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究盐酸右美托咪啶对中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84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将其分为 A 组(麻醉后给予适当盐酸右美托咪啶)及 B 组(对照组),比较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 MAP、SpO2及 HR 水平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拔管前、后及拔管后5 min,B 组患者 MAP、HR 水平均明显高于 A 组,至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 MAP、SpO2及 HR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相关指标 B 组仍高于 A 组(P <0.05)。结论:术后给予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啶,可预防或减弱该患者麻醉后苏醒期的心血管反应,对中老年患者平稳度过麻醉后苏醒期具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时间、拔管时呛咳、手术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二组患者均接受咪达唑仑、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患者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啶0.5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C组输注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10min。记录诱导前(T0)、术毕(T1)、吸痰时(T2)、苏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D组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稳定。C组血压、心率手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和D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D组拔管时呛咳评分及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二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减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呛咳躁动。  相似文献   

3.
樊超 《大家健康》2016,(4):139-13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72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臂丛神经阻滞10分钟中,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啶,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段的 MAP、HR 以及SpO2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1~T2时间段的MAP与HR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1~T6时间段的SpO2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T3~T6时间段的MAP和HR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龚清安  李熳 《重庆医学》2015,(29):4083-4085
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0.5μg右美托咪定组以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分析右美托咪定剂量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过程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的SBP、DBP及HR水平在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g右美托咪定组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的SBP及DB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T0时的水平,HR水平显著低于 T0时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的SBP、DBP及 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g右美托咪定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OAA/S评分与躁动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剂量与SBP、DBP及 HR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呈正相关,与OAA/S评分及躁动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手术的全麻过程中,选择剂量为0.5μg能够较好地稳定患者在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其苏醒过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啶对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90例,年龄28—55岁,体重56~74kg,ASA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右关托咪啶组(n=45)。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置入尿管。右美托咪啶组关腹前经静脉输注右关托咪定0.5μg·kg^-1(以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10min注射完毕),对照组输注20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关托咪啶组麻醉苏醒期MAP降低、HR减慢,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旋关托咪啶可减少全麻后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气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泵注,于10 min输注完毕。C组泵注15 mL生理盐水。记录两组诱导前(T1)、注药后10 min(T2)、苏醒时(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MAP及HR变化情况,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D组围拔管期的MAP、HR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啶,减少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而不延长苏醒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仅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拔管期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年龄60~76岁,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右美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30min,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时间为15rain。C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用药前(TO)、拔管前即刻(T1)、拔管后即刻(T2)、拔管后3min(T3)、拔管后5min(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的变化;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清醒拔管时间。结果C组T1~T4时间点的HR、MAP较11D时HR和MAP升高(P〈0.05或〈0.01);D组T2和乃时HR,MAP较T0时HR和MAP升高(均P〈0.05),但升高的幅度明显小于C组(均P〈0.01);D组T1~T4时间点的血浆E浓度,NE浓度均较rm时E和NE升高(P〈0.05或P〈0.01),但升高的幅度明显小于C组(均P〈0.01);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毕前0.5ug/kg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应激反应,促进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不延长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清醒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8.
张望  刘一冰  陆忠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10-111,1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合并高血压行全麻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N组),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全麻诱导与维持方式,在手术结束前并停用麻醉药时,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ug/kg、浓度4ug/mL,缓慢泵注10min,N组给予相同速率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围拔管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苏醒时间(T1)、拔管时间(T2)及不良反应。结果拔管前1min、后10min,D组患者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高血压全麻患者在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气道反射,同时可降低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 dexmedetomidine )复合氯胺酮( ketamine )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K组氯胺酮组,DK组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组。分别在麻醉诱导时给予氯胺酮0.5mg/kg(D组),氯胺酮0.5 mg/kg+右美托咪啶0.5ug/kg(DK组),记录患儿诱导即刻(T0)、诱导后10min (T1)、诱导后20min(T2)、诱导后30min(T3)、拔除喉罩即刻(T4)时的HR、MAP,患儿苏醒时间(麻醉结束到呼唤睁眼时间),术后2h内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0、T3时间点两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4时间点HR、MAP比较,DK组低于K组(P <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组躁动评分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低于K组(P <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小儿疝气手术可降低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和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全程复合右美托咪啶对全凭静脉麻醉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注药前(T1)、麻醉诱导前(T2)、气管插管前(T3)、气管插管即刻(T4)、气腹时(T5)、气腹后每15rain(T6、T7、T8、T9)、手术结束时(T10)、拔管即刻(T11)、拔管后5rain(T12)的HR、SBP、DBP的变化。结果D组患者HR、SBP和DBP在T2、T3、T4、T5、T11低于C组(P〈0.05),并在T2~T11均低于T1(P〈0.05);C组患者HR、SBP、DBP在气管拔管时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右旋美托咪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ASAⅠ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5时C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术中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可有效维持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镇静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行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DEX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D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每组20例。D组1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DEX负荷量1μg/kg,继以1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P组10 min内静脉恒速输注丙泊酚负荷量1.5 mg/kg,继以4~6 m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两组患儿均在局麻行股动脉穿刺前给予芬太尼2μg/kg。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穿刺时(T2)、放置封堵器时(T3)、苏醒后10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记录患儿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降至70的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各时段MAP、RR无明显变化(P〉0.05);与T0比较,T1~T4时D组HR明显减慢(P〈0.05);组间比较,T1~T4时D组HR显著低于P组(P〈0.05)。D组诱导时间大于P组(P〈0.05),但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术中体动少于P组(P〈0.05)。结论DEX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轻、术后苏醒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胥亮  龙丰云  葛亚丽  高巨 《吉林医学》2011,(34):7260-7262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3~4级择期神经外科血管瘤手术患者,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DSA介入栓塞治疗,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A组常规麻醉诱导与维持,B组先在10 min内静脉泵注负荷量右旋美托咪定1μg/kg(如患者年龄>65岁则负荷量为0.8μg/kg),然后以0.2~0.6μg(kg.h)速度持续泵注并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术毕拔管后或出DSA室前停用右旋美托咪定,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即时、术毕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结果:A组:与基础值[MAP(105.2±25.7)mm Hg(1 mm Hg=0.1333 kPa),HR(89.7±16.4)次/min]比较,气管插管即时[MAP(128.6±23.9)mmHg,HR(97.9±18.4)次/min]、术毕拔管时[MAP(131.5±22.3)mm Hg,HR(98.7±19.9)次/min]的MAP及HR均有升高(P<0.05);B组:与基础值[MAP(102.9±27.4)mm Hg,HR(86.9±17.6)次/min]比较,各时段MAP、HR[气管插管即时MAP(109.1±26.3)mm Hg,HR(88.2±17.7)次/min;术毕拔管时(MAP 110.4±19.8)mm Hg,HR(89.5±18.3)次/min]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A组气管插管即时、术毕拔管当时的MAP及HR与B组比较均有升高(P<0.05),各时段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能有效地减少麻醉诱导和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陈淑萍  习建华 《浙江医学》2014,(12):1073-107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UPPP的OSAS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20例。Ⅱ组和Ⅲ组在麻醉诱导前先予右美托咪啶0.5μg/kg作为负荷剂量,术中Ⅱ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3μg/(kg·h),Ⅲ组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h),Ⅰ组持续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术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min(T2)HR、MAP、皮质醇浓度变化,记录气管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和拔管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HR、MAP、皮质醇浓度T1、T2较T0明显增加,Ⅰ组在T1、T2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和Ⅲ组在T2轻度升高(P<0.05),在T2升高不明显(P>0.05);Ⅱ组和Ⅲ组较Ⅰ组在T1、T2时点HR、MAP、皮质醇浓度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在T1HR、MAP、皮质醇浓度明显下降(P<0.05),但在T2差异不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加(P<0.05或0.01);与Ⅱ组相比,Ⅲ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也低于Ⅰ组(P<0.01)。结论右美托咪啶0.6μg/(kg·h)对OSAS患者UPPP术后苏醒期能提供安全有效的拔管条件,减少应激反应,而不影响呼吸。  相似文献   

16.
李航  吕蕾  邵军进 《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0):122-126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21)和对照组(n=21).在诱导麻醉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注入起始剂量右美托咪定(1.0μg/kg),然后维持泵入0.2μg/(kg·).以同等方法泵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4个时间点检测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10min(T1),腹膜闭合后(T2),术后24h(T3).在4个时间点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点HR和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点HR和MAP均低于T0(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1、T2及T3时点TNF-α和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T1、T2及T3时点TNF-α和IL-6均高于T0(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3时点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DEX组在T3时点外周血CD4+ CD25+ CD127low/-T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减少了术中及术后细胞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右美托咪定的抗炎效应可能与其维持了炎症及应激状态下CD4+ CD25+ CD127low/-T细胞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全麻期间持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后患者血清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右美托咪定)32例和对照组(氯化钠)31例;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以及围手术期β-EP、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且明显高于同时段治疗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组内各时段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拔管即刻、术后1d、术后2d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拔管即刻、术后1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其中对照组麻醉后各时段β-EP、TNF-α、IL-6水平均高于治疗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各时段血清β-EP、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全麻期间持续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能够维持有效缓解手术刺激所致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预后和转归,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闫诺  杨程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12):1011-10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合并Ⅰ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Ⅱ级高血压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和等量生理盐水。术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0.2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0.7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泵注。术中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肌肉松弛药选用罗库溴铵,采用乌拉地尔辅助控制血压。分别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或生理盐水前(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手术切皮时(T4)、拔出气管导管前(T5)及拔出气管导管后1 min(T6)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乌拉地尔、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观察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T3时的HR、MAP与T2比较明显升高(P<0.05),T6时的MAP、HR与T5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T1与T0、T2与T1、T4与T3、T5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MAP、HR与T0比较明显降低(P<0.05),T1T6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T5、T6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的MAP、HR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及乌拉地尔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停止给药后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出气管导管时呛咳、拔管后躁动及术后寒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三叉神经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时,围麻醉期可维持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能明显减少麻醉用药量,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