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各地儿童康复机构相继成立,儿童医院及儿童保健机构也开始设立康复科,有关儿童康复病历的设计正引起国内儿科康复工作者的关注,一份好的康复病历无疑对残疾儿童的诊断与康复治疗起促进作用。本文对儿童康复病历的特点和构成发表一些探讨性意见,供国内同行参考。儿科康复诊疗对象都是残疾儿童,残疾儿童一般分五类: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病残疾。而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精神病残疾都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严重的精神疾病,除了精神病性症状外,往往有社会功能的严重损伤.病程多呈进行性发展,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倾向,如果治疗不及时、不恰当,或未予以治疗,部分患者可能走向衰退,故预后不良.精神分裂症是导致精神残疾的主要疾病,在应用生物医学手段控制急性精神病性症状后,如何进行精神康复、控制症状、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病残已成为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共同责任[1].随着康复医学的兴起,康复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病的致残率与病种、病期、起病年龄治疗等关系。方法对380例精神病残疾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一、二、三、四级精神病分别为14、62、134、170例;致残疾病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障碍和酒依赖。结论积极开展精神病的防治及康复工作是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残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5号《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已经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6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7年2月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发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了解济南市肢体残障人群社区康复护理需求现状,更好地对肢体残障人士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肢体残障人群康复护理要素做出具体分析,从而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为社区康复护理发展提供有力数据。进而更好地对残疾者进行适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以预防残疾的发展和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对生活的影响,最终使病人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从而重返社会,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有关残疾与康复的理念和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本文探讨了国际社会康复的核心理念,分析了《联合国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残疾,包括预防、管理和康复》的决议中有关康复的内容,对世界卫生组织2006~2011年残疾与康复行动计划做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发展中国康复事业提了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促进社区精神残疾工作规范化 ,科学地评估各种康复措施及社会心理因素对精神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研究社区采用整群抽样 ,建立精神病家庭社会康复机构 ,街道居委会建立监护小组或指定监护人 ,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进行维持治疗和康复评估。结果实施社区康复措施后 ,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能坚持药物维持治疗 ,社会功能评价与康复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刘联琦  周平 《中国康复》2013,28(2):152-155
慢性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与外界环境相隔绝,社会功能逐渐下降,精神残疾的发生率不断增高Ⅲ;精神康复则是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各种方法,使由于精神残疾所导致的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孙圣琦 《中国康复》1993,8(2):87-88
精神康复使精神病病人中不同程度的残疾者能将其保留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精神病学的发展,许多专家认为,动员社会力量,重视精神康复,对一些精神病的预防会起着良好积极的作用。精神康复在国外已有较大发展,在美国有专门的精神病学工作者,并普遍成立了“精神病学会诊共管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除具备本科及其他各科的基础知识外,还应具备医学  相似文献   

10.
黄廷生 《华西医学》2004,19(4):700-701
作业疗法又名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即OT):是指导残疾者和患者选择性地应用某项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劳动能力的丧失,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技术和方法,它是一项重要的康复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社区1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社区康复干预,观察1a。于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人组患者中87.16%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轻度精神残疾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度以上精神残疾患者(P〈0.05或0.01)。康复干预1a后,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残疾,系统化的社区康复干预和家庭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改善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李国旺  张培琰 《中国康复》1996,11(3):137-138
根据1982年的调查,我国重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11.14‰,轻性精神病的患病率为22.2‰。我国精神病治疗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将患者集中在精神病院中治疗。精神病的预后差,易复发已成为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精神病的康复 目前国内的康复工作,大多是针对躯体残疾进行功能矫治和补偿,精神病康复工作还没有真正展开。治疗、康复和预防三者相互重叠,按照现代广义的预防概念,治疗和康复分属2级和3级预肪范围内。因此针对具体患者进行全面统一的处理规划而不要把这三者分割开来才是正确的途径。与躯体残障患者不同,我们不能过分要求精神障碍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因此就要对患者环境方面(包括家庭、单位和邻居等)提出更多的要求使之更具支持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要经历一个极为漫长的艰巨过程。我们不仅要帮助患者培养健康的心态,掌握生括和劳动的技能使之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承受可能遇到的冷漠歧视或其他打击。我们还应尽力改善患者社会环境,例如在患者家属间做工作,使他们能更好地接纳患者以及去单位要求给患者安排适当的工作等等。要注意这后面的工作是针  相似文献   

13.
精神科病房开放式管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神科对住院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患者713例,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及护理,缩短了住院时间,社会功能恢复较强。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病区管理及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方式,可减少社会功能残疾。  相似文献   

14.
康复护理在残疾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康复医学的需要,康复护理也逐渐从护理学中形成独立的体系,并且不断地完善健全起起来。本文旨在阐述康复护理在残疾预防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来充分认 康复护理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推动康复护理事业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詹来英  梁承志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700-1703
据报道[1],无论是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还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够有效地控制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缺损、精神残疾等症状则无明显效果,因此在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后应尽早让患者回归社会,是精神病康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京铁路分局系统社区内精神病人多,且分散在沿线各站段,一些病人得不到及时系统治疗及有效康复服务,精神病人的复发率高,2/3的病人处于精神残疾状态,肇事事件经常发生,影响铁路安全生产”的状况。根据铁道部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通知,使精神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恢复、保持适应社会的能力要求,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极力推荐精神病人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CBR)犤1犦,可以减少精神病的复发,减轻病人的功能残疾,探索适合于本系统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途径。1社区防治工作方法1.1建立精神病防治网(1)行政领导…  相似文献   

17.
残疾问题,重在预防。1990年12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健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加强对残疾预防工作的领导,宣传、普及优生优育和预防残疾的知识,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中毒、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制定法律、法规,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采取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今年4月,国务院批转实施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再次提出了残疾预防的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兹将这个《纲要》的有关残疾预防的内容全文刊出,希望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开展残疾预防工作,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0引言如何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文章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患者,经康复科1年的康复治疗后,对精神残疾进行观察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精神病残疾标准犤1犦;服用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病情稳定;无严重躯体疾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患者。排除癫痫、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障碍。82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2~68岁,平均(44.53±11.82)岁,病程8~42年;均确诊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服用维持量的抗精神病药。残疾程度:Ⅰ级精神残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湖北省智力残疾的现状及康复对策分析。 方法以湖北省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智力残疾发生率、等级及其康复形式。 结果农村智力残疾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四级智力残疾率明显高于一、二级智力残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智力残疾的康复形式主要为社会与家庭康复。 结论湖北省智力残疾的康复任务仍很重,需要社会及政府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康复医学的发展,精神病康复可概分为住院康复和社区康复二大形式。从发展总趋势来看,历来以住院康复为主的形式正逐步转化为侧重于社区康复。就我国现状而言,目前少数地区精神病防治工作虽已具有一定的社区康复的内容,但在一定时期内还不具备全面开展精神病社区康复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所以,在当前逐步探索发展社区精神病康复的同时,重视提高现有精神病医疗机构的康复工作水平,探索住院康复的最佳模式仍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