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铁轨地绝缘损坏会导致过渡电阻降低,造成泄露地电流激增、地电位梯度升高等问题。首先,针对轨道局部绝缘损坏下沿轨过渡电阻呈连续分布的特性,提出并建立了轨地过渡电阻区段分布模型。然后引入列车快速牵引策略,构建了完整牵引周期的杂散地电流动态分布模型及地电位梯度模型,并基于分布参数理论将连续分布的电流等效为若干离散分布的点电流源。最后利用复镜像法求解格林函数的方法,计算分析全线动态杂散电流分布和动态地电位梯度分布。通过CDEGS软件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优越性。算例结果表明,保持加速、减速区域较高的绝缘性能是降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对附近地电位梯度影响以及减小土壤环境直流干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介绍直流杂散电流对高压配电绝缘监视器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城市电网中地铁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文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结合深圳电网某片区电网的实际拓扑结构及电气参数,建立包含该片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流电网的杂散电流分布仿真模型,利用地铁早发车时段内片区电网中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实测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校验.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城市电网中...  相似文献   

4.
杂散电流监测在城市地铁和轻轨的腐蚀防护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研制的一种智能型的地铁杂散电流监测仪。该监测仪主要通过监测结构钢和参比电极间的极化电压,拥有检测、通信、储存、查询、显示等一系列功能,能够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地铁杂散电流及腐蚀防护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永健 《供用电》1996,13(4):35-38
地铁杂散电流及腐蚀防护问题对地铁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铁等效电网络的计算,分析了地铁新建初期走行轨及排流网电位分布和部分过渡电阻变小以及加敷排流电缆之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铁杂散电流的监测与防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散电流是地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介绍了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发生危害的机理、及对地铁沿线各系统造成的破坏.结合已投入运营和正在建设的上海地铁系统,探讨了杂散电流的监测与防护的原则、方法,简单介绍了监测与防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普遍采用单向导通装置减少地铁车辆段杂散电流,但车辆段杂散电流问题依旧突出。本文对正线段和车辆段进行建模仿真,通过机车牵引计算得到机车取流与时间的关系,将机车取流代入单向导通装置处的电阻网络模型,模拟机车处于不同工况时对车辆段轨道电压、电流及杂散电流的影响,并对车辆段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就此原因对传统单向导通装置进行优化改进,采用大功率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作为新式智能单向导通装置控制器件,在满足地铁复杂运行环境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单向导通装置的可靠性,还可有效降低车辆段杂散电流。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时钢轨电流会从结构紧固件处泄漏到大地中,为研究钢轨紧固件绝缘垫层破损时杂散电流的空间分布,本文利用CDEGS(Current Distribution, Electromagnetic fields, Grounding, Soil structure analysis)接地分析软件搭建轨道交通仿真模型,对绝缘垫出现破损时各结构层次电位、电流分布和杂散电流空间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对钢轨绝缘垫层破损处泄漏电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由此提出钢轨绝缘垫层出现破损时的量值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各结构层次电流在绝缘垫层破损处出现突变,而电位变化较小。破损处较大的泄漏电流与沿线钢轨泄漏电流的叠加电场会造成附近土壤等电流密度幅值曲线出现畸变,在本文仿真模型中可对183 m范围的杂散电流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同时本文通过修正双边供电电阻网络模型边界条件,推导了钢轨绝缘垫层破损时的解析模型,其与CDEGS仿真结果误差较小,证明了钢轨绝缘垫破损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杂散电流会侵蚀地铁沿线埋地金属管道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而降低建筑物的强度和耐久性。现有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由于多是单一列车驱动且边界条件为一个或两个变电站,存在模型结构简单且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形有较大区别等缺陷,致使其仿真结果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文中将列车及变电所等效为直流源共同对地注入电流,再从杂散电流分布特性出发,基于契合实际状况下的"行车轨道—排流钢筋结构—金属网—大地土壤"四层地网结构方法,利用微元等值电路推出单注入源作用下大地电气量的分布模型,接着将各个单独注入源作用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整条线路上电气量的分布模型。基于成都地铁线路数据,利用所提多列车杂散电流分布模型对全线杂散电流进行编程仿真,预测其在整条线路上的分布,对地铁杂散电流前期施工及后期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铁杂散电流造成变压器偏磁的驱动电流源具有复杂、影响因素多等特点。为了认识地铁杂散电流对上海电网变压器偏磁的影响,利用建立的大地模型计算了杂散电流地电位的影响范围,并根据计算结果,选点对上海220kV电网13台变压器和500kV电网7台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开展了观测实验,利用大量的实测数据研究地铁列车运行工况、变压器运行方式等因素对变压器偏磁电流量值水平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地铁杂散电流对上海城网220kV和500kV变压器的严重影响范围在地铁线路沿线的3km范围内,不能用直流接地极的变压器偏磁评价标准评估地铁杂散电流的偏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地铁杂散电流对地下埋设的给排水管道发生阳极氧化的电化学腐蚀机理,从理论上上计算分析了杂散电流对给排水管道的腐蚀,结合实际经验对地铁给排水设计中如何减少杂散电流对管道的腐蚀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杂散电流的腐蚀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搭建了一套分布式杂散电流监测系统。根据光纤电流传感的特点,通过对分布式、网络化的监控系统架构的分析和关键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一套基于光纤传感的杂散电流分布式监测系统的架构方案。该方案结合Web技术,将杂散电流监测与局域网联系起来,通过局域网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得管理决策更加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作者分析了一起地铁杂散电流引起的220kV变压器直流偏磁问题,对杂散电流产生的特点、原因、流入电网的方式及对变压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高效的计算城市轨道交通长线路杂散电流,文中基于CDEGS软件提出一种长线路杂散电流仿真建模方法。该方法将线路中的纵向并联金属结构等效为一根纵向导体,有效减少模型纵向导体数量,降低模型导体分段节点总数,提高纵向导体对分段间距的适应能力,在满足工程需要的精度的前提下,提高长线路杂散电流分布仿真精度。同时,在相同线路长度及模型导体分段间距条件下,本文所提模型与传统四层导体结构杂散电流仿真模型相比,仿真结果相似度大于0.99,纵向导体分段节点总数减少约75%,仿真计算时间缩短98%,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及其在仿真效率上的优势。最后根据深圳市某轨道交通线路拓扑结构,建立长线路杂散电流仿真模型,并分析了列车运行工况和轨道局部绝缘性能下降对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蓉  王鹏  雷勇  周凯  吴广宁 《绝缘材料》2015,(3):12-17,23
分析了变频电机端部过电压及定子内部电压分布不均的产生机制和对变频电机绝缘的影响。结合相关国际标准,讨论了对变频电机绝缘开展局部放电检测的必要性,并对比了现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根据快速上升/下降沿的连续方波电压下变频电机局部放电的检测特点,阐述了适用于变频电机局部放电型式试验和接收试验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和SF6电流互感器的整体绝缘结构,以近期多地出现的电流互感器绝缘故障为切入点,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绝缘击穿的原因。通过电流互感器的解体检查进一步推断出设备故障的根源为互感器密封失效,针对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金属膨胀器渗漏、SF6电流互感器爆破片破损引发的密封失效现象,提出了运行维护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介绍了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和SF6电流互感器的整体绝缘结构,以近期多地出现的电流互感器绝缘故障为切入点,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绝缘击穿的原因。通过电流互感器的解体检查进一步推断出设备故障的根源为互感器密封失效,针对油浸式电流互感器的金属膨胀器渗漏、SF6电流互感器爆破片破损引发的密封失效现象,提出了运行维护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李佳琪  咸日常  张宁  李璨  郭洋  郝艳 《变压器》2022,59(2):51-55
本文介绍了一起干式电流互感器因高温、高负荷导致绝缘过热损坏,从而引起主变压器差动速断保护动作,变电站紧急拉路限电的事故。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对故障电流互感器进行绝缘试验并对保护动作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局部放电对脉冲电容器的绝缘老化及其失效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电容器的寿命与其工作可靠性的关系,笔者通过对脉冲电容器进行充放电老化试验,并对处于不同寿命阶段的电容器进行直流局部放电测试,得到最大放电量、平均放电量和平均放电重复率随寿命变化的曲线;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处在不同老化寿命阶段电容器薄膜的表面微观形貌,分析充放电老化试验对其微观形貌的影响。最后结合电容器实际击穿情况,分析总结了导致脉冲电容器局部放电性能变化以及老化击穿的因素,指出电极边缘区域存在的局部绝缘缺陷是电容器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