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2015,(12)
[目的]明确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在防治水稻纹枯病上的可混性。[方法]采用室内联合毒力、盆栽试验法。[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5个配比的供试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以5∶1的配比抑菌效果最好;盆栽试验表明:相同质量浓度下,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悬浮剂5#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高于其他配方。[结论]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6,(2)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三环唑混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苗法测定烯肟菌胺与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联合毒力,验证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三环唑防治稻瘟病EC90值为7.2449、19.1850 mg/L,且在1∶1、1∶3、1∶5、1∶7及1∶9五个配比下具有明显增效作用;3地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 225~300 g a.i./hm2对水稻穗颈瘟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结论]25%烯肟菌胺·三环唑SC(配比1∶9)可用于防治水稻穗颈瘟病,推荐剂量为225~300 g a.i./hm2。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20%氟胺·嘧菌酯WG、75%戊唑·嘧菌酯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量等,于2012年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始盛期和发病高峰期各用药防治1次。结果表明:20%氟胺·嘧菌酯WG 750~1 500 g/hm2、75%戊唑·嘧菌酯WG 150~300 g/hm2对纹枯病1次防治效果在90%以上,2次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与75%肟菌·戊唑醇WG、240 g/L噻呋酰胺SC防治效果相近,好于300 g/L苯甲·丙环唑EC、43%戊唑醇SC、20%井冈霉素AS等处理。  相似文献   

4.
单净宇  孙俊  遇璐 《农药》2014,(5):337-339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反相ODS-C18不锈钢色谱柱,甲醇/水(体积比75∶25)为流动相,在254 nm波长下对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烯肟菌胺和噻呋酰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7、0.999 9,标准偏差分别为0.045、0.102,变异系数分别为0.595%、0.45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99.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关系良好,准确率、精密度高,是烯肟菌胺·噻呋酰胺悬浮剂较为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延缓病原菌对单一药剂抗性的产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14%井冈·氟环唑SC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高于生产上常用药剂20%烯肟·戊唑醇SC。5种复配制剂处理能增加水稻产量,与清水对照相比达显著性差异。在寒地水稻种植地区,推荐使用17%四氟·嘧菌酯SC、27.8%噻呋·苯醚SC进行水稻纹枯病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噻呋酰胺与咯菌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最佳复配比例。[方法]采用盆栽法评价噻呋酰胺、咯菌腈及各配比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用孙云沛法评价各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噻呋酰胺与咯菌腈1:1和1:4时EC50值分别为13.74、13.9 mg/L,CTC值分别为163.98和187.67,增效明显。综合考虑药效和成本,选择噻呋酰胺与咯菌腈1:1制成25%噻呋酰胺·咯菌腈SC,田间试验表明,在60 g a.i./hm2剂量下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90.6%,优于对照药剂噻呋酰胺和井冈霉素。[结论]噻呋酰胺与咯菌腈混配对水稻纹枯病有优异的防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9,(11)
[目的]明确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沟施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 202.5 g a.i./hm~2的防效最好,植株发病率最低(5.75%),2年的块茎防效分别达到73.53%、74.71%,与嘧菌酯处理没有显著差异;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 168.75 g a.i./hm~2保苗性最好,产量最高,防治效果与25%嘧菌酯SC差异不显著。[结论]45%噻呋酰胺·嘧菌酯SC沟施对马铃薯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使用剂量168.75~202.5 g a.i./hm~2。  相似文献   

8.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9)
[目的]明确几种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500 mg/L、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mg/L、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120 mg/L、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 150 mg/L,间隔10~15 d,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苹果主要病害的为害。[结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75%肟菌酯·戊唑醇WG、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对几种苹果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苹果病害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噻呋酰胺等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型杀菌剂,2012年选择了噻呋酰胺等7个杀菌剂产品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最好,5%井冈霉素AS、20%烯肟.戊唑醇SC及33%多.酮WP的防效一般,12.5%烯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及25%丙环唑EC的防效较差,各药剂均对小麦生长安全。经分析比较,优先推荐24%噻呋酰胺SC和5%井冈霉素AS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对市售药剂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2次施药情况下,240 g/L噻呋酰胺SC防效最好,在95%左右。325 g/L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在80%以上。18.7%丙环·嘧菌酯SC需提高剂量再进行试验。300 g/L苯甲·丙环唑EC防效较差。所有药剂处理对水稻均安全。  相似文献   

11.
张秀焕  翟明涛  徐辉 《农药》2014,(3):222-224
[目的]研究氟醚菌酰胺(LH-2010A)和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按5∶5(1∶1)、6∶4、7∶3、8∶2、9∶1混用,EC50值分别为0.016 8、0.023 2、0.034 5、0.081 0、0.134 5 mg/L。按1∶1混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0~90 g a.i./hm2的用量对纹枯病菌防效达90.67%~93.36%。[结论]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按1∶1(5∶5)比例混用后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多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雪  侯志广  赵晓峰  杨丽莉  艾东  张浩 《农药》2015,(2):139-14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控水稻纹枯病的新药剂及其混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和3种复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供试药剂咯菌腈、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氟环唑对水稻纹枯病病菌菌丝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60 0、0.198 8、0.225 0、0.606 8 mg/L。混剂复配筛选中咯菌腈和吡唑醚菌酯质量比为5颐1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好,EC50值为0.043 1 mg/L,增效系数为3.84。田间试验验证了该复配药剂的防治效果。[结论]筛选的咯菌腈·吡唑醚菌酯混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3.
6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示范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药剂,对生产上常用的6种药剂进行了示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药后50 d,6种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病指防效在46.08%~93.14%之间。240 g/L噻呋酰胺SC 150 m L/hm2、75%肟菌·戊唑醇WG 150 g/hm2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长。20%井冈霉素AF 375 g/hm2的防效为85.95%,该药剂成本较低,可以在小麦纹枯病发生初期与240 g/L噻呋酰胺SC、75%肟菌·戊唑醇WG交替使用。75%戊唑·嘧菌酯WG 150 g/hm2药后30,50 d的病指防效均在70%以上,在纹枯病轻发年份可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探索井冈·噻呋酰胺和氯啶·戊唑醇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受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有关生产厂家的委托,我们于2014年8月在通州区五接镇复成村进行了15%氯啶·戊唑醇SC、16%井冈·噻呋酰胺SC等药剂防治稻纹枯病田间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7,(5)
[目的]明确16%井冈·噻呋SC对铁皮石斛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方法]采用对整个植株喷雾法检测防治效果,以邓肯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16%井冈·噻呋SC 80~160 mg a.i./kg剂量处理,药后14 d,防效85.33%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井冈霉素水剂80 mg a.i./kg的防效78.36%,与对照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20 mg a.i./kg的防效90.60%相当。[结论]16%井冈·噻呋SC以80~160 mg a.i./kg剂量处理,能有效控制铁皮石斛白绢病的为害,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筛选和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药剂以及防治适期,开展了3年多地试验。结果表明,施药期由原来的病穴率20%提早到5%,既提高了防效,又减轻了中后期防治压力;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12.5%氟环唑SC、240 g/L噻呋酰胺SC、75%肟菌.戊唑醇WG等防效高,持效期长,优于井冈霉素单剂。  相似文献   

17.
《农药》2021,(9)
[目的]评价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白绢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种子包衣法于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2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40、48 g a.i./100kg种子2个处理的防效为74.97%~80.80%和77.81%~83.71%,高于4个对照药剂。[结论] 21%噻呋酰胺·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花生白绢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剂量40~48 g a.i./100kg种子。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新药剂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邗江、东海、通州、靖江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不同施药时间、剂量处理间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相当,且使用方便。其最佳施药时期在水稻生长前期,施药剂量以3 000 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16,(2)
[目的]探究25%腈菌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叶面喷雾法试验25%腈菌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田间防效。[结果]25%腈菌唑乳油54~72 g a.i./hm2在早稻分蘖盛期施药1次,药后20 d对纹枯病的防效均在57%以上;在晚稻分蘖盛期和孕穗期施药2次,第2次药后12 d对纹枯病的防效均在60%以上,与对照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72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且对稻曲病具有良好的兼治效果,对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3%以上。[结论]腈菌唑适用于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以噻呋酰胺和嘧菌酯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溶剂、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确定4%噻呋·嘧菌酯展膜油剂的最优配方为噻呋酰胺2%、嘧菌酯2%、癸酰胺10%、十二碳醇酯5%、601#2%、JP-95112%,助溶剂(油酸甲酯和溶剂油200#的质量比为2︰1)补至100%。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4%噻呋·嘧菌酯展膜油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有效成分用药量为90 g/hm2、105 g/hm2时,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68.77%、73.18%,药后30 d防效分别为82.39%、87.48%,均优于对照药剂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和250 g/L嘧菌酯悬浮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