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9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微创组还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同时行头颅CT检查,观察并计算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7、14d,微创组的血肿及周围水肿体积,血清hs-CRP、IL-6、TNF-α含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炎性因子水平,减轻血肿周围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均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诊断标准、出血量均>30m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病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使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创伤小,适应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各45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3.3%vs 77.7%)、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12.0±4.8 vs 18.5±5.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4.4%vs 1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应用中药消瘀康治疗对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加服中药消瘀康治疗,对照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常规观察,分别于治疗前及3个月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进步14.6分,优于对照组的10.2分。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加用中药消瘀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通道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微创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创治疗,手术后1、21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并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微创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BI)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文奎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25-728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例,分别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平均住院日较开颅手术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颅内血肿量、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较常规组患者(77.14%)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血肿状况,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0月21日~2007年9月1日入院的63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周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2月后的生存质量随访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疗效确切,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存活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中药消瘀康治疗对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加服中药消瘀康治疗,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步平均(14.6±8.80)分,高于对照组的(10.2±7.55)分(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加用中药消瘀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为治疗组,同时以内科药物保守治疗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三月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疗组80例,对照组54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颅内微创手术治疗与常规保守治疗的神经功能转归时程。方法4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组18例,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23例,在发病24h内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时程变化和继发脑水肿时程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患者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第7d和14d时,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较内科保守治疗组明显改善(P〈0.01),表明中.重度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P〈0.01)。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显著减轻脑出血患者所继发的脑水肿(P〈0.01)。结论CT指导下的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继发脑水肿和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微创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创治疗,手术后1、21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微创组患者的痊愈率、显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下降、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93-1594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预后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经治疗或术后14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达到80.00%,对照组为62.0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对中少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良好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老年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老年急性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微创血肿清除术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天,共14d;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d,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hs-CRP、TNF-α、IL-6水平及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更好地清除老年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70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对照组,微创组36例,对照组34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77.78%)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w和4w,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其对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优越性及其对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微创组42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CT片定位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开颅组36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开骨瓣或骨窗行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开颅组有效率为55.6%,死亡率为11.1%;微创组有效率90.5%,死亡率为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35例,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内科组53.3%(P<0.05)。病死率微创组2.9%,对照组10%;治疗组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03-360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09-3710
将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试验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8.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并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治疗,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