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海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之一在浅(滩)海油田的海油陆采方式开发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概述了胜利浅(滩)海油田海油陆采方式进海路工程产生的背景、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实体抛石式、钢筋混凝土板桩组合装配式、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与板桩组合式、透空箱涵式和栈桥式)以及它们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并提出了两种新型的进海路结构模型,即PHC管桩与独立沉箱组合装配式以及PHC管桩与独立沉箱组合墩台栈桥式.  相似文献   

2.
浅海滩涂地带油气田已进入开发阶段,海油陆采开发过程中人工岛进海路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文章分析了填海筑路方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栈桥式进海路的设计构思,通过与填海筑路和陆地一般桥梁的比较,认为栈桥式进海路方案是可行的,对栈桥式进海路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论证并制订了设计方案。最后,文章提出了栈桥式进海路设计中有待探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叙述胜利油田滩海进海路设计的两种结构形式,即重力式土石结构和桩板组合结构。实践证明这两种结构形式的进海路,在滩海海区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描述了结构稳定性计算方法,对工程实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其施工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插入式箱型进海路结构具有路基材料用量较少、结构整体性好、地基受力均匀、沉降变形较均匀、施工工序少、现场工程量小、施工期短、工程造价较低等优点,在软土地基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滩海地区道路修筑投资大,性能差、工程施工速度慢。油田地区主要以粉质土、淤泥质土组成的软地基,承载力低,天然含水大,压缩系数高,这种土必须经固化等处理措施,为此开发了一系列用于滩海泥土的固化材料。实验表明,在一定含水率下,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固化材掺量的增大而增高,重量和强度损失随固化材掺量的参加不断减小,固化材在不同的腐蚀溶液中的抗蚀系数大于1。采用固化材袋装固化土护坡筑路技术是滩海道路建设的一项新技术,可使每公里道路节约投资12万元,综合造价大大降低,同时又可缩短工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滩海地区漫水路断面结构、泥土固化技术以及室内模型试验的内容。总结了固化土道路现场先导试验和示范工程的施工经验,对滩海道路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海上平台35kV大容量变压器研究,提出了海上平台高压大容量变压器采用薄绝缘环氧树脂浇注式干式变压器技术方案,研究分析了具有多层轴向散热气道的特种分段圆筒式绕组结构及单片、五步进、纵向阶梯叠铁无空绑扎的铁芯结构的特点。试验和现场试运均证明,开发的35kV、10000kVA变压器具有损耗低、体积小、噪声低、抗短路能力强、局放量小等特点,完全适用于海洋平台特殊的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袋装砂筑堤技术在滩海、浅海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袋装砂筑堤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其与传统抛石斜坡堤比较的优势。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工程等,介绍了袋装砂筑堤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在我国浅海重大水运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宁波港、深圳港等地质条件特点及实际工程情况,阐述了袋装砂筑堤技术在淤泥质海岸、深厚软弱淤泥地基条件下的技术优势及成功应用;结合曹妃句地区通路工程.阐述了袋装砂筑堤技术在渤海滩海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分析了当前袋装砂筑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结合胜利石油管理局新滩油田固化土道路的设计与施工,详细介绍了新滩油田的水文资料、地质资料,道路的路堤高度、路面结构、道路防护,固化土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固化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应力应变关系,抗冰融性实验,耐干湿性试验,执行的主要标准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滩海人工岛工程水浅、填筑材料短缺等工程特点,开发出对拉板桩结构形式并应用于滩海人工岛进海路。该板桩结构将预制混凝土板插入到地基土一定深度,板桩顶部通过拉杆对拉,两板桩中间填块石,外侧采用抛石护坡。对拉板桩结构形式复杂,波浪、地基变形、道路两侧压载等是影响对拉板桩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根据滩海人工岛进海路工程环境特点,建立了进海路对拉板桩结构与地基土体相互作用有限元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波浪等荷载作用下对拉板桩结构变形与整体稳定性特点,并进行波浪荷载、不均匀沉降、水位变化和材料强度衰减对结构变形与稳定性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波浪荷载、车辆荷载、水位变化和不均匀沉降都会对对拉板桩进海路结构变形和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水位变化对板桩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影响最显著,在设计低水位条件下结构沉降和位移均大于设计高水位条件下的结构沉降和位移,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也有所降低,而结构材料强度变化对结构变形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滩海环境下钢质原油储罐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质原油储罐是海上原油处理的重要设施,由于受内、外腐蚀介质的影响,储罐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地腐蚀。针对滩海环境下钢质原油储罐腐蚀,分析了清罐检测数据及储罐腐蚀失效原因,提出了滩海地区立式钢质原油储罐的腐蚀防护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我国滩海油田的冰情及其抗冰问题。介绍了自持抗冰能力的浅海油田固定式生产设施,如人工岛、混合(混凝土)结构重力式平台、抗冰锥形主体桩基平台等的结构、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论述了浅海油田海上平台和设施的外设抗冰防护技术,包括抗冰桩;以抗冰桩为骨架的模块化自稳式(堆积冰重力式)防冰堤;以混凝土沉箱防冰堤模块为骨架的模块化重力式防冰堤;由防冰堤和桩基平台组成的浅海油田生产设施;坐底式钻井平台的水下基台。提出了发展滩海抗冰技术的建议,今后应加强和完善冰情的监测和资料的积累,加强冰情及抗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港探区海域属于滩涂地带,地表条件较深海域更加复杂。随着陆上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剩余资源潜力逐渐减少,具有丰富油气资源的滩海区域逐步成为大港勘探重点区带。近年来,通过深化研究与探索实践,解决了大港滩涂区特殊的环境和海况条件下"陆上设备下不去、海上设备上不来"的难题,逐步形成了适合滩涂区域的地震地质、海洋工程建设以及钻完井等配套技术系列,并实现了高效开发。技术系列包括地质研究领域拓展应用地震一体化采集处理、精细构造解释、储层预测等关键技术;海洋工程建设领域创新形成环保型"实体"结构进海路、"透流"结构进海路、滩海域人工岛建设、滩涂区钻井平台建设等特色配套技术;钻完井领域集成应用磁感应防碰绕障、大斜度井、大位移水平井优快钻井、单筒双井井口槽利用等"井工厂"模式高速高效钻完井配套核心技术。这些油田建设配套技术及特色技术应用为大港滩涂区域油田优质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技术保障,同时为类似油田建设开发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滩海油田投资高、风险大,因此产能建设投资界限研究十分必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滩海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投资界限进行研究,建立了滩海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投资界限模型,并确定了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设计一定的原油生产能力时的投资界限.以辽河滩海海上某油田为例,确定了该油田开发产能建设投资界限.结果表明,滩海油田产能建设投资界限与原油价格成正比例关系,与单位经营成本成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5.
国内现有大直径高强度混凝土管桩锤击沉桩施工时,管桩桩顶往下1~3 m范围内往往出现纵向裂缝等质量问题,使管桩存在腐蚀隐患。针对胜利油田青东5区块透空式进海路水位变动区混凝土管桩的防腐要求,通过方案比选选用了一种新型的复层矿脂包覆技术,有效解决了水位变动区混凝土结构的防腐和修复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土工格室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岩土工程材料,土壤固化剂是一种对高含水土壤改良固化效果明显的新型材料。采用土工格室填砂作为漫水路的基层、固化剂配制的固化土作为漫水路的防护层,是笔者建议的在浅海潮间带修筑漫水路值得采取的一种新型结构。这种结构的漫水路施工期短、节省投资,可满足滩海油田开发期间通行各种车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新滩油田KD401、KD12区块的地面工程方案中,采取进海路结合人工岛和海底管线结合海上平台两种模式来开发浅滩油田。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适合于开发胜利滩海油田的地面工程模式。同时指出,在选择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钻井、修井、海底管道建设、施工周期等一系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胜利油田为了加大浅海区域的勘探开发力度,提出了在浅海区域修筑进海路连接海油陆采平台的方案,以确保海上采油施工的安全和稳定高产.文章介绍了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路堤的设计方案、结构及施工技术措施.该进海路采用管桩作为路堤框架结构,预制挡板作为辅助承重措施,在预制板内抛石回填,用振动锤夯实基础,在路面下干砌片石,最后现浇混凝土路面,边坡采用大块抛石护底,一层三排扭工体护体,保证了管桩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陆梁油田抽油井井下防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防腐技术体系中优选出适合陆梁油田的药剂体系,编制现场试验方案。通过现场试验优化建立了防腐技术方案,确立以KL-601改进型缓蚀剂为主剂固化后的防腐体系,并用示踪剂示踪的方法对单井防腐效果进行动态跟踪评价,优化了防护周期。  相似文献   

20.
滩海油田地面工程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滩油田KD401、KD12区块的地面工程方案中,采取进海路结合人工岛和海底管线结合海上平台两种模式来开发浅滩油田.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适合于开发胜利滩海油田的地面工程模式.同时指出,在选择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钻井、修井、海底管道建设、施工周期等一系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