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动荡中改革调整中发展———1997年国际金融综述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谭雅玲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推动下,呈现动荡与改革交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特点,因而市场出现既平稳又波动、既充满风险又有所发展的状况。主要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了季度报告,对次贷危机威胁下的全球金融市场进行回顾,报告显示,市场遭受持续的信用恐慌打击,主要工业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显著下降,衍生品市场创下最繁忙记录,国际银行业跨境债权增长由急变缓(截至2007年6月末)。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主要经验教训是 ,中国必须健全和完善本国的金融体系 ;中国必须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使汇率的变动具有必要的灵活性 ;中国在目前情况下必须保持资本管制 ;中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结构改革之间的协调 ;中国必须加速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中国有能力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中国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行必要的结构改革。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500年的金融发展史中,危机大约每隔十年出现一次。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对危机再次爆发的担忧笼罩着亚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后,我国股市行情单边下跌,上市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信心丧失,股市健康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通过暂缓新股发行步伐,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加强管理,统筹安排股改解禁股的上市节奏和数量等措施,调控股票供给,保障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扬  余维彬 《中国金融》2007,(22):20-21
在金融学的理论文献中,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实践中,多数人都认同这样的说法:所谓国际金融中心,指的是国际金融活动发生的中心地;它既是各国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国际金融资本的来源地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各国日益意识到对金融危机的防范和救助需要一种地区性的公共产品。作为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一种中长期方案,发展亚洲债券市场有助于完善本区域金融结构,减轻实体经济对银行部门的过分依赖,削弱举借外债后货币和期限的双重不匹配问题。从规模看亚洲债券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美国金融动荡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1.
近日,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面性的金融危机,严重的信用紧缩制约实体经济增长。美国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在国际金融业遭受巨大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处在动荡条件下伊斯兰金融稳定发展的突出表现,总结归纳伊斯兰金融所具有的宗教性、真实性及安全性的特点,比较分析伊斯兰金融与西方金融的差异性,结合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得出道德风险、虚拟经济及金融投机活动是造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金融的危机性、风险性不同于伊斯兰金融的稳定性、安全性的最根本的原因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召开。这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十年前,金融危机席卷亚洲,而十年后,亚洲经济已经复苏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尽管亚洲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年,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它产生的巨大影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十年来,多数经济学者从宏观经济层面研究危机爆发的原因,然而对投资人非理性行为的反思却很少。行为金融学可以从人的行为因素对这场大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回眸十年前的金融危机,基于前景理论,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几个角度分析投资人和监管者在大危机面前的非理性行为,有利于引导投资人理性投资,预防和规避金融风范,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不经意间,距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已有十周年的时间了。在亚洲又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时候,在楼市、股市又开始红火的时候,特别是在中国内地楼价疯涨,股市泡沫开始形成的时候,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对眼下现实进行考量,毫无疑问,有着不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永胜 《新金融》1998,(2):25-27
今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令 全球震撼,这场危机首先发难于东南亚各国,然后蔓延到周边国家、东欧以及拉美,给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在分析这场危机的原因时各界达成以下共识: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货币及汇率政策本身有漏洞,外汇投机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到今天,国际性投机资金在对一国或地区迅速恢复资金配置平衡以及对政策失误的警示等方面的正效应正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几个亚洲国家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比较研究。对各国危机前的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基本了解,具体观察了各国在危机发生后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如在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的操作,以及一些受货币政策影响的指标的变化状况,如货币总量、信贷总量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他们的货币政策的比较研究,做出了对货币政策的一些判断和对中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泰国金融危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理解泰国金融危机是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起点。毫无疑问,泰国金融危机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原因是泰铢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文分析了钉住汇率制度是如何酿成了泰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一飞 《财会学习》2018,(6):170-171
股指剧烈波动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是非市场常态,导致股价剧烈波动的因素非常复杂,毫无疑问融资融券保证金率调整带来的资金杠杆效应也是因素之一:降低保证金率可能提高杠杆水平,增加融资买入资金,推高股指;反之会导致流入资金减少或被动卖出,造成股指下跌.2015年期间,上证指数波动率超过了100%,在动荡市中监管层几次调高融资融券保证金率,其政策效应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实证发现,在动荡市中,监管部门调整融资融券保证金率对降低市场的波动性产生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