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前房角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后房注射2%α-糜旦白酶溶液0.1mL的方法建立家兔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具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6只家免随机分为针刺纽、西药纽和空白纽,每纽12只,各纽分别用针刺或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治疗和不予任何治疗,观察每组家兔的眼压变化和光镜、电镜下前房角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针刺组眼压较空白组明显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见针刺组房角区的小梁网和Schlemm管结构改善明显优于空白组,其损伤也较西药组轻。结论:针刺治疗慢性高眼压家兔可能是通过恢复小梁网结构,改善小梁网功能,从而起到降低慢性实验性高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上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0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噻吗心安治疗组和实验对照组。并以10只无高眼压家兔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家兔。各组分别用针刺治疗,滴用0.5%噻吗心安滴眼液和不治疗。观察每组家兔的眼压变化和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在第3天的眼压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P<0.01);针刺组与噻吗心安治疗组的眼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实验对照组相比,针刺组高眼压对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损害可明显减轻,结论:连续针刺可降低实验性高眼压,有减轻高眼压下视网膜结构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家兔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针刺对家兔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 2 %α 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 ,造成实验性慢性高眼压。将造模成功的 2 7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组分别用针刺治疗、滴用 0 5 %噻吗心安眼液和不予任何治疗。在针刺和药物治疗后的第 1、3、5、7天测量眼压。结果 :针刺组在第 5、7天的眼压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 ;针刺组与西药组的眼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刺具有降低家兔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穴位注射对兔高眼压及视网膜组织结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芎嗪穴位注射对高眼压兔眼压及视网膜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1%α-糜蛋白酶后房注射建立30只家兔右眼实验性高眼压模型,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组、噻吗心安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兔,分别用川芎嗪穴位注射、0.25%噻吗心安滴眼液滴眼和不治疗;另以10只健康家兔右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每组家兔眼压和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穴位注射组眼压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而与噻吗心安组眼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穴位注射组和噻吗心安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均较模型组保存明显要好;与噻吗心安组相比,穴位注射组的视网膜结构损害轻。结论:川芎嗪穴位注射能降低实验性高眼压兔的眼压及保护和修复高眼压下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注射液对实验性高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降低实验性高眼压、保护高眼压下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减轻和改善高眼压所致的视功能损害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2%α-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造成实验性高眼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银杏叶组、噻吗心安组、联合用药组和模型对照组,并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家兔眼压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视网膜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银杏叶组和联合用药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噻吗心安组,MDA的含量则明显低(P<0.01).模型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损害最重,联合用药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最轻微.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能通过提高SOD活性和降低MDA的水平,减轻和修复高眼压状态下视网膜组织的损伤,对高眼压导致的视网膜损害有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对兔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2%α-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造成实验性慢性高眼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以下治疗:静脉注射银杏叶注射液(银杏叶组)、银杏叶联合噻吗心安组(联合用药组)、不做任何治疗(模型对照组)。30天后各组分别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检测正常节细胞计数和光镜观察视网膜各层病理改变和电镜观察神经节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每组均可观察到染色的阳性细胞,正常节细胞计数从多至少依次为联合用药组、银杏叶组和模型对照组(P〈0.001),光镜下模型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最紊乱,联合用药组视网膜各层组织最完整。结论高眼压能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生凋亡,而银杏叶注射液能阻止其凋亡的发生,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家兔高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实验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应用2%α-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形成实验性高眼压症。将已形成高眼压的25只家兔眼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对照组。各组在针刺和药物治疗前后均测量眼压。结论:针刺具有降低家兔实验性高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剌对家兔实验性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应用2%α糜蛋白酶注入家兔眼后房,形成实验性高眼压症。将已形成高眼压的25只家兔眼分为针剌组(10只眼)、西药组(10只眼)和对照组(5只眼)。各组在针剌和药物治疗前后均测量眼压。结果:治疗前针剌组、西药组和对照组的眼压分别为562kPa,629kPa和546kPa,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剌组针剌后在1~3小时内与对照组相比眼压均有明显降低(P<0001);西物组在药物治疗后1~3小时内与对照组相比眼压也有降低(P<005)。结论:针剌具有降低家兔实验性高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40例,同时与用噻吗心安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结果显示:治疗8周后,眼压、房水流畅系数与治疗前比较;视野、视乳头杯盘比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气分析及血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对降低眼压及恢复视功能有良好作用。其长期疗效优于噻吗心安。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及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实验性近视眼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滴眼液和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40只小鸡随机分为模型组、噻吗心安组、葛根素组及阿托品组,于出生当日行右侧眼睑缝合诱导近视发生,左眼为对照眼。次日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0.5%噻吗心安滴眼液,1%葛根素滴眼液,1%阿托品滴眼液滴右眼,每日3次。1月后拆开缝合的眼睑,验光检影,测眼压及眼轴。结果①1月后各组右侧缝合眼均形成不同程度近视,对照眼为轻度远视,两眼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右眼多为高度近视,噻吗心安组、葛根素组及阿托品组屈光度均小于模型组右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葛根素组与阿托品组屈光度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实验性近视眼眼轴随屈光度增高而增加并成正相关(P〈0.01),眼压与屈光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葛根素滴眼液对小鸡实验性近视眼的发展有较好抑制作用,与阿托品疗效相当,可望成为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新药;噻吗心安滴眼液对小鸡实验性近视眼的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Sun H  Zhang H  Lin BS 《中国针灸》2010,30(8):661-664
目的:探讨针刺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前房内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造成实验性青光眼模型。28d后,通过滤过性手术使眼压恢复正常。20只(40只眼)大耳白兔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神经营养剂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每组5只,眼数为10只。针刺组穴取双侧"球后""风池""行间",每日早、晚各针1次;神经营养剂组给予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其他组不做治疗处理。治疗4周后,观察各组兔视网膜组织凋亡抑制基因(Bcl-x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视网膜组织Bcl-xl、BDNF表达分别为(31.20±5.97)个/mm2、(6.3±1.89)个/mm2,显著高于模型组的(26.70±4.32)个/mm2、(4.0±1.89)个/mm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能上调青光眼模型兔视网膜Bcl-xl和BDNF的表达,从而保护高眼压损害的视神经。  相似文献   

12.
针刺降低兔慢性高眼压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针刺降低兔慢性高眼压的机理。方法 以 1%α 糜蛋白酶溶液 0 1ml注入兔眼后房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 2 0只兔分为针刺组和模型对照组 ,观察两组兔眼治疗前后C值和F值的变化。结果 针刺后组间C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组间F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针刺降低兔眼压的机理是增加房水排出 ,而不是减少房水生成  相似文献   

13.
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的影响。方法:用2%甲基纤维素多次前房注射造成慢性高眼压兔眼模型。对高眼压兔眼分别用0.5%喀吗心安滴眼和静脉注射葛根素以及两者并用进行治疗,并用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作为对照。用酶组织化学技术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葛根素能改善慢性高眼压兔眼视神经轴浆流和视盘微循环状况。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以作为抗青光眼的辅助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后房水引流途径的观察,探讨该手术降低眼压的机制。方法利用前房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的方法对兔眼卡波姆模型手术组(A组)、单纯手术组(B组)手术后及正常对照组(C组)兔眼进行荧光强度的观察。结果 FITC-BSA注射后2h,A组和B组的前部结膜和房水池有耀眼荧光,而C组该部分组织无荧光;FITC-BSA注射后6h,A、B组结膜和房水池部位仍有明亮荧光,其他各部位荧光均有不同程度减弱,C组在睫状体和脉络膜上腔可见明亮荧光;FITC-BSA注射后10h,A、B2组结膜和睫状体、A组后巩膜、C组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和前巩膜可见少量荧光。此时3组其他部位无荧光。结论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后房水经3个途径回流:①房水经滤过口引流至结膜下,结膜血管将房水吸收;②房水经前房角,进入睫状体外侧和巩膜内侧之间的Fantana间隙,被海绵状组织所吸收;③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自脉络膜上腔、睫状体、前巩膜、后巩膜、脉络膜吸收。这是该手术降低眼压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对眼压已控制的慢性高眼压兔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造成慢性高眼压模型,28天后通过滤过性手术使眼压恢复正常。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神经营养剂组,并设正常组。予针刺和电针治疗4周,观察其对各组兔视网膜形态学和视网膜节细胞(RGCs)计数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束时各组动物出现显著差异,针刺组、电针组兔视网膜病理结构损伤较轻,视网膜节细胞(RGCs)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针刺能保护高眼压损害的视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减轻视网膜结构损伤,减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睫状体平坦部(后路切口)外滤过术对高眼压兔模型的降眼压效果以及对房水滤过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7只,任选一侧眼造模,1周后以高眼压兔眼为对照,采用前路小梁切除术、后路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后路Ⅰ组)、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联合硅胶引流条植入术(后路Ⅱ组),观察术后兔眼眼压、滤过泡情况并利用眼UBM生物超声探查活体眼球前房深度变化及切口滤过通道形态。结果 1.眼压:术后1周各手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周,与高眼压组相比,前路组眼压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Ⅰ组、后路Ⅱ组眼压值降低(P<0.05和P<0.01)。2.前房深度:术后1周后路2组中央前房深度均大于前路组。3.滤过泡:术后1~6周后路2组功能型滤过泡比率均大于前路组;滤过道:前路组术后1周滤过道通畅,4周滤过道趋于瘢痕化并关闭。后路Ⅰ组术后1周滤过道通畅,4周滤过道通畅变差,8周滤过口闭合。后路Ⅱ组术后1~4周滤过道通畅,8周滤过口仍部分通畅。结论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与小梁切除术相比,短期(1周内)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前者降低眼压的作用时间及滤过通道的维持时间更久,功能型滤过泡的比率更高,并且不会使前房变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切口(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在房水引流过强情况下对正常兔眼前房及其相关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5只(10眼)正常兔分为2组,每组各5眼,以小梁切除术作为对照(前路组),采用后路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的外滤过术式(后路组),均在切口较大、滤过通道完全开放、房水引流过强的情况下利用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与眼B超测量术后兔眼前房深度及相关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1~3天,前路组中央前房明显变浅且低于正常值范围,周边前房消失。后路组前房较正常范围加深,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15天,前路组中央前房深度略有加深,周边前房可见,但前房深度小于后路组(P<0.05);术后30天,前路组中央前房深度仍小于后路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M检查见前路组术后15天,滤过泡不明显,巩膜切口轻度粘连;术后30天,未见滤过泡,巩膜切口粘连,滤过道关闭;后路组术后15~30天,滤过泡局限、腔小,巩膜切口轻度粘连,滤过道狭窄但未完全关闭。B超二组兔眼内均未见玻璃体机化及脉络膜、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后路切口(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可以做较大切口,满足较大房水引流量的需要,同时延缓滤过通道发生瘢痕闭合,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眼压已控制的慢性高眼压兔的视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大耳白兔为实验动物,通过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造成慢性高眼压模型,28天后通过滤过性手术使眼压恢复正常。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神经营养剂组,并设正常组。治疗28天后,观察各组兔视网膜、视神经形态学与视神经轴突定量的改变。结果:实验结束时各组动物出现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兔视网膜、视神经超微结构损伤较轻,视神经轴突数及视神经轴突占视神经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能保护高眼压损害的视神经,作用主要表现为减轻视网膜超微结构损伤,增加视神经轴突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适用于研究抗青光眼药物降眼压作用及保护视神经作用的大鼠青光眼模型。方法将29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E五组,其中A组6只,给予大鼠右眼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5ul,B组6只给予大鼠右眼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10ul,C组6只给予大鼠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15ul,D组6只给予大鼠右眼烧灼3条巩膜上静脉,E组5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只做前房穿刺,并对4组青光眼模型进行观察。结果A组眼压增高持续20~30d,眼压范围为(25.23±2.31)mmHg,青光眼模型成功率100%。B组眼压增高持续20~30d,眼压范围为(28.23±4.31)mmHg,青光眼模型成功率100%。C组眼压增高持续10~20d,眼压范围为(30.56±3.45)mmHg,青光眼模型成功率为100%。D组眼压增高7—10d。眼压范围为(25.54±2.45)mmHg,青光眼模型成功率为50%。E组:空白对照组眼压范围为(12.34±3.45)mmHg。结论B组大鼠在术后第1天眼压即升高,表现为升高快,持续时间长,角膜一般状况良好,副作用少,是较为理想的造模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