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清抵抗素、瘦素与TNF-α在伴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链脲佐菌素空腹腹腔注射缺血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瘦素与抵抗素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瘦素与抵抗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TNF-α、瘦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结论抵抗素、瘦素和TNF-α参与了糖尿病与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发病过程,TNF-α抵抗素的负调节因子,能下调抵抗素表达。TNF-α与瘦素相互作用,导致瘦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清抵抗素与TNF—α在伴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链脲佐菌素空腹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α与抵抗素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清TNF—α与抵抗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血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升高,而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结论 抵抗素和TNF—α参与了糖尿病与缺血再灌注的损伤发病过程,TNF—α是抵抗素的负调节因子,能下调抵抗素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PY)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豚鼠发病及血清Th1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研究NPY对EAE发病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EAE对照组、NPY干预组3组,向健康对照组和EAE对照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向NPY干预组侧脑室注射等量NPY各1次,1周后造模,观察EAE对照组、NPY干预组的发病潜伏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情况及3组豚鼠血清TNF-α、IFN-γ水平.结果 与EAE对照组相比较,NPY干预组发病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明显降低(P<0.001),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向侧脑室注射NPY对EAE豚鼠的发病确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IFN-γ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氮平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体质量变化的关系。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各30例,分别接受氯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和6周后分别测定两组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及体质量,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及回归分析。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及体质量存在交互效应(F=11.203,P=0.000;F=5.981,P=0.033;F=7.523,P=0.003)和组别主效应(F=6.772,P=0.023;F=37.771,P=0.000;F=5.674,P=0.039)。治疗3周和6周时,氯氮平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F=30.764,P=0.000;F=59.963,P=0.000)、体质量(F=5.424,P=0.042;F=11.423,P=0.000)均高于治疗前;治疗6周时,血浆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F=10.132,P=0.004)。阿立哌唑组血浆神经肽Y(F=0.143,P=0.708;F=0.293,P=0.593)、瘦素水平(F=1.343,P=0.256;F=1.030,P=0.326)、体质量(F=2.743,P=0.113;F=0.132,P=0.72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3周和6周时神经肽Y变化值可以解释同期体质量变化值变异的41.9%和21.8%。结论:与阿立哌唑比较,氯氮平可显著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神经肽Y、瘦素水平;神经肽Y水平增高可能是氯氮平导致患者体质量增加的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浆神经肽Y及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阿立哌唑组各30例分别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测定两组体质量、血浆神经肽Y和瘦素水平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奥氮平组在治疗4周和8周时体质量(F=287.207,F=506.777)、血浆神经肽Y水平(F=725.697,F=5152.624)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00);瘦素水平治疗4周时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08,P=0.058),治疗8周时高于治疗前(F=1589.726,P=0.000)。阿立哌唑组治疗4周和8周时体质量(F=2.810,F=1.819)、血浆神经肽Y(F=0.232,F=0.376)及瘦素水平(F=0.975,F=1.29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奥氮平组治疗4周和8周时体质量的变化与神经肽Y的变化明显正相关(r=0.632,r=0.576;均P0.001),与瘦素的变化无相关(r=0.254,r=0.085;P均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奥氮平组神经肽Y变化进入以体质量变化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治疗4周和8周时,神经肽Y变化可以解释体质量变化变异的40.0%和33.1%。结论:与阿立哌唑相比,奥氮平能显著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体质量;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变化可能是体质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及其受体在实验大鼠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索NPY在垂体腺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通过腹腔注射雌激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垂体腺瘤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NPY的浓度,应用免疫组化、免疫电镜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研究大鼠垂体中NPY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垂体显著增大,血清泌乳素浓度明显增高;实验组大鼠血浆NPY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垂体腺瘤中NPY及其Y1R和Y2R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电镜显示NPY阳性颗粒主要位于腺垂体细胞的内分泌颗粒中。结论实验组大鼠垂体腺瘤中NPY及其受体的表达下调可能与垂体腺瘤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Zhou JR  Xu Z  Jiang CL 《神经科学通报》2008,24(3):155-159
目的探讨神经肽Y对巨噬细胞系RAW264.7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GF-β1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 p8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神经肽Y主要通过激活其Y1受体信号通路增加RAW264.7细胞中TGF—β1的产生,并可在10min内快速激活P13K通路。P13K通路阻滞剂可消除NPY对TGF-β1产生的促进作用。结论神经肽Y能够通过Y1受体促进RAW264.7细胞的TGF-β1的表达,此作用可能由P13K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神经肽Y(NPY)方面揭示脑缺血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观察青年(5-6月龄)和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全脑缺血心肌损伤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及NPY、DA、NE、E的含量。结果 青年模型组血清中CPK和LDH水平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老龄模型组高于老龄对照组。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血中NE分别高于青年和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血中NE、E水平和下丘脑NE水平高于青年模型组,老龄模型组下丘脑中NE和E水平低于老龄对照组。脑组织中NPY老龄对照组低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结论 在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与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强有关,老龄大鼠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6例VD患者,59例脑梗死非痴呆(CI)患者及40例健康人(NC)血淸NPY和CGRP含量,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VD组和CI组NPY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VD组NPY水平高于CI组(P0.05);VD组和CI组CGRP水平显著低于NC组(P0.01),VD组CGRP水平显著高于CI组(P0.01);VD组CGRP和NPY呈负相关(P0.05)。结论 VD体内CGRP降低,NPY升高,且CGRP与NPY呈负相关。脑血管舒缩功能平衡失调既可能是脑缺血缺氧的结果,又可能是导致脑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脑的长期慢性缺血缺氧可能是V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伏隔核壳部(NAc-sh)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肥胖大鼠摄食量和摄食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取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大鼠模型,6个月后取24只肥胖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NAc-sh高频DBS刺激组(简称刺激组)和假刺激组,每组12只.分别在双侧NAc-sh植入刺激电极固定装置.术后30 d大鼠进食完全恢复后,两组各选取进食量稳定的大鼠10只植入电极行刺激(电压3.0V,波宽100μs,频率180 ~ 200 Hz)或假刺激,并于刺激或假刺激前后断尾取血,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外周血胃促生长素、瘦素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结果 刺激组大鼠刺激开始摄食量即较刺激前明显下降(P<0.05),刺激后血清瘦素和神经肽Y的浓度较刺激前明显下降[瘦素:(20±10) pg/ml对比(32±10) pg/ml;神经肽Y:(926±299) pg/ml对比(1302±287)pg/ml,P值均<0.05],胃促生长素的血清浓度较刺激前明显增加[(1 603±848) pg/ml对比(1 066 ±310) pg/ml,P<0.05),而假刺激组刺激前后进食量及胃促生长素、瘦素、神经肽Y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sh高频电刺激能有效降低肥胖大鼠摄食量,外周血激素的变化可能与外侧丘脑的兴奋性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R1反义寡核苷酸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于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2小时、24小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磷酸缓冲液(PBS)、错义寡核苷酸(MSODN)及反义寡核苷酸(ASODN),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5天进行Nissl染色、TTC染色及梗死体积比测定。结果 各组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的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轻,神经元丢失相对较少。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注入NR1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减轻缺血脑组织病理学损害,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室内注入神经肽 Y(Neuropeptide Y,NPY)对戊四氮 (PTZ)致痫大鼠海马结构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NPY实验组 (n=10 )和对照组 (n=8)。 NPY实验组 ,于 PTZ造模前给予侧脑室注射 NPY(6 nmol/ 10μl)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侧脑室注射后 5分钟 ,腹腔注射 PTZ(6 0 mg/ kg) ,观察痫性发作持续时间并于痫性发作后 2小时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 (DG)和 CA1区 BDNF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NPY实验组痫性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 (P<0 .0 0 1)。实验组 DG颗粒细胞层、分子层的 BDNF免疫反应性高于对照组相应各层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CA1区锥体细胞层、放射层及腔隙层免疫反应性均高于对照组相应各层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 DG分子层和 CA1区放射层及腔隙层免疫反应性分别高于颗粒细胞层和锥体细胞层免疫反应性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CA1区分子层未见 BDNF免疫反应性表达。结论 :脑室内注射 NPY可缩短痫性发作时间 ,并促进致痫大鼠海马内 B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用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方法,研究大鼠脊髓Ⅱ层神经元中神经肽Y Y1受体与生长抑素共存关系.结果显示在Ⅱ层深部许多神经元含Y1受体-免疫反应性物质,只观察到少量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其中个别Y1受体阳性神经元也含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物质;在局部使用秋水仙素后,大多数Y1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含有生长抑素免疫反应性物质.推论脊髓背角Ⅱ层神经元中的Y1受体可能与生长抑素在脊髓水平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SH-SY5Y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分为三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再灌注组予以糖氧剥夺12 h后正常培养,缺血后处理组经糖氧剥夺12 h后予以3个循环的正常培养10 min/糖氧剥夺10 min,正常培养12 h后通过光镜、荧光显微镜以及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SOD活力检测SH-SY5Y细胞的改变。结果缺血后处理组的SH-SY5Y细胞存活率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加而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经缺血后处理的SH-SY5Y细胞内SOD的活力较缺血再灌注组增加32.53%(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在细胞离体状态下可以发挥保护作用,能够降低SH-SY5Y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内SOD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血清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组、NPY组;NPY组制模前侧脑室注射NPY;预处理1周后将大鼠脊髓匀浆注入EAE组及NPY组豚鼠足垫制作EAE模型;每日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观察造模后各组EAE发病率、发病潜伏期;在病情高峰期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L-1β、IL-2、IL-4、IL-6、IL-8水平,并进行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EAE组及NPY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90%;发病潜伏期分别为(10.0±4.8)d和(25.4±12.6)d;病情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3.60±0.52)分和(1.80±1.1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AE组和NPY组豚鼠病情高峰期血清IL-1β、IL-2、IL-6、IL-8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EAE组比较,NPY组病情高峰期血清IL-4水平明显增高,IL-2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3)神经病理学检查显示NPY组神经组织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改变较EAE组明显减...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老龄大鼠神经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的变化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青年(5月龄)和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均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30min 再灌注60 min后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和血浆,脑组织中ET,CGRP,NPY含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老龄大鼠较青年大鼠严重,青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中NPY低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西药组,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与以ET占优势的CGRP与ET的平衡失调有关,由于老龄大鼠ET与CGRP间平衡失调和NPY的增龄变化使脑缺血再灌注后这些病理改变较青年大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NR1反义抑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R1反义寡核苷酸对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于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2小时、24小时分别经侧脑室注射磷酸缓冲液(PBS)、错义寡核苷酸(MSODN)及反义寡核苷酸(ASODN),然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5天进行Nissl染色、TTC染色及梗死体积比测定。结果各组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的梗死体积比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轻,神经元丢失相对较少。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注入N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局部脑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核因子-kB(NF-k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一栓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后第2、6、12小时取脑组织行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kB和TNF-α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大鼠脑组织NF-kB和TNF-α水平在损伤后增加,此二因子的水平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NF-kB和TNF-α在脑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增加,它们在脑动脉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神经肽Y(r AAV2/1-NPY-EGF-P)干预前后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中NR1、NR2A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海人酸致痫大鼠组(KA组)以及神经肽Y(NPY)干预组(NPY组)各12只。KA组和NPY组均在海马CA3区注射海人酸建立为慢性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NPY组向脑室注射10l滴度为5×10~(11)μg·mL~(-1)的r AAV2/1-NPYEGFP进行基因转染,KA组不注射病毒,对照组海马CA3区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分别于基因转染后2w、4w,取海马保存于液氮。每组动物选取12只,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NR1,NR2A的表达情况。对试验结果采用双盲法进行统计,应用半定量积分的方法,把每个时间点的大鼠CA3区NPY的阳性细胞率和阳性细胞着色强度进行分级记分,最后依据两项之积计算其阳性强度(IHS)。结果 2w及4w时KA组和NPY组NR1、NR2A阳性细胞数量、染色强度和IHS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4w时NPY组阳性细胞比例、染色强度和IHS评分均低于KA组,(P<0.05)。结论 NR1、NR2A受体的低表达可能参与了NPY抑制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神经肽Y(NPY)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VD组、脑梗死非痴呆组(CI组)、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CGRP及神经肽NPY水平变化,分析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 VD组MoCA评分、CGRP水平低于NC组和CI组,NPY水平高于NC组和C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的MoCA评分与血清CGRP水平呈正相关(r=0.439,P<0.01),与血清NPY水平呈负相关(r=-0.278,P<0.05)。结论脑的长期慢性低灌注是VD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脑血管舒缩功能平衡失调既可能是脑缺血缺氧的结果,又可能是进一步导致脑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