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对于几种不同的疾病,也会因各种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相同性质的证候,即"异病同证",针对相同的证候,也就可以有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阎洪臣教授在治疗带下、多梦、虚劳、脱发之肝郁脾虚证时均应用完带汤治疗,实属"异病同治"之典范。《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相似文献   

2.
张镜人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被列为首位。吾师张镜人教授从冠心病所表现的各种临床证候出发,积累了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与有效方药,兹介绍如下。一、中医对冠心病证候表现的记载冠心病的证候表现,在古代的中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肋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以后,有更多的医学文献对冠心病的证候作了细致的描述,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圣…  相似文献   

3.
病机、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特色术语之一。病机是疾病病变的关键点,中医诊察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的病机;辨证是一种认识疾病的方法,是辨识病机(证机)的思维过程,病机(证机)是辨证的结果,辨证辨的是病机(证机)。不同的病证各有其适宜的辨证方法,证候是辨证的基础,是病机的"承载体",中医往往通过认识中医病证的当下证候而认识病机。随着病期的变化,证候是变化的,辨证首先要认识到疾病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证候特点,辨出证候之病机才能确定治则、治法与相应的方药。证候为证的外候,证候=证+候,其中"证"为证候之病机即证机。证机为疾病阶段性病机,为当下证候之证机。证候为证机表现于外的临床征象,一个证机反映的是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变关键点,而病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证候、具有不同的证机。证候随着病期的变化而变化,各个阶段的证机共同反映该病的病机,各个证机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与发展规律。方证辨证是辨证机的典范,方证辨证的核心问题是方剂主治的病机和症状必须与证候的病机和主症相互对应,其实质仍是方药与病机相对应,而不是一证一方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临证经验丰富的学者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把某一类症状固化成一个证候,并充分认识到此证候的证机,当再次遇到此类病证时且四诊获取病证资料后,提取信息、辨识信息,分析病位、病势、病性等复杂的辨证过程得以迅速完成,并与某方药密切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疾病是阴阳失衡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故诊治疾病必须判定阴阳属性,病位表里,再根据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措施,但疾病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证候表现,即“同病不同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方证研究引起高度关注,成为中医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经方方证研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中医经典及方证研究提供参考。1经方方证概念经方本指古代医方,现一般指《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所载之方。证的早期字义为口头作证,《说文解字》训“证”为“告也”,其后引申为证验或验证。证字用于医籍的最初本义,盖指疾病的证据、征象,即今之所言症状、体征。方证即用方的证据、征象,是以主治方剂来命名的证,具有某方证之主证的任何疾病都可使用该方。如《伤寒杂病论》中的桂枝汤证就是指使用桂枝汤的证…  相似文献   

6.
病证结合探求病与证的规律性联系“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和条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应答性反应,表现为病因和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机体功能、代谢、结构的失常。“病”是“证”产生的基础,“证”是病程中各阶段病理、生理变化所反映的证候。中医辨证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透过证的现象分析机体内的病理过程和脏腑间相互联系,分析气候、环境、体质和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综合判断病因、病位、病机。因此,机能、代谢与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的独特诊疗体系 ,是中医学术的精髓。它强调从客观病情出发 ,谨守病机 ,审谛证候 ,临证应变 ,各施其宜 ,体现了辨证思维的方法。而辨证之关键首先在于识证 ,组成证侯 ,就能不同程度地揭示病因、病机、病位 ,为中医针灸立法、组方、选穴求得依据。古人云“有诸内 ,必行于外。”证候作为疾病的外在表现 ,必然有其客观的内在病理基础。此时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 ,经过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 ,形成对疾病较为完整的理性认识 ,得出中医的证候诊断 ,据此形成的理法方穴便可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下证就是可攻下之证,但小儿在病理上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特点,因此若下证不下而贻误病机,则易生他变。而钱氏《小儿药证直诀》(以下简称《直诀》),则十分重视儿科下证的辨治,凡具有“下”的证候,  相似文献   

9.
六经"病"的病机探讨(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仲景对病的规范不是规定脉证,而是从脉证的病机意义实现对病的规范。病病机具体要素的核心构成决定病的基本属性,是疾病分类的依据;而要素关系则反映具体疾病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的证候规律。病病机的对象界有大小之分,有包含与被包含之别,有彼此传变之系,是病在一定时间、空间纵过程的相对稳态,通过证候病机反映出来。把握病痛机有利于引导临床辨证向证候病机运动和预测疾病的传变趋向。  相似文献   

10.
异病同质是指不同的疾病,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相同的性质的证候,甚至病机相同,即"异病同证"。针对此类情况,采用相同的治疗原则,即"异病同治"这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在临证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在临证过程,辨证明确,审明病因、病机,临床使用经常疗效显著。补中益气汤方源于金元名医李杲《内外伤辨惑论》,是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自金元以来诸多医家更是将其视为升阳举陷之首选方,乙字汤方为日本原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的良效验方,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结合乙字汤加减治疗便秘、直肠脱垂、血栓性外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异病同证"是中医学对病证关系的特殊认识,起初是指不同的病具有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反映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证中主要体现在一方用于治疗多种病证。随着病证结合诊疗模式的形成,"异病同证"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多指西医诊断不同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股骨头坏死、髋骨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是发于髋关节骨骼、软骨及滑膜的3个不同解剖组织的3种疾病,在疾病的晚期出现了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和腰膝酸软、行走无力的证候,无论是症状体征或中医证候,均表现出其相似性,体现着中医学"异病同证"的思想,本文从临床症状、影像变化、中医证候特点、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面探析3种疾病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结果发现,除了临床症状体征相似,3种髋关节骨病晚期均见关节软骨退变、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积液、滑膜增厚、骨质增生及软骨下骨囊变等相似X射线表现;肾藏精、主骨生髓,只有肾精充足,筋骨方可得以骨髓充养,肝藏血、主筋,肝血充足筋骨才能濡养,病至晚期,3种疾病与肝肾脏腑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肝肾不足、经脉筋骨失养是3种髋关节骨病晚期的共同病机,肝肾亏虚、腰膝酸软、行走无力亦成为其共同证候。不仅为"同证"提供理论依据,也有助于"异病"的鉴别诊断、提高髋关节疾病的诊断水平、丰富中医学"异病同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同证异治是指病机大体相似的同一证候,不局限于同证同治,一法一方,而是具有多种具体治法和多方,或一种具体治法和多个不同处方,均可获得疗效,是在辨证论治规律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特殊法则。其理论基础是:1)证候具有多元的本质属性。证是病因、病机、病位、体质、气质诸因素的高度整合,具有多元的本质特性。证候是证的外在表现,临床常以症状、体征反映证的本质。其内在因素包括了体质特征、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失衡及相互间关系的紊乱。证候的这种多元性,决定相同的证候,其内部病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治法、方药上应有差异。2)证候的临床个体化特征。证候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除受疾病自身病机发展的影响外,还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相同的证候,出现在不  相似文献   

13.
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临床5种常见疾病(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总结出以文献为依据的常见疾病的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进行二次录入,运用SPSS 12.0软件统计五种疾病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频率。结果:①肝、心、脾、肺、肾是临床常见的病位证候要素。②阴虚、阳虚、热、气滞、气虚、血瘀、湿、痰是临床常见的病性证候要素。③五种疾病出现的证候类型个数在62-148之间,主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之和覆盖的疾病信息基本不足50%;而证候要素出现的个数在19-47之间,不论是常见病位要素还是病性要素出现频率之和覆盖的疾病信息基本在80%以上。结论: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达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很有必要继续深入开展证候要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太阳中风是太阳病的一大证候类型,桂枝汤则为其主治方。然而《伤寒论》中,桂枝汤应用凡十九见,若仔细研究一下其脉证内容,则会知道又不尽是由风邪感犯太阳所致。由此可见,桂枝汤实际主治的证侯范围,远比太阳中风证大的多,它包括太阳中风证却不与之等同。学习《伤寒论》,研究桂枝汤的功能作用与主治范围,如若不能很好地参透个中意趣,势必狭小其所见而类诸管中窥天。桂枝汤证包括太阳中风证;感犯其他外邪的太阳病,因病机发生转化而成为桂枝汤的适应证,姑可名之曰病机变化后的其他太阳证候;太阳杂病。一、太阳中风证  相似文献   

15.
以王琦教授“三辨”诊疗模式为基础,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诊疗辨病为先,再以辨体为主导,结合辨证,总结出精索静脉曲张的根本病因为瘀血内阻,而精索静脉曲张导致不育症的主要病机为瘀热伤阴、肾精亏损;从而揭示不同体质患者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病机及证候的差异,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以血瘀质为多,其他体质类型常见为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对于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瘀血内阻为主要的证候,常见合并的证候有肝肾阴虚证、肾阳亏虚证、精室湿热证、气血两虚证、肝郁气滞证。基于王琦教授主病主方思想的精髓制定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症的治疗方案,以活血泄热、化瘀通络、养阴生精为治法,自拟丹红通精方为主方,遵循“四维”运用模式在本病的临床诊疗中灵活应用,对各种合并的证候施予相应的治法与方药。从体质、疾病、证候不同层面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疾病的本质以及发病规律和病变特点,灵活进行遣药组方,为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理解思路及更切合疾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遣药组方就是中医辨证施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谨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祈望同道指正。1据证立方有的放矢方剂是用来治疗疾病的,制方应以病证为依据。即前人所说的:“有是证,则制是方”。方是在“法”的指导下制成的,此即是“方由法立,以法统方”之谓。而治法又是根据病人的临床证候.通过辨证求因,在确定成因的基础上进行审团论治而制定出来的。当治法确定以后,它就成为指导临床组方的重要原则。《内经》对组合方剂的理论阐述颇详.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气有多少.病有…  相似文献   

17.
小青龙汤方证及方药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小青龙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仲景治疗“外寒内饮证”的代表方,该方解表化饮,散收并用,配伍精当,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疗效卓著。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兹就本方方证及其机制的研究述评如下。1方证研究方一般指古代医方,证字用于医籍的最初本义,盖指疾病的证据、征象,即今之所言症状、体征。方证即用方的证据、征象,是以主治方剂来命名的证,具有某方证之主证的任何疾病都可使用该方。近年来,方证研究引起高度关注,成为中医领域研究热点。本文就小青龙汤方证研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同病异治”是指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症状),又以不同的方法及药物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症状),可用相同的方法和药物治疗。千百年来,“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作为中医治病的普遍范式,深深印于每个医者之脑海中。  相似文献   

19.
1 病与证的关系 1986年3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证候规范学术会议”给中医学的疾病概念作出如下定义:“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症状和各阶段相适应的证候。”这一定义,不仅对病因学、发病学及疾病特征、规律做了表述,而且也明确了病与证的关系。病与证的关系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少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14-517
21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素问集注》释云:“气反者,谓上下内外之病气相反也,如下胜而上反病者,当取之下”。《类经·运气类》云:“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又云:“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这是说“气反”病变要采取反治法,即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是也。本法针对复杂病情下出现的部位上的证候表现和内在的病理机制不一致——反常的变证,常在脏腑相因、表里相通的论点指导下运用于实践。其适应范围有下虚上盛的眩晕、咳喘以及口糜、鼻衄、头痛等。 关于眩晕:在辨证施治方面,我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