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2010年应用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73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手术均获成功,患儿腹胀、便秘等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每天5~19次,腹部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小肠结肠炎6例,肛周皮炎23例,污粪5例,无复发、肠粘连、吻合口瘘、结肠回缩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随小儿年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术后3个月大便呈糊状,6~12个月后大便接近正常,排便功能优良率98%。结论: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患儿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是对长段型巨结肠、全结肠型巨结肠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回肠肛门吻合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3年3月-2005年 3月收治的19例全结肠型和亚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肛门吻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19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1个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6个月大便次数接近正常,1年后基本正常,无一例大便失禁或便秘。结论全对肠切除、回肠肛门吻合术治疗全结肠型巨结肠手术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访调查腹腔镜改良Soave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的排便功能。方法:2000年6月~2005年12月行改良Soave根治术87例,年龄为17d至5岁。术后定期随访49例年龄在3岁以上的患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5年,平均38·4个月。评价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有无污粪及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中国医科大学提出的临床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38例,良(4~3分)9例,劣(2~0分)2例,3例患儿有持续性便秘,3例患儿曾患小肠结肠炎。结论: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4.
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控制情况。方法自2002年5月~2004年5月对45例年龄为2个月~3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定期随访患儿,平均随访28个月,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便秘及结肠炎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随访34例,大便评分正常(10分)26例,好(6~9分)8例。结论Ⅰ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0年3~12月,对6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及其类缘病的病儿实施经脐单一腹腔镜监视下联合经肛门直肠肌鞘入路游离全部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次全结肠切除术。结果全部病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8±18 min(155~225 min);切除肠段70~90 cm,术中估计出血10~20 ml。无术中并发症。1例术后6天因小肠梗阻开腹探查。大便次数由术后近期的每天5~15次降至2个月后的3~5次,随访2~10个月,平均6个月,无大便失禁或便秘复发,复查肛管直肠测压反应接近正常。结论经脐单一腹腔镜联合经肛门拖出次全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使手术创伤更小,无腹部可见的手术瘢痕,达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巨结肠类缘病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5月,对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的38例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Hirschsprung’s disease-allied disorder,HAD)和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合并HAD的患儿在腹腔镜下行结肠部分或次全结肠切除、直肠内拖出术。分别在脐缘、右上、右下、左中腹刺入4个5mm trocar,行结肠次全切除时,左侧需建立2个操作孔,分别在左上及左中下腹。腹腔镜下分别游离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及回盲部侧腹膜,肛门手术按改良Soave方法。结果3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时问110—180min,平均135min;29例行结肠次全切除并按Deloyers法将升结肠逆时针转位270。下拖,保留的升结肠长度7—13cm,平均11.5cm,手术时间140—220min,平均175min。术中出血15~70ml,平均35ml。病理诊断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10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3例,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症4例,未分类型9例,HD合并IND6例,HD合并HG2例,HD合并IGC4例。38例术后随访6个月一7年,平均3年5个月,29例次全结肠切除患儿3个月内每日大便4—18次,6—10个月后渐转为每日2~3次,9例左半结肠切除患儿术后6个月后每13大便1—2次,无吻合口狭窄,无便秘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结肠部分或次全切除经肛门拖出根治术治疗HAD安全、有效、可行,手术创伤较小,但需要一定的腹腔镜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肛门Soave根治术治疗先天巨结肠术后排便及其它并发症情况。方法:自2001年9月~2003年9月对24例年龄20天~6个月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肛门Soave根治术,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粘连性肠梗阻,及小肠结肠炎等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并发症有小肠结肠炎5例(21.8%),便秘1例(4%),污粪2例(8%)。结论:经肛门Soave根治术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  相似文献   

8.
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经肛门改良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效果。方法 17例经组织学确诊为短段型及部分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在直肠后壁齿状线上1cm、直肠前壁齿状线上2~3 cm呈斜面切开直肠黏膜,向近端游离直肠黏膜管进入腹腔,切除腹膜外直肠肌鞘达肛提肌水平,残留肌鞘后壁做“V”形切除,游离近端结肠,拖出正常结肠与肛门斜行吻合。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45)min,术中平均出血(45±35)ml, 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未发现小肠结肠炎、吻合口漏、肛周感染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随访4个月- 3年,所有患儿排便成形,无便秘、无污粪。结论经肛门改良Soave术式治疗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全结肠或结直肠切除 (TC或PC)后 ,回肠J -袋直肠或肛管吻合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12例全结肠或结直肠切除后J -袋直肠或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 5例 ,女性 7例手术经过顺利 ,除一例于术后第一天有肛门出血外 ,其余均顺利恢复 ,无手术死亡。肛门排便功能随时间推移 ,经三个月逐步改善 ,六个月后随访 ,大便多已成形 ,每天平均 3 -5次。有 2例加作短段回肠倒置术 ,术后第一个月不需口服肠蠕动抑制药 ,每天排便亦仅 4-6次。结论 该手术能保持良好的排便功能 ,病人生活质量感到满意 ,是全结肠或结直肠切除后的一种有效而理想的肠道重建方式 ,若再加作回肠倒置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林擎天 《消化外科》2003,2(4):247-249
目的评估全结肠或结直肠切除(TC或PC)后,回肠J-袋直肠或肛管吻合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2例全结肠或结直肠切除后J-袋直肠或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5例,女性7例手术经过顺利,除一例于术后第一天有肛门出血外,其余均顺利恢复,无手术死亡。肛门排便功能随时问推移,经三个月逐步改善,六个月后随访,大便多已成形,每天平均3—5次。有2例加作短段回肠倒置术,术后第一个月不需口服肠蠕动抑制药,每天排便亦仅4—6次。结论该手术能保持良好的排便功能,病人生活质量感到满意,是全结肠或结直肠切除后的一种有效而理想的肠道重建方式,若再加作回肠倒置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和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术后患儿排便控制及直肠肛管测压改变情况。方法回顾33例改良Swenson巨结肠根治术和20例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患儿,术后平均随访4年(3个月~8.5年),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便秘发生情况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良Swenson术组术后排便控制情况与经肛门Soave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直肠测压检查: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恢复率改良Swenson术组较经肛门Soave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静息压、感觉阈值和最大直肠耐受容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小儿巨结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肠粘连等优点且术后可获得同样好的排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行一期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优点及常规腹腔镜探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巨结肠患者行经肛门Soave拖出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常规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组(LTS,n=73),单纯经肛门并选择性应用腹腔镜手术组(TS,n=37)。分析两组手术过程,比较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及近期排便情况。结果:TS组中3例因拖出结肠移行段不明确选择性应用腹腔镜,3例长段型巨结肠单纯经肛门游离系膜困难用腹腔镜游离系膜和脾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移行区位置、小肠结肠炎、肛门狭窄、吻合口并发症、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无显著差异。LTS组肛门部解剖时间51~71min,平均61min,明显短于TS组;手术费用LTS组比TS组平均高约2 000元。LTS组2例患儿因吻合口瘘行肠造瘘术。TS组5例患者需再次手术,1例吻合口瘘行肠造瘘,1例肠扭转,1例肛门回缩、狭窄,2例便秘复发。术后随访3个月~8年,平均4年6个月,两组近期排便功能相似。结论:单纯经肛门Soave术能完成多数短段型和常见型巨结肠的诊治,费用低于腹腔镜Soave手术,近期排便功能良好,不需常规应用腹腔镜。但当拖出困难、疑为长段型时则应使用。腹腔镜辅助Soave术是更全面的技术,适于不同类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1岁以上儿童巨结肠经肛门结肠拖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1岁以上儿童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改良Soave法)的方法及体会。方法:23例年龄1~12岁患儿,经肛门剥离直肠黏膜管至腹膜返折水平,横断肌鞘进入腹腔。直肠肌鞘沿后正中线切开。游离病变结肠拖出肛门,一期切除吻合18例,二期切除5例。结果:初期1例结肠拖出困难加做腹部小切口,其余均经肛门完成手术。切除结肠长度15~70cm,平均30cm。1例早期并发全结肠脱出肛门,再手术复位,23例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2个月,早期大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1~3个月后逐渐恢复。结论: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指征可适当放宽,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多数患儿可单纯经肛门完成手术。其方法简单,创伤小,不需剖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或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效果。方法:在收治的急性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病人中,选择行一期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乙状结肠或回肠直肠吻合术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证实乙状结肠癌,行一期结肠次全切除回肠与乙状结肠吻合12例,回肠与直肠吻合4例。4例术后发生排便次数增加3~6次/d,经调节饮食和口服易蒙停等3个月治愈。切口脂肪液化感染2例,经换药处理治愈。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达到解除梗阻,根治性切除肿瘤,一期吻合重建肠道,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是治疗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安全和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5.
报告采用一期结肠直肠全切除、回肠S形贮袋经直肠肌鞘肛管拖出术治疗3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结果。1例伴乙状结肠癌(DukesD期),术后20天切除拖出多余之回肠。无盆底感染及漏并发症,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愈。1~2个月后均停用止泻药,排便白天3~5次/d,夜间失禁0~5次/晚。手术要点:①保留完整大网膜,以减轻切口处粘连;②缩短直肠肌鞘为2~3cm,简化操作,减少失血,③选用S形贮袋,利用其输出袢经直肠肌鞘肛管拖出,井将贮袋远侧2cm处与齿线皮肤固定6~8针。该术式的优点是无吻合口漏,可一期完成,避免暂时性去功能性造口引起的小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6.
Jiang CQ  Qian Q  Ai ZL  He YM  Liu ZS  Hu JX  Zheng KY  Wu Y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41-1043
目的 评估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特发性慢传输型便秘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14例单纯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和2例慢传输型合并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术后随访患者的排便情况、并发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期为3年。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1个月每天平均排便4次(3—6次),半液体状大便。术后3年平均每天排便2次(1—3次),固体状大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控便能力良好,无大便失禁发生。2例患者出现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9例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7例非常满意。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例混合型便秘患者术后需间断性使用泻药。结论 对部分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后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一期造瘘术后经造瘘口行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4月为7例新生儿期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并行结肠造瘘的患儿经造瘘口行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资料。7例患儿中男5例,女2例,年龄平均(5.7±1.4)个月。结果:患儿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65.7±1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7±4.5)mL,术后平均住院(7.2±1.0)d,术后均未发生腹腔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结肠回缩等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一期造瘘术后经造瘘口行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5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20例接受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平行对比.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1~7年(中位时间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中位随访4年,结肠次全切除组每日大便次数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2.5±0.8比3.4±0.8;P=0.000).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8±1.9比4.4±1.6;P=0.011).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结肠次全切除组显著高于结肠全切除组(120.7±7.5比111.1±12.0;P=0.005).结论 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对于慢传输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后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次全或左半结肠切除术后患儿不同时期的排便功能,了解两组切除不同范围的结肠对患儿远期排便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先天性巨结肠行心形吻合术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左半结肠切除,共56例;另一组为结肠次全切除,共72例.两组随访4~12年,比较两组的排便功能、生活质量、生长发育及便秘复发等情况.结果 术后半年的排便功能比较,左半结肠切除组患儿评估明显好于次全切除组,而2年后两组的排便功能、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次全切除组便秘复发1例,左半切除组便秘复发5例.对身高/年龄及体重/年龄评估得出,两组患儿在各百分位范围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患儿远期排便功能与左半切除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两组均可以达到正常范围,左半结肠切除的患儿便秘复发率比次全切除要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Duhamel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的并发症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4年1月12例长段型HD资料,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8月(5月~6岁)。其中移行区位于降结肠近端8例,横结肠2例,结肠肝曲1例,升结肠1例。7例行结肠造瘘。手术主要改良之处:经肛门齿状线上方直肠后壁切口将结肠拖出至肛门外,用Endo-GIA肛门外切断并封闭,保留直肠残端4~5 cm。然后结合Deloyer技术将升结肠拖下与原直肠后壁端侧吻合,再将Endo-GIA切缝器两肢分别放入原直肠和新直肠,切开两段肠管间隔并行侧侧吻合。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次全结肠切除升结肠Duhamel拖出术,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125~240 min),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无吻合口漏。4例诉肛周疼痛,1例术后5天便血,保守治疗治愈。大便频率2周以内4~15次/天,恢复到正常排便频率(1~2次/天)时间平均3.5月(2.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3~46个月),2例术后小肠结肠炎,1例早期有便秘症状,均保守治疗治愈。无闸门综合征和粪石发生,无大便失禁。结论改良腹腔镜辅助Duhamel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长段型HD安全有效,排便频率恢复正常快。肛门外处理直肠盲端简单可靠,腹壁创伤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