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砷是自然界分布广泛的一种化学物质 ,常见的中药砷剂主要包括砒石、砒霜和雄黄 ,许多砷化合物曾用于治疗梅毒、气喘、疟疾、结核病、寄生虫病。由于砷化合物具有高毒性 ,所以砷制剂已被更安全 ,更有效的药物所替代。但近年来研究发现 ,砷剂治疗白血病 ,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3或AP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砷化合物是公认的有毒物质 ,砒霜 (As2 O3)由口摄入的急性中毒剂量是 5~ 50mg ,致死剂量在 6 0~2 0 0mg范围内变化。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末梢神经炎、心血管损害等。1 砷的生物…  相似文献   

2.
廖辉  李桂芳  江志生 《医学综述》2002,8(12):717-719
三氧化二砷 (As2 O3)俗称砒霜 ,是一种致癌剂 ,又是一种作用广泛的药物 ,中国古代曾被用于治疗牛皮癣、梅毒、风湿病及一些恶性肿瘤。近十几年来 ,哈尔滨医科大学首先应用As2 O3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取得了突出成效 ,被国内外血液工作者认可。As2 O3在我国已被批准为国家二类新药 ,并正在美国报批新药。砷剂治疗APL的成功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作为一种潜在的广谱抗癌药 ,其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十分巨大 ,有待开发。1 临床应用1.1 病种1.1.1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孙鸿德等用癌灵 1号 (含砒霜 )…  相似文献   

3.
砷剂的代表性药物三氧化二砷 (As2 O3 )是众所周知的传统中药毒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随着医学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它在攻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 ,APL)的过程中 ,显示出卓越的疗效。As2 O3 治疗APL主要机理是 ,小剂量、低浓度有诱导细胞分化的作用 ;大剂量、高浓度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As2 O3 是继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之后治疗APL更有效的药物[1,2 ] 。1 As2 O3 治疗APL的适应证及优点1 1 适应证A…  相似文献   

4.
中药砷剂治疗肿瘤实验与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最早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可能就是砷剂 ,中药砷剂作为抗肿瘤药在我国至少有百年的历史 ,以往都是个案报告 ,如应用牛黄解毒片 (含雄黄 )及雄黄 (含 As2 O3)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用亚砷酸溶液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方法一直持续到本世纪30年代 ,后来由于新的化疗药物不断出现和砷剂的毒副作用 ,才逐渐被少用 .近年来临床医学研究发现 ,中药砷剂 (As2 O3)具有广泛的抗癌谱 ,并且副作用少 ,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和恶性淋巴瘤取得满意的效果。 1992年孙洪德等[1] 首先报道应用癌灵一号 (主要成份 As2 O3)结合…  相似文献   

5.
雄黄在血液病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黄为含砷的矿物 ,作为常用中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牛黄解毒片、青黄散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中都含有雄黄 ,其在传统中医 ,甚至是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早在 5 0年代含雄黄的中药就开始用于治疗白血病。近年来As2 O3 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它不仅缓解率高 ,不引起骨髓抑制 ,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杀细胞化疗药物和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的维甲酸 ,对维甲酸和化疗药物耐药的复发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而雄黄作为毒性更小的含砷化合物 ,在治疗白血病中的价值再次受到重视。以下将雄黄的特性及其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和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砷是砒石 ,雄黄等中药的主要成分 ,自 1992年以来 ,国内陆续报告了以砷剂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或砷化物 (三氧化二砷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完全缓解率达 65 3%~ 98 3% [1] 。我科自1996年 5月~ 1999年 3月单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初治的APL患者共 14例 ,发现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两种不同亚型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即M3a和M3b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14例中M3a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13~ 57岁 ;M3b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0~ 50岁 ,全部病例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  相似文献   

7.
砷剂治疗白血病 ,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 或APL) 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的临床疗效 ,已引起国内外广大血液病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应用砷制剂治疗不仅缓解率高 ,很少引起骨髓抑制 ,不易诱发DIC ,且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为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的途径。1 砷剂的特性药理及代谢1 .1 特性 中药砷剂主要包括砒石、砒霜和雄黄 ,历代处方用名当有白砒、白信、信石等。其性味 ,《本草纲目》记载 :“辛酸、大热、有大毒” ;归经 :《本草求真》曰 :“入肠、胃” ,《本草撮要》曰 :“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 :外用蚀疮去腐 ,…  相似文献   

8.
血液病学     
陈竺  陈国强 《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2):888-889
血液病学陈竺陈国强一、白血病的基础和临床在白血病研究上所取得的最大进展应首推氧化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通过连续静脉滴注三氧化二砷(As2O3)使60%(40/72)的APL患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并且未出...  相似文献   

9.
雄黄为含砷的矿物,作为常用中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牛黄解毒片、青黄散等相当一部分中成药中都含有雄黄,其在传统中医,甚至是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都十分广泛.早在50年代含雄黄的中药就开始用于治疗白血病.近年来As2O3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它不仅缓解率高,不引起骨髓抑制,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杀细胞化疗药物和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的维甲酸,对维甲酸和化疗药物耐药的复发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8月 ,我们采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注射液静脉滴注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 4 3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 :本组 4 3例病人中 ,男 2 9例 ,女 14例 ,年龄在 11~ 65岁。患者均符合APL的诊断标准。其中初治者 38例 ,复发及难治者 5例 ,复发患者中 3例为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达完全缓解 (CR)后3个月复发者 ,2例为应用ATRA治疗 5 0天未缓解者 ,而改用DA、HA方案一疗程仍未缓解者。方法 :将 0 1%As2 O3注射液 10ml加入 5 %GS液 30 0~ 5 0 0m…  相似文献   

11.
血液病学     
Sh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4):1665-1667
一、砷剂和维甲酸类药物的深化研究我国首先将砷剂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开创了APL治疗的新途径 ,目前国内已普遍应用 ,国外也已开始试用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砷剂的作用机制仍未阐明 ,各国学者正在探索之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 ,对APL细胞株NB4细胞在硫化砷作用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筛选出有差异的基因 34条 ,发现TNFα激活的ABC蛋白编码基因ABC50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PNAS 2下调 ,而周期蛋白G2 上调。推测上述三个基因在砷剂诱导NB4细胞凋亡中可…  相似文献   

12.
氧化砷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1],氧化砷和硫化砷等砷化合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促进凋亡治疗恶性肿瘤这一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我院自1994年12月起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了36例APL复发的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止、凝血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AL)的止、凝血异常及维甲酸(ATRA)、砷剂(As2O3)治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止凝血的影响。方法 用凝血、抗凝、纤溶指标观察AL血浆、细胞裂解液中的相应改变。结果 AL发病时有不同程度的凝血系统活化,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激活,纤溶功能亢进;APL有组织因子(TF)的异常表达,ATRA、As2O3有下调APLTF表达的作用。结论 不同类型AL的止凝血异常并不  相似文献   

14.
我院 1990年 5月— 1998年 9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LL-transretinoicacid ,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2 0例APL患者 ,均为初治者。年龄 8~ 6 4岁 ,平均 (32± 19)岁。其中 ,男 15例 ,女 5例。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值 (0 .4~ 30 )× 10 9/L ,平均值 (6 .1± 8.6 )× 10 9/L。1.2诊断标准 采用 1985年FAB白血病分类诊断标准[1] 。1.3疗效标准 采用 1987年苏州全国白血病化疗讨论会制定的疗效标准[2 ] 。持续服用ATRA超过 6 0d仍未缓解…  相似文献   

15.
自 1994年以来我科使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 )注射液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1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 本组复发APL 12例 ,其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16~ 48岁。 9例在使用全反维甲酸 (ATRA)治疗完全缓解 (CR)后3~ 2 5个月 (平均 13.2个月 )内复发 ;3例分别使用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 (HOAP方案 )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 )和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 (HA方案 )联合化疗 ,分别于缓解后 9、11和 15个月后复发。1.2 诱导缓解治疗 取 0 .1…  相似文献   

16.
198 5年 ,我所于体外研究证明 ,全反式维A酸(ATRA)可以诱导HL - 6 0及新鲜APL细胞向终末成熟细胞分化。 1986年我所在国际上首先应用ATRA治疗APL 2 4例 ,2 3例取得完全缓解 (CR)。该结果发表在Blood(1988,72 :5 6 7) ,并在以后的年代里 ,得到国内外广泛的证实。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 ,APL用ATRA与化疗合理组合治疗 ,CR率可提高到90 %~ 95 % [1] 。我所已在 1999年总结了临床应用的十年经验[2 ] 。ATRA虽可明显提高APL的CR率 ,但容易产生耐药和复发 ,1994年我所与哈医大合作 ,研究了氧化砷治…  相似文献   

17.
全反式维甲酸 (ATRA)作为肿瘤细胞的诱导分化剂最早应用于临床 ,其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完全缓解率高达 80 %~ 90 % [1] ,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我们自1986年以来应用ATRA治疗了 15例老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取得良好疗效 ,并追踪观察完全缓解 (CR)后维持治疗情况和缓解期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初治老年APL患者 15例 ,经临床表现、外周血象和骨髓细胞学检查 ,部分患者行染色体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查 ,符合FAB分类标准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M3 型。一、患者资料15例APL患者中男…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cutepromyelcycicLeucemia ,APL)取得了很好疗效 ,完全缓解率达 90 %以上。我们对用ATRA诱导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 ,CR)的APL病例采用联合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后 ,长期应用常规剂量ATRA维持治疗的方案 ,使病人获得了较长的持续缓解期 (Contin uouscompleteremission ,CCR)。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自 1990…  相似文献   

1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具有特征性染色体易位(chromosomaltranslocation)—t(1 5 ;1 7) (q2 2 ;q2 1 ) ,形成融合基因PML RARα,所编码的蛋白在APL发病及诱导分化治疗的分子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进一步研究发现部分APL患者的染色体易位位于t(1 1 ;1 7) (q2 3 ;q2 1 ) ,1 1q2 3区域为一个新的锌指基因 ,即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基因 (promyelocyticleukemiazincfingergene ,PLZF) [1 ] ,所致融合基因为PLZF RARα或RARα PLZ…  相似文献   

20.
血液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南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12):890-891
血液病学张之南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一、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取得良效有报道15例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用化疗维持复发的APL,9例用(As2O3)10mg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