的点评报告进行复核,并提交给处方点评管理小组;处方点评管理小组根据处方点评报告及临床医生反馈的信息,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合格率由全处方点评前的87.6%上升至99.0%,不规范处方和超常处方当前基本不再出现。结论:医院中成药全处方点评的模式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有效地促进了临床的合理用药,并为其他医院中成药处方的点评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门诊1570张中药饮片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以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点评分析,包括不合理处方数量及类型两方面。结果:157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有484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点评处方数的30.83 %,其中不规范处方占24.84 %(主要有药物名称不规范、中医诊断不规范等)、不适宜处方占18.38 %(主要有药物剂量不适宜、药物适应证不适宜等)、超常处方占1.03 %(主要是无适应证用药)。结论:本院中药饮片处方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重视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管,以此保证中药饮片处方规范化,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合理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提高中成药合理应用水平,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30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对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科室分布进行点评汇总。结果:不合理处方共306张,不合格率为8.50%。其中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无特殊情况门诊处方超7d量所占比例最大;骨伤科、呼吸科、老年科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大于其他科室。结论:应从医师、药师、点评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从美康系统抽取某医院2016年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每月抽取100张,共抽取1200张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该医院儿科门诊疾病多涉及中医肺脏(西医呼吸系统),不合理处方118张,占抽取处方总数的9.83%.结论:该医院儿科中成药处方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需加强对《处方管理办法》和中医中药知识的学习,诊疗过程中要注意辨证论治,病、证、药相结合,加强临床中成药合理用药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成药处方进行点评,以提高西成药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2年1-12月处方89804张,每月随机抽取400张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标准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3.8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96.5%,处方平均金额123.9元,抗菌药物使用率29.3%,注射剂使用率28.1%。结论:处方平均用药品种、通用名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等符合合理用药标准;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均超过标准值。医院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中药处方的点评分析,了解其临床使用相关情况,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从医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门诊中药处方中选取17 190张处方。含中药饮片处方8 731张,中成药处方8 459张。结合处方点评相关法律法规对抽取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结果:17 190张中药处方不合理处方438张(2.55%),含中药饮片处方247张(1.44%),中成药处方191张(1.11%)。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和超常处方。结论:中药处方的书写和用药基本合理(97.45%),但仍然存在少数不合理现象。故在临床工作中要发挥中药师处方点评的积极作用,加强医院临床医师和中药师对中药处方的规范性、合理性重视,确保临床用药进一步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实施事前干预措施,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事法规要求,在医院HIS信息系统中嵌入的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规则,并用于临床用药管理的实践。对2014~2015年丽水市中医医院门诊药房干预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能通过药品处方限定、超适应症限定、中成药品种数限定、用法用量限定、跨科开药限定、禁忌用药限定等措施规范处方开具行为,实现了药品分级管理,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率由2014年的88.6%提高至2015年的95.1%。结论:通过实施信息化手段,从源头上规范了处方开具,使处方质量得到了提高,不合理用药得到了有效干预,促使医师和药师提升中药辨证论治能力,药事工作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我院实行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进行分析,比较合格率的变化,分析我院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评价其使用合理性,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实行处方点评前、实行处方点评期间及实行处方点评后门诊西药处方,按《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实行处方点评前处方合格率83%,实行处方点评后处方合格率96%;不合格处方数较多,占总处方数的10.44%。结论:处方点评大大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医院处方在形式上已基本合格,但仍存在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需采取相应对策以减少此类问题发生。不合格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医生的注意,同时临床医生与药师需共同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与分析,提高中药处方的质量,减少不合理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中药处方122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合理处方1092张,不合理处方128张;不合理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0.49%,其中不规范处方8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5.63%;用药不适宜处方4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4.37%。结论抽查处方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比例较高,有待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共同努力,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我院中成药处方存在的问题,为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4年第二季度第二周门诊(包含急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707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2252张,占47.84%;不适宜处方2510张,占53.32%;超常处方550张,占11.68%。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门诊处方超7d量(急诊处方超3d量)使用未注明原因、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结论:根据处方点评结果,药师与临床医师及时进行沟通,提高处方合理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其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门诊2015年3月~2016年2月的中成药处方,采用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查2400张,对其用药信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24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中,共发现有21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8.75%,主要存在辨证用药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重复使用、无适应证或超适应症用药、药物联用不合理、配伍禁忌等问题。结论:医院门诊使用中成药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需提高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培训、落实药物使用管理制度、注重合理用药的沟通与反馈,强化合理用药的监督与考核,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分析,总结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中医医院2019年1~6月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在用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处方共476份,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及相关的用药指南,对临床医嘱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超适应证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医嘱进行点评分析,及时发现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将分析结果向临床医生反馈,有助于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抽查我院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对中成药使用方法错误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我院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至12月门诊处551200张,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辨析病证不明确,临床诊断与药物适应症不符,配伍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当,超疗程用药。结论:中成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医院应该加强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1592张中成药处方,对处方书写、金额分布、用药合理性及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门急诊处方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提高处方质量,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促进医师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每月门急诊处方及抗菌药物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标准,进行分析点评。结果:门急诊处方质量总体情况较好,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正常,但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结论:处方点评工作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要通过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对临床医师不合格处方的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