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手术中是否可以产生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n=20)和安慰剂组(n=20)。帕瑞昔布钠组:将帕瑞昔布钠40 mg溶于2 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 min快速静脉注射;安慰剂组:用2 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 min快速静脉注射。观察2组术后清醒即刻、12 h、24 h VAS评分及术后24 h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泵)对芬太尼的主动追加量的差异。结果帕瑞昔布钠组术后清醒即刻、12 h及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24 h芬太尼主动追加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手术中可以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范文杰  吴楠  牛亮 《中国厂矿医学》2013,(12):1358-1359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48例施行小儿尿道下裂手术患儿随机分成3组,每组16例。A组(超前镇痛组):手术麻醉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mg/kg体重;B组(术后镇痛组):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mg/kg体重;C组(对照组):手术麻醉前20min静脉注射与A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观察麻醉前(T0)、插管时(T1)、手术开始后5min(T2)、拔管时(L)及手术结束后20min(T4)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RCO2);使用Ramsay评分评价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MAP、HR、SpO:及PER,C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2、T3各时点3组患者MAP、HR均呈现一定程度升高,其中B组、C组在T1、T2时点的MAP、HR显著高于A组(P均〈0.05);A组、B组术后1、2.4h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均〈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论帕瑞昔布钠术前给药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可有效减轻术中心血管反应,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且术后较少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86例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芬太尼镇痛组),每组各43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持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1mg/kg。观察两组患儿术后1、4、8、12和24h患儿的镇静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术后7d内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8—24h时点,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h和4h时点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镇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术后不良反应少,适合在该类患儿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对子宫全切术后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芬太尼行自控静脉镇痛,帕瑞昔布钠组于术毕即刻,术后12、24及36 h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对照组上述时点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3ml.于麻醉前(TO),术后2 h(T1)、12 h(T2)、24 h(T3)及48 h(T4)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皮质醇水平,于T1~T4点记录两组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结果 帕瑞昔布钠组在T2、T3及T4时点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皮质醇浓度,帕瑞昔布钠组T0时点与T2、T3及T4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T2及T3比T0明显增高(P<0.05);T2及T3时点帕瑞昔布钠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手术创伤激活的过度应激反应,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麦亚强 《实用全科医学》2010,8(7):858-858,86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鼻内窥镜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Ⅰ组(30例)与安慰剂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Ⅱ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分别记录术后2,4,6,12,24h每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h各时点内Ⅰ组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Ⅱ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可以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对镇痛效果的评价。方法 60例年龄65~78岁、ASAⅠ-Ⅱ级择期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前30分钟,帕瑞昔布钠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对照组静脉注射5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以及术后1、6、12、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并分别于麻醉前1分钟(T0)、术后1小时(T1)、术后6小时(T2)、12小时(T3)、24小时(T4)取静脉血,测定各时点皮质醇、血糖、白介素-6及P物质的血浆浓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静态和动态各时点VAS评分帕瑞昔布钠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1、6、12、24小时帕瑞昔布钠组血浆皮质醇、血糖、IL-6和P物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炎症介质释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镇痛药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Ⅱ级,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诱导前实验组将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成4ml静脉注射,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ml。术后随访24h,在不同时点对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和布氏评分法(BCS)进行舒适评分,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B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及发生烦躁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可明显减少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及苏醒期烦躁,且不良反应少,可以安全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男女不限,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用药相同。A组患者在麻醉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4 mL),B组患者同一时间注射生理盐水4 mL。记录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清醒拔管时间,术后3、6、12、24 h专人负责VAS评分,并记录24 h内止痛药使用例数及次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清醒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3、6、12 h VAS评分低于B组(P〈0.05)。B组术后需使用哌替啶止痛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超前镇痛,可明显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反应,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应用于鼻内镜手术超前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鼻内镜手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帕瑞昔布钠组在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 mL);而对照组在相应时间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 mL。分别在麻醉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0.5、2、6、24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在0.5 h及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2 h和6 h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缓解鼻内镜术后2~6 h疼痛程度,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帕瑞昔布钠单次静脉注射行超前镇痛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董有静  苑妍新  高瑞英  田春梅 《四川医学》2010,31(12):1753-1755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先注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术毕拔管清醒后均采用芬太尼1.0μg/kg用于术后镇痛。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0、1、2、4、8、12、24h疼痛程度并记录需追加芬太尼镇痛患者的时间间隔及追加次数;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A组患者在术后0、1、2、4、8、12、24h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术后24h内需追加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56例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比较各组麻醉药用量,测术后24 h内VAS和BCS,观察拔管前10 min(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3个时点的RS和RSS评分,观察阿片类药物使用后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并未减少术中麻醉药用量;实验组术后2 h、6 h、12 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同时术后2 h、6 h、12h的B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苏醒期T1、T2、T3三个时点的RS低于对照组(P < 0.05),且T2、T3两个时点的RSS高于对照组(P < 0.05);帕瑞昔布钠能有效降低术后患者早期发热.结论 帕瑞昔布钠作为超前镇痛用于全麻下鼻内镜手术,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何鞠颖  曹蓉  彰宁 《西部医学》2014,(5):579-581,584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全麻诱导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1-2级.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帕瑞昔布钠观察组(B组),每组30例.全麻诱导时,A组:生理盐水5ml,舒芬太尼0.4μg/kg;B组:帕瑞昔布钠40mg/kg,舒芬太尼0.3μg/kg.结果 同组之间,术前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与气管插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术前;两组之间,术前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心率变化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均大于B组.A、B两组相比,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管时镇静-躁动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比B组躁动更明显.结论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时给予帕瑞昔布钠,不仅能降低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还能够有效预防拔管时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马越涛  莫一兰  蔡秋萍 《中外医疗》2012,31(33):31-32,34
目的观察术前静注帕瑞昔布(parecoxib)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及腹腔内灌注对LC病人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L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帕瑞昔布组(P组);罗哌卡因组(R);帕瑞昔布+罗哌卡因组(P+R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病人术后2、4、6、12、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观察术后出现肩背痛和需额外镇痛病人的比例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P组病人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R组病人术后2 h 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组病人术后6、12、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各组术后需要注射杜冷丁镇痛的病人比例存在明显差异。术后出现肩痛和后背痛的病人比例R+P组和R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术前静注帕瑞昔布联合切口和腹腔内灌注罗哌卡因用于LC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全麻下行肺癌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术后2 h(T2)、术后6 h(T3)、12 h(T4)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浓度。于T1到T4点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各点MAP、HR、SpO2变化及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等的发生。结果:两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0浓度T2T4时点均高于T1。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T2T4时点均高于T1。与对照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T2T4时点TNF-α、IL-6浓度均较低(P<0.05),IL-10浓度较高(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T2T4时点TNF-α、IL-6浓度均较低(P<0.05),IL-10浓度较高(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T2T4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2T4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2T4各点MAP、HR、PaCO2较T1及帕瑞昔布钠组显著升高(P<0.05);帕瑞昔布钠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明显减少(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开胸手术有明显镇痛作用,同时可调节免疫平衡,减轻围术期炎性反应,且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对瑞芬太尼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体重45~85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n=40).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完成后,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6 μg/kg;SP1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和舒芬太尼0.3 μg/kg;SP2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和舒芬太尼0.3 μg/kg.术中静脉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拔管期间躁动和寒战的发生情况,以及意识恢复后5 min时的口述痛觉评分(VRS评分).分别于术后1 (T1)、2 (T2)、4 (T3)、8(T4)、12(T5)和24 h(T6)时,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静态和动态的疼痛程度,同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VRS评分、MAP、HR、躁动、寒战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P1组T1~2时静态VAS评分升高,T1~6时动态VAS评分升高,SP2组T1~5时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SP1组比较,SP2组T1~6时静态VAS评分降低,T1~5时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复合舒芬太尼0.3 μg可减轻瑞芬太尼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且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6.
杨清存  冯艳平 《中原医刊》2013,(23):101-103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复合地佐辛对提高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质量的效果。方法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P组: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1);D组: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PD组: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l)+术毕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于麻醉前(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1min(T3)、拔管后5rain(T4)时记录呼吸(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苏醒、拔管时间。评估拔管后5min时的躁动(RS)评分、镇静(RSS)评分,和舒适(BCS)评分。结果与PD组相比,P组他、T3时刻HR增快,MAP增高;RS评分增高,与D组、P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苏醒、拔管时间延长,RSS评分增高,与P组、P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BCS评分增高,与P组、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10min帕瑞昔布钠40mg复合术毕前20min0.1mg/kg地佐辛静注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有满意的麻醉恢复期循环变化,且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拔管时间,苏醒质量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和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术后镇痛作用,为临床选择镇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90例择期行单侧TK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瑞昔布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0.5mg·kg^-1、右美托咪定1μg·kg^-1和生理盐水10ml,3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全麻诱导、维持程序,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在麻醉前30min,术后2、4、8、12、24、48、72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舒适评分(BCS评分);记录术后24h内按压镇痛泵的总次数、有效次数和二者比值(D/D比值)及镇痛泵的用药量;观察术后72h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果术后8h,N组的HR和MAP高于麻醉前30min(P〈0.0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VAS评分均低于N组(P〈0.05);术后2、4、8、12h,D组的VAS评分低于N组(P〈0.05);术后8、12、24、48h,P组的VAS评分低于D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P组的BCS评分均高于N组(P〈0.05),D组在术后2、4、8、12h的BCS评分高于N组(P〈0.05);术后8h,P组的BCS评分高于D组(P〈0.05)。P组与D组在术后24h内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次数、D/D比值和镇痛泵用药量均低于N组(P〈0.05),P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内,P组和D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N组(P〈0.05),P组和D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均高于N组(P〈0.05),P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或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均能有效降低TKA术后疼痛程度,但帕瑞昔布镇痛效果更好、作用时间更持久;帕瑞昔布或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均能降低术后72h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应用于全麻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0年9月~2012年5月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均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比较两组置罩(管)前后(T1、T2)和拔罩(管)前后(T3、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观察拔罩(管)时并发症情况。结果T2~T4时S组MAP明显低于T组(P〈0.05)、T2~T4时S组HR慢于T组(P〈0.05)。躁动、呛咳、咽痛的发生率S组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SLIPA喉罩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Narcotrcnd监测用于腔镜微创手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arcotrcnd监测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并行Narcotrcnd监测,N组以Narcotrcnd监测结果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使Narcotrcnd指数州D维持在DI-E0水平,C组依据临床体征和临床经验调节麻醉用药。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a)、插管后5rain(T2)、手术开始时m)、CO2气腹后lrain(1r4)、手术结束时(L)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arcotrcnd指数(M);记录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术中知晓发生情况。结果T2、T3、T4和T5时C组NI、MAP、HR明显低于N组(P〈0.01或0.05)。与C组比较,N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N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Narcotrcnd监测用于腔镜微创手术快通道麻醉,有利于调控麻醉深度,实现精确麻醉,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加快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30 min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苏醒时,术后4、8、12 h疼痛程度,记录苏醒和拔管时间及术后需镇痛药物剂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苏醒和拔管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苏醒时,术后4、8 h 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无差异。观察组术后需要镇痛药物需求率及咽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不影响全麻苏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