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众文化发展迅速,明星粉丝群体衍变为拥有严密组织框架的"饭圈","饭圈"发展出某种具有特定行为特质与精神内核的文化形态即"饭圈"文化。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公共卫生安全危机,在全民性的社会动员层面,"饭圈"积极组织公益活动扶危济困,"饭圈"文化为青少年群体平添了长久以来欠缺的公共事务热忱。在警惕并批判符号消费逻辑与低幼化思维的同时,公权力有必要结合"饭圈"文化的情感价值传播与主流价值观传播,生成并使用能够激起全民情感共鸣的网络符号,全面巩固公共社会的共识基础。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的中心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消费?它从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是对于物的分析,解释了什么是物与物的生产;二是人们消费物的原因。透过研究,它发现消费已经控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被异化了,社会成了消费社会和符号社会。它对于广告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刻揭示了大众媒介与广告配合背后的无意识劝诱。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大众传媒对消费社会所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古希腊到后现代——媒体对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观念在西方经历了一个历史嬗变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此同时,媒体在它自身的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对消费文化观念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西方媒体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影响和传播消费文化观念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近年来在国内备受争议的节日作为研究主体,将各色节日纳入统一的人类节日中,论述普遍意义上的节日对于人类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指出其重要性.并从大众传媒角度出发,探讨当代社会中节日发展的形式从仪式走向消费的显著特点,从而揭示出节日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弭的重要结论,为当代人遭遇的节庆问题寻求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三种符号崇拜:仪式符号崇拜、宗教符号崇拜和身份符号崇拜,并指出人类所崇拜的这三种符号的意指方式分别是模拟模式、表征模式与自我指涉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消费社会》中,波德里亚从"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三个方面,揭示了消费之神话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分析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笔者读后收获颇丰,在此浅议心得。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赵本山,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他那顶极富喜剧色彩的"老解放帽";一提到小沈阳,人们也会联想到他腰下的苏格兰红裙.十几年前,赵本山的帽子"横空出世",成为赵式小品的经典符号;如今,小沈阳的裙子也"一炮而红",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文化.从赵本山帽子的成功到小沈阳裙子的火爆,这一现象看似简单,实则背后蕴涵着消费社会流行文化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流行文化的特点,从视觉符号、大众心理及媒体制造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另类解读.  相似文献   

9.
卢伟 《报刊之友》2013,(10):140-142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广告作为引领消费的一面大旗,广告通过构建一系列符号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操纵,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广告符号对物的符号价值的建构,通过g『领流行与时尚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制造理想生活的乌托邦,在广告符号的控制下人极易被物所奴役和异化,本文试图从批判的角度在消费社会的视野下去探析这些广告符号。  相似文献   

10.
播音创作主体(广播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姓名符号分为两种,即真名和播音名(播音名即播音员、主持人在一段时间内特意为播音创作所使用的化名)。一方面,对作品而言它是创作作品的署名;另一方面,它又是播音创作主体各种符号意义的集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消费产品的日渐丰裕,消费产品围绕着使用价值被追加上越来越多的附加价值,本文将这一现象称为消费产品的“膨化”。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关注,进一步探讨其成因、本质、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消费时代以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以寻求差异化为主要目的。品牌符号因其能给消费者带来有益联想,且是差异化的源泉,而成为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独特优势。其中,品牌的个性又是消费社会中品牌制胜的关键:从自我概念来看,品牌个性具有自我表达作用;从社会认同来看,品牌个性具有入际交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看到消费者受到广告的影响对产品产生兴趣。在同质化严重的焦灼市场竞争下,消费市场被不断细分,广告作为营销手段中的一环,不断地引入新概念、创造文化情境。意义植入的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在这种现象下,消费者已经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的消费,更是对符号和意义的消费,而广告正是塑造产品形象、创造意义的"一把好手"。  相似文献   

14.
"策划"是伴随都市报崛起的一个关键词.记得当年,报社衡量一个记者的能力重点是看他会不会策划;新闻部门聘任主任、副主任,首先要看策划能力.甚至可以说,是"策划"成就了中国都市报的辉煌.许多报纸还成立了专门的策划部门,可见"策划"在办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贠瑞静 《东南传播》2022,(8):124-128
消费主义时代,明星一方面以物品形态被公众消费而消解自我意义,另一方面以符号光环体现时代特点。公众对明星符号的消费异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私人生活的强烈窥探欲,二是对网络技术的非理性崇拜,三是习惯交易行为的公众往往在公共事件上呈现出消极旁观状态。沉溺于明星符号的公众日渐失智,事实与真相被掩盖在商品和符号之下,暴力滋生于异化的情绪与舆论表达。因此,呼唤理性与法律的回归才有望打破被神话的虚假图像。  相似文献   

16.
正拍纪录片绝不是为了自娱自乐,传播是它的主要目的。如何让纪录片做到最有效传播,地域特色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是纪录片获得不同文化背景受众认同扩大传播的法宝。本文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纪录片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与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地域特色与传播学的关系作分析和解读。一、受众是纪录片传播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受众是传播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受众的需求、态度和立场决定着传播效果的"有无"和"大小"。传播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消费社会符号消费盛行的视角下出发,研究商业橱窗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所呈现的内容和符号意象,并将之与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相结合做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的美丽神话——车展中的女性符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也是一个符号世界.放眼望去,各种商品、广告、促销、行为无不包含着符号的意义.消费社会中,消费的核心在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主导意识背景下,女性尤其是美丽的女性--作为视觉的焦点,俨然成为一种符号商品,成为大众的消费对象.本文通过探究车展中的女性形象,从消费社会外部语境、大众心理及女性自身特点等方面剖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在传统社会学话语中,生产被赋予了重要地位,而消费往往被看做是一个从属的角色,以往的社会学家并不怎么考虑消费。然而,伴随西方国家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以消费为主轴的逻辑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消费的探讨逐渐引起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根据景砚社会理论,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一切,本质上都是景观,但从节目自身特点看,"景现"在电视节目形态的流变过程,经历了从直接呈现到以制造真实来掩盖其景观性的变化,最终,"真实"本身也沦为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