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发明报道一种能够在烟火序列中传输爆轰信号的烟火元件。本发明中的烟火元件包括一个壳体2,该壳体由一个园柱形金属元件组成,分上部3、中部5和下部6。上部3的直径大于中部5的直径。上部3有一个园柱形盲孔8,里边装有施主烟火序列13。下部6和中部5有一个园柱形盲孔21,其底部22由密封的隔板24与盲孔8的底部9隔开。盲孔21装有受主装药23。施主装药13发火时,能够把爆轰传输到受主装药23。同时引起烟气元件1的断裂。本专利中所说的元件置于一个连接两段可分开的部件的烟火序列中间部分时,它能保证同时传输爆轰和使烟火序列断开,与此同时烟火序列的下部(或下部)保持密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造型流动性对分步压装工艺适应性及其装药安全性的影响,测量了不同配方造型粉的流散性和堆积密度,通过分步压装工艺试验,研究炸药的流动性对分步压装工艺及其安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炸药的流散性在一定范围内才能适合分步压装工艺,降低炸药的流散性,可提高局部装药密度,但增加了径向密度差,降低了装药过程的安全性。在流散性适宜的条件下,分步压装装药密度随堆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分步压装装药质量和装药密度,保证装药工艺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设计了3种不同粘结剂配比的含铝炸药,通过50℃、20℃、-40℃及温度冲击条件下药柱的抗压强度测试,研究不同配方药柱的力学性能和环境适应性;采用分步压装工艺进行装药试验,通过装药密度对比分析,研究粘结剂配比对分步压装工艺成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粘结剂配比对炸药可压性有一定影响,含少量增塑剂的炸药配方具有低比压成型特征,有利于提高分步压装装药密度和工艺安全性,并且装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陈爱武 《含能材料》2002,10(4):182-184
介绍了钝感奥克托今(DO-XX)和钝感墨索今(DH-8)两种能用作平板装药高钝感炸药,分析研究了两种炸药的安全特性,对DO-XX炸药的爆速和爆压进行了理论计算,对DO-XX平板装经的爆速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DO-XX炸药可以满足平板装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CAPERS  John 叶欣 《火工情报》2002,(2):30-39,17
冲击管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带有纵向轴(15)的圆柱体状雷管(B),一个可使雷管(B放入的组合壳体(block body)(A),和一个尾帽(end cap)(C)。雷管(A)有一个轴对称的外壳,分成主圆柱体部分(10),直径略小于主圆柱体(10)直径的圆柱体型炸药端(12),以及连接主圆柱体(10)和炸药端(12)的过渡部分(14)。爆炸装药装在炸药端,它最好是由叠氮化铅,或者第一装药部分(72A,74)叠氮化铅以及PETN和第二装药部分(72B)PETN两部分(62A,62B)组成。起爆冲击管(16)通过延期元件(65,75)与爆炸装药形成操作性连接(operatively connected)。组合体(A)的壳体(20)里是雷管(B)的主体部分(10)。与壳体(20)的一端(27)相连的冲击管支撑体(30)上有一个带孔的基本件(base element)(32),可使雷管(B)的炸药端(12)放入。冲击管支撑体(30)呈T型,并在基本件(32)的两个相对应的外侧形成一对配合翼(36),同时又在两个配合翼之间沿雷管(B)的纵向轴(15),在炸药端(12)的侧边限定出一对配合槽(38),每个配合槽(38),在雷管(B)的炸药端(12)的旁边,沿着实际上与雷管(B)的纵向轴(15),相垂直的冲击管(D)的纵轴方向,至少能够以摩擦力夹住四个冲击管(D)。尾帽(C)连接在壳体(20)的另一端上,将雷管(B)固定在组合体(A)内。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炸药装药工艺是生产各种弹药必不可少的程序,是决定战斗部威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战斗部的威力,在装药工艺上主要采取两条途径:第一,提高高能炸药组份在混合炸药中的含量;第二,提高炸药装药的密度,进而增加装药量。目前,国外主要采用注装法装填各种弹药。注装装药具有压装、螺装、塑装等其他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不受弹径大小及药室形状的限制,可装填各种类型的产品,尤其是大口径或药室形状复杂的产品。 2.可以装填各种配比的由液固相构成的  相似文献   

7.
发射载荷下炸药装药密度对炸药应力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发射载荷下炸药装药密度对装药应力和温度的影响程度,采用LS-DYNA热固耦合分析方法对弹丸膛内发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炸药装药密度均匀和径向不均匀2种情况下装药应力(轴向应力、最大剪应力)和装药温度对发射载荷的响应,为弹丸发射过程中装药密度不均匀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装药密度径向不均匀较密度均匀时,装药的轴向应力最大值基本一致,温度最大值减小了0.8%,剪应力最大值增加了10.2%。由于装药密度的径向不均匀,发射载荷下装药内部有明显的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8.
CHNO炸药爆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影响炸药爆热的主要因素。指出装药密度与外壳的材料、厚度是影响炸药爆热测试值的主要外在因素,本质则是由于产物达到‘冻结’温度时压力的不同对产物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所致。指出炸药的爆热是炸药本身的化学性质,与使用条件(装药密度、外壳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殿录 《弹箭技术》1997,9(3):52-53
在弹壳内压装炸药的方法,首先把炸药主入一个模子里进行加压然后把预压的装药入弹壳内,从装药另一端进行加压。在两道工序中,由于炸药双向受压,春得到均匀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破甲弹炸药装药密度、降低生产制造风险,针对聚奥-8炸药特性进行自动双向精密压装药工艺方案设计及可行性验证。从国内外炸药压装技术研究进展出发,以现有某型号破甲弹聚能装药为例,结合产品具体技术要求,优化自动双向压药工艺规程,对动力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等进行研究,进而提高压药机压力、压制速度等工艺参数的控制精度。实际证明:聚能装药通过装填高能 HMX 炸药,其破甲威力提高40%以上,具有广泛的军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铝粉具有较高氧化热、来源广泛等优点,用于含铝混合炸药,可大幅度提高炸药爆热。笔者对含铝炸药的各种装药方法的工艺与设备、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介绍压装法(分步压装法)、浇注固化法以及双螺杆捏合柔性挤压法等装药技术,分析国内外现有技术,以及对固态含铝炸药压装药、含铝炸药浇注固化装药及含铝炸药双螺杆挤压装药的处理方法,并阐述了含铝炸药装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发展重点和措施的建议。该研究可为含铝炸药装药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传爆装置与压力密封容器连接。该压力密封容器装有雷管及与之相连的电子电路,该容器适用于安装在井下作业的装置上,并保护雷管和电子电路免受井下高温高压流体的影响。传爆装置一端装雷管,另一端接受一个与另一爆炸装置相连的导爆索。该传爆装置还包括一个压装有二级炸药的耐压壳体。耐压壳体位于雷管和导爆索之间,其作用就象一个横置的隔板,用来保护雷管和电子电路不受井下导爆索周围的高温高压液流的影响。尽管二级炸药隔板是被压装在耐压壳体内的,导爆索仍有可能受井下高温高压流体的作用而穿透二级炸药隔板。因而,为防止这一穿透现象发生,耐压壳体在装二级炸药隔板处设置了一个向内的缩颈,一方面进一步压缩二级炸药,另一方面防止导爆索穿透二级炸药隔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多点起爆网络装药对爆轰波输出同步性及起爆能力的影响,以超细奥克托今(HMX)为主体炸药,硝化棉(NC)为粘结剂,(HMX/NC=95∶5)为沟槽传爆药装药,设计了一种3点同步刚性起爆网络,理论分析和测定了起爆网络在不同装药密度下的同步误差,对比试验了沟槽压装装药技术,对传爆药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起爆网络相关的爆轰性能,优化了起爆网络装药结构。结果表明,提高起爆网络装药密度能够增加起爆可靠性和降低同步误差,装药密度从1.17 g·cm~(-3)增加到1.47 g·cm~(-3),起爆网络的同步误差从300 ns降低到150 ns。以JH-2压装药柱作为输出端装药,超细HMX/NC传爆药作为沟槽装药,采用沟槽压装装药技术,可以使同步起爆网络的爆轰波输出同步性约为100 ns。  相似文献   

14.
运用基于最优保存和自适应交叉变异的混合遗传算法训练的BP神经网络,根据三维数据建模和炸药的分子量、氧平衡以及装药密度,构建了一个3-4-1型的炸药爆速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炸药的爆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有关文献的实验值接近,绝对误差为±7%;也说明了炸药的分子量,氧平衡和装药密度等相关参数与其爆速具有一定的可类推性。  相似文献   

15.
钨合金破片对屏蔽装药撞击起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分别为93钨和钨锆合金破片撞击仿真战斗部装药-覆盖金属盖板的注装B炸药(屏蔽装药),采用“升-降”法研究了装药的起爆(引燃)临界性,分析了两种破片撞击作用下的装药起爆(引燃)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钨锆合金破片具有更强的起爆(引燃)战斗部装药的能力;93钨破片对其起爆(引燃)主要是冲击波作用的结果,而钨锆合金破片则主要是机械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弹丸膛内摆动对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筱亭  南葆华 《兵工学报》1997,18(3):230-233
通过实例计算分析,首次指出了弹丸膛内摆动对炸药装的应力分布和发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为提高炸药装药发射安全性提供了新途径 。  相似文献   

17.
微通道挤注药剂配方与装药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起爆逻辑网络,探索采用奥克托今(HMX)基塑性粘结炸药作挤注型传爆药,运用分段挤压注入沟槽的工艺方式对直线微通道装药。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HMX粒度、Viton A含量、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对装药与传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塑性炸药挤注工艺用于小尺寸传爆沟槽装药可行,装药致密、均匀;细化HMX含量为97%的传爆药不适于挤注装药;粘结剂低于3%时,挤注药体成型变差;增塑剂用C2与C3的塑性炸药表面更平滑,柔韧性更强;达到可传爆密度的前提下,HMX中小粒度颗粒维持相当含量是沟槽传爆药可靠传爆的必要条件;E级HMX 47.5%、细化HMX 47.5%、Viton A 5%、增塑剂C3 2%(外加)为最优挤注型传爆药装药配方,装药平均密度1.44g/cm3,1mm×1mm沟槽内平均爆速达6959m/s,直线传爆临界直径0.5mm.  相似文献   

18.
93069车辆气囊用点火器(有带计量口的装起爆药的容器,点火后仍有少量药存留在容器中)DE4229624-Al.THOP.1993.3.18,10pp,4图(CPI,9312)93070有色烛状烟花用点火药(含硝酸钾,酚醛树脂粘合剂,甲基纤维素,纤维素和钛粉)SU1724659-Al.CHRE.1992.4.7,2pp,(CPI,9312)93071雷管或水雷引爆装置(借助压电传感器电极引爆点火装药)EP534840-Al,LACR1993.3.31,29pp,16图(CPI,9313)93072多点起爆装置成爆轰波转换器(含激光束起爆系统)FR2679640-Al.THOH,1993.1.29,24pp,9图(CPI,9313)930…  相似文献   

19.
为研制一种低能量银导爆索,从装药与直径方面进行了设计,并分析装药密度、软化处理、弯曲试验对导爆索爆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爆索直径为1.0mm,装药量为0.5g/m,爆速为5 800m/s;装药密度下降以及软化处理均使爆速降低;在相同条件下,低能量银导爆索的柔性比装纯炸药的银导爆索差.该导爆索作用可靠、爆速精度较高,可用于微秒级延时装置.  相似文献   

20.
膛炸模式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国内外大量膛炸事故的破坏状况和膛炸原因的统计分析,本文将膛炸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1)装药设计不当引起火药破碎;(2)冲击载荷引起弹内炸药引爆;(3)引信失灵引起弹内炸药引爆;(4)外界激励引起弹内炸药半爆;(5)炮膛不净引起胀膛或炸膛。在此基础上,对各种膛炸模式的膛炸原因与机理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