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p-ERK1/2及ERK2mRNA在哮喘大鼠气道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哮喘大鼠气道中表达变化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是否参与了哮喘气道重构这一病理过程。方法1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各6只。以腹腔注射10%卵蛋白和1%卵蛋白雾化吸入复制慢性哮喘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法检测p-ERK1/2及ERK2mRNA在不同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结果(1)哮喘模型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2)哮喘组p-ERK1/2及ERK2mRNA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3)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p-ERK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58,r=0.848,P均〈0.05),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ERK2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918,r=0.860,P均〈0.05)。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p-ERK1/2及ERK2mRNA表达上调,并与气道重构密切相关,该结果提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参与了气道重构中平滑肌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慢性阻塞性肺痰病(COPD)小气道的表达与平滑肌增厚、粘膜下层胶原沉积等导致气道重构的关系。方法制备COPDWistar大鼠模型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IGF-I在小气道的表达,用HE染色及masson三色染色显示气道平滑肌;用图像分析仪对IGF-I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OPD组IGF-I在小气道上受细胞、粘膜下层、平滑肌层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地塞米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5);细支气管肺组织IGF-I表达与最大呼气流量(PEF)和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及FEV0.3/FVC(%)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5(P〈0.05),-0.487(P〈0.05),-0.707(P〈0.01)。IGF-I表达与小气道管壁厚度明显相关,r值为0.772(P〈0.01)。结论COPD大鼠小气道存在气道重构及在小气道上皮细胞、粘膜下层及平滑肌层均有较丰富的IGF-I的表达,显示IGF-I在COPD小气道重构中起揭示作用及地塞米松对COPD小气道重构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妍  张焕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65-67,7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及ASMCs上ERK1/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取气道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实验分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终浓度为100HM)。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SMCs增殖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ASMCs上ERK1/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S+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减小(均P〈0.01);与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干预组S+G/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增高(均P〈0.01);干预组S+G2/M期细胞所占比例仍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ERK1/2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均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ERK1/2 mRNA表达上调,该结果提示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可能参与了气道重塑中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过程。地塞米松能下调哮喘大鼠ASMCs上ERK1/2 mRNA的表达,能抑制气道重塑中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早期给予地塞米松干预可能延缓气道重塑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的寡核苷酸链(CpG ODN)对哮喘气道重塑和气道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致敏激发的小鼠慢性哮喘模型为对象,观察对照组、哮喘组、CpG ODN组及地塞米松组之间支气管壁厚度改变及气道MMP-9表达。结果:(1)CpG ODN组和地塞米松组的支气管壁厚度大于对照组而小于哮喘组(P〈0.05),而CpG ODN组和地塞米松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2)CpG ODN组和地塞米松组MMP-9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而小于哮喘组(P〈0.05),CpG ODN组和地塞米松组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哮喘小鼠气道壁明显增厚,而早期行CpG ODN干预则可抑制肺内MMP-9的表达而减轻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5.
王晋妮  雷中劲  钟山  陈小希 《医学综述》2013,(19):3613-3615,F000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与抗神经生长因子(NGF)干预对哮喘大鼠肺内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哮喘模型,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哮喘组、糖皮质激素干预组和抗NGF干预组,每组12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哮喘大鼠肺内NGF表达水平.结果 NGF的表达与呼吸道平滑肌厚度呈正相关.哮喘组呼吸道平滑肌厚度及N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抗NGF干预组及糖皮质激素组(P〈0.05);抗NGF干预组及糖皮质激素组NG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实验哮喘大鼠中,肺内NGF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糖皮质激素与抗NGF干预后肺内NGF表达水平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6.
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建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哮喘模型组、激素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前2组以卵蛋白致敏并长期吸人激发大鼠慢性哮喘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蛋白同法处理大鼠.激素干预组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0.5 mg/只腹腔注射,哮喘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4周.最后1次激发后24 h内处死大鼠,取大鼠肺组织行免疫组化测定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测定气道内外径及平滑肌层、网状基底膜的厚度.结果:哮喘模型组气道壁平滑肌和基底膜层厚度及Ⅲ型胶原与TGF-β1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P均<0.001),内外径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激素干预组(P<0.001),而激素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Ⅰ型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减少气道壁胶原沉积和平滑肌增生,从而抑制哮喘大鼠气道重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Akt、p-p70^s6k含量变化,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转导途径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和wortmannin干预组(W组),每组12只。以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气道炎症和细胞浸润情况;以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Wat)及气道平滑肌层厚度(Wam);以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p-Akt及p-p70^s6k表达情况。结果:①A组大鼠War、Wam大于C组(P〈0.01);W组大鼠War、Wam小于A组(P〈0.01),大干C组(P〈0.01)。②A组p-Akt及p-p70^s6k。含量均高于C组(P〈0.01);W组低于A组(P〈0.01),但高于C组(P〈0.01)。③p-Akt蛋白含量与Wam/Pbm呈显著正相关(r=0.779,P〈0.01);p=Akt蛋白含量与P—p70^s6k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803,P〈0.01)。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中P13K/Akt/p70^s6k途径激活,抑制该途径可减轻哮喘大鼠ASMC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哮喘大鼠气道中表达变化及其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是否参与了哮喘气道重构这一病理过程.方法 1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各6只.以腹腔注射10%卵蛋白和1%卵蛋白雾化吸入复制慢性哮喘模型.干预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地塞米松干预.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法检测p-ERK1/2及ERK2 mRNA在不同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1)哮喘模型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2)哮喘组p-ERK1/2及ERK2 mRNA在大鼠肺组织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3)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p-ERK1/2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858,r=O.848,P均<0.05),哮喘组气道壁面积和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ERK2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O.918,r=0.860,P均<0.05).结论 哮喘大鼠肺组织p-ERK1/2及ERK2 mRNA表达上调,并与气道重构密切相关,该结果提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参与了气道重构中平滑肌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远  林勇  黄静 《现代医学》2006,34(4):219-22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气道重塑和肺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致敏激发的慢性哮喘小鼠模型为对象,测定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上皮黏膜层面积(WAmuc)、平滑肌面积(WAm)、气管内壁面积(WAi),并用Pbm标准化。天狼猩红染色测定气道I、Ⅲ型胶原的面积。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气道MMP-9及其抑制剂TIMP-1,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1)地塞米松组的WAmuc/Pbm、WAm/Pbm、WAi/Pbm大于对照组而小于哮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地塞米松组I、Ⅲ型胶原面积较对照组增加而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3)哮喘组MMP-9、TIMP-1表达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哮喘小鼠气道壁明显增厚,而早期行地塞米松干预则可能通过调节MMP-9/TIMP-1比值来减轻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血浆内皮素-1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及早晚期使用地塞米松的差异。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每组10只。以卵白蛋白致敏并吸入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模型组于第1、8天注射卵白蛋白(100g/L),第15天始雾化卵白蛋白(10g/L),20min/d。早期干预组同模型组,但雾化卵白蛋白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晚期干预组雾化卵白蛋白2周后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雾化与注射均用生理盐水代替。连续雾化8周。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1含量。各组大鼠肺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测量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结果早期干预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低于哮喘组和晚期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平滑肌厚度、总管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哮喘及晚期干预组(P〈001)。结论内皮素-1在哮喘气道重塑中有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抑制气道壁和平滑肌厚度,早期使用可以延缓但不能逆转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p21Ras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酶消化法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为平滑肌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分别取第3代对照组及哮喘组细胞,各自分为以下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分为:a.对照空白组:不加任何干预剂;b.对照干预组;哮喘组分为:c.哮喘空白组;d.哮喘干预组。加入10mMFPTIII干预,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经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按α=0.05水准,4组总体方差齐,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法检验,结果通过p21Ras干预后,哮喘空白组G0/G1期气道平滑肌细胞细胞(AMSC)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空白组及哮喘干预组(P0.05);S期和S+G2/M期ASMC比例显著高于上述两组(P0.05);对照空白组与对照干预组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 p21Ras影响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周期时相中G0/G1的比例,使其增殖受到抑制,提示p21Ras与哮喘气道平滑肌的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中Caveolin-1和p-p42/p44MAPK含量的变化,探讨Caveolin-1和p42/p44MAPK在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6月间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和地塞米松组(D组),每组8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超微结构变化,以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wat/pbm)和支气管平滑肌厚度(wam/pbm),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平滑肌Caveolin-1、p-p42/p44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wat/pbm、wam/pbm大于C组(P〈0.01);D组大鼠wat/pbm、wam/pbm小于A组(P〈0.01),大于C组(P〈0.01);免疫组化法测定A组Caveolin-1表达量显著低于C组(P〈0.01),D组表达高于A组(P〈0.01),但低于C组(P〈0.01);A组p-p42/p44MAPK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P〈0.01),D组表达低于A组(P〈0.01),但高于C组(P〈0.05);Caveolin-1表达与大鼠wam/pbm呈负相关(r=-0.894,P〈0.01);p-p42/p44MAPK表达与大鼠wam/pbm呈正相关(r=0.805,P〈0.01);Caveolin-1与p-p42/p44MAPK表达呈负相关(r=-0.941,P〈0.01)。结论 Caveolin-1与p42/p44MAPK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有一定影响,其相互作用对哮喘大鼠的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IF-1α、TGF-β1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作用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布地奈德治疗组(布地奈德组).制备大鼠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HIF-1α、TGF-β1的表达情况,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气道及肺实质无异常改变,细胞结构完整;哮喘组大鼠气道腔内有大量炎症细胞及分泌物充塞,形成黏液栓,气道上皮细胞损伤、脱落、基底膜增厚且形态不规则、平滑肌肥大增生;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气道腔内无明显分泌物,其它症状亦较哮喘组明显减轻.哮喘组细胞总数及EOS、PMN、Lym计数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φ计数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组细胞总数及EOS、Lym计数比例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Mφ计数比例显著高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大鼠肺组织HIF-1α及TGF-β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组和布地奈德组HIF-1α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HIF-1α及TGF-β1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大鼠肺组织中HIF-1α与TGF-β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哮喘急性发作期HIF-1α及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两者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糖皮质激素干预可以降低HIF-1α及TGF-β1的表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哮喘分期序贯治疗对大鼠哮喘模型气道重构及过敏性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 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哮喘组、序贯治疗1组、序贯治疗2组、序贯治疗3组、布地奈德组、孟鲁司特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以卵蛋白(OVA)辅以氢氧化铝为佐剂于第1、8、15天注射致敏,22d后隔天雾化吸入OVA8周激发哮喘,建立哮喘模型。从实验第8天开始,给药组序贯治疗1组急性期麻杏二陈汤灌胃;序贯治疗2组急性期麻杏二陈汤灌胃,缓解期胃饲金水六君煎加减;序贯治疗3组急性期麻杏二陈汤灌胃,缓解期胃饲金水六君煎加减方,稳定期胃饲六味地黄颗粒;布地奈德组大鼠激发后雾吸沙丁胺醇,缓解期和稳定期雾吸布地奈德;孟鲁司特钠组激发后雾吸沙丁胺醇,缓解期和稳定期胃饲孟鲁司特钠;哮喘模型组以生理盐水胃饲代替,干预7周后观察实验大鼠全血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支气管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内管壁的厚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①大鼠肺支气管病理学观察表明哮喘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内管壁厚度[(27.87±0.81)、(9.11±0.58)、(39.00±3.68)μm]均较正常组[(10.76±0.67)、(3.37±0.42)、(20.40±2.85)μm]明显增厚,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11.50±3.81)mg/g]较正常组[(5.71±0.80)mg/g]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表明哮喘时存在气道重构。②序贯治疗1、2、3组、布地奈德组及孟鲁司特钠组对大鼠支气管平滑肌层、上皮下胶原、内管壁厚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比哮喘模型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分期序贯治疗具有减轻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和延缓气道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光镜、电镜观察三步序贯法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激素干预模型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模拟临床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激素撤减过程,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激素干预模型,150只大鼠随机分为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普米克令舒组、三步序贯组及正常对照组。光镜、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及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的变化。结果光镜下肺组织HE染色,各组致敏大鼠可见不同程度炎细胞浸润,三步序贯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光镜下Masson三色染色,气道重塑组肺间质胶原纤维大量沉积,地塞米松干预组激素撤减过程中亦出现胶原纤维沉积增多,而三步序贯组及普米克令舒组较以上2组明显减少。支气管壁厚度,激素撤减前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激素撤减中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减低(P0.01、P0.05),激素撤减后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1);支气管平滑肌厚度,激素撤减前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无差别(P0.05),激素撤减中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减低(P0.05),激素撤减后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1);支气管平滑肌细胞核数量,激素撤减前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减低(P0.01、P0.05),激素撤减中、后三步序贯组与气道重塑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相比均明显减低(P0.01)。电镜观察,地塞米松干预组激素撤减中、后与气道重塑组情况接近,而三步序贯组及普米克令舒组激素撤减过程中气道上皮细胞纤毛脱落情况明显改善。结论三步序贯法能够明显减轻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方面的炎性改变,从而对气道重塑起到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镁离子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镁离子在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豚鼠气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1组)、哮喘模型延续组(B2组)、高镁组(B3组)、低镁组(B4组)。用卵清蛋白复制哮喘气管重塑模型。观察血清镁离子浓度、气管壁各层厚度及脏器体重比。结果:1B1组血清镁离子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5),气管壁各层厚度明显大于A组(P<0.01)。2B3组血清镁离子浓度明显大于B2组(P<0.05),气管壁各层厚度明显小于B2组(P<0.05)。3B4组小气管平滑肌厚度大于B2组(P<0.05)。结论:血清镁离子在哮喘豚鼠气管重塑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探讨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了解血清、肺泡灌洗液中两者的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第14天后,哮喘模型组1%卵蛋白溶液雾化吸入,共6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观察两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气道壁的厚度、平滑肌的厚度、胶原沉积情况、TGF-β1表达,肺泡灌洗液及血清ELISA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中TGF-β1的水平。结果:哮喘大鼠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TGF-β1与气道壁的厚度,平滑肌的厚度以及胶原面积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参与了气道重塑的过程,血清中的水平较肺泡中的水平稳定,检测其对临床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微囊(caveolae)及微囊蛋白一1(caveolin一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罗红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数学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罗红霉素组(R组),每组8只。以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气道壁厚度(Wat/Pbm)及气道平滑肌层厚度(Wam/Pbm);透射电镜观察eaveolae超微结构;Westernblot法测定caveolin—l的表达变化。结果(1)A组大鼠Wat/Pbm、Wam/Pbm大于C组(P〈0.01);R组大鼠Wat/Pbm、Wam/Pbm小于A组(P〈0.01),大于C组(P〈0.01);(2)透射电镜显示c组ASMC胞膜及胞质eaveolae含量丰富、形态多样,A组caveolae含量少、结构单一,R组eaveolae含量明屁减少,但较A组多;(3)Westernblot法显示c组caveolin一1高表达,A组表达明显低于c组(P〈0.01);R组caveolin-1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1),但较c组表达减少;(4)caveolin-1表达与Wam/Pbm呈负相关(r=-0.928,P〈0.01)。结论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eaveolae结构明显减少,caveolin-1表达减少,提示caveolae缺乏与哮喘气道重塑有密切关系,罗红霉素可能通过caveolae的影响而抑制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模型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DGF-BB)的表达变化,探讨了PDGF-BB与气道重塑的关系及早晚期使用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和PDGF-BB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N组)、早期干预组(E组)和晚期干预组(L组),每组10只。N组、E组、L组每只大鼠于实验1、8天腹腔注射10%卵白蛋白抗原混悬液致敏,第15天始超声雾化1%卵白蛋白吸入8周20min/d激发哮喘,制备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其中,E组、L组每只大鼠分别于雾化的第1、15天始,在每次雾化前1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5mg/kg。C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肺组织切片HE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气道形态学参数,衡量气道重塑的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PDGF-BB的表达。数据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E组、L组、N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重塑,E组气道重塑程度明显较C组高且低于N组、L组(P〈0.05)。PDGF-BB的表达E组较C组高且低于N组、L组(P〈0.05)。PDGF-BB的含量与气道重塑程度相关(P〈0.001)。结论 PDGF-BB与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程度相关,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可延缓但不能逆转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20.
项蔷薇  朱妍艳  罗运春  王强  李昌崇 《浙江医学》2011,33(8):1127-1129,1132
目的研究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在哮喘小鼠气道中的表达及其对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Y-27632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9只)。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应用ROCKⅡ特异性拮抗剂Y-27632进行干预,光镜观察肺组织结构,Image—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ROCKⅡ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RhoA、ROCKⅡ mRNA含量。结果(1)哮喘组小鼠RhoA、ROCKⅡ表达明显增高,应用ROCKⅡ特异性拮抗剂Y-27632能够下调RhoA、ROCKⅡ的表达。(2)Y-27632干预组小鼠Wat和Wam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小鼠。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RhoA及ROCKⅡ表达增多,ROCKll受体拮抗剂Y-27632能够下调RhoA、ROCKⅡ的表达,明显抑制哮喘小鼠Wat和W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