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enicillium chrysogenum79-6-55菌株是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继77-5-327以后选育得到的又一株高产菌株。我们对该菌株的特性进行了考察,并且根据菌种的特性改进了青霉素的发酵工艺,使该菌株全面推上生产,青霉素的发酵单位较原来77-5-327菌株提高了7~1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已将产生青霉素酰化酶的大肠杆菌制成固定化细胞并应用于裂解青霉素为6-APA和7-ADCA,通过选育得到了生产青霉素酰化酶的大肠杆菌高产菌株E Coli 2.543,我们将该菌株应用在2吨铁制罐内进行生产,生产中简化了发酵工艺路线,改进了酶活力测试方法,采用菌生长浊度,pH值、酶活力等参数并以菌浊度为主控制发酵周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1.简化发酵工艺本工作所用的斜面、种子和发酵培养基均按文献配制,酶活力测定选用NIPAB法,在摇瓶试验基础上采用了最简化的发酵工艺路线:扁瓶斜面—→种子罐—→发酵  相似文献   

3.
生产头孢菌素C的工业生产菌株产黄顶孢霉C_B经氯化锂加紫外线加博莱霉素三重复合处理后,结合筛选工艺的改进,选育得到一株高产变株419。对419菌株采用单孢子分离技术稳定其高产性状,最后得到稳产高产变株419-6。其摇瓶发酵水平较原种提高16.37%,头孢菌素C百分含量提高3%。本文报道了419-6高产变株的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4.
膜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膜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医药工业中的上游和下游生物过程,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工业的发展的挑战加速了膜技术的进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徽滤、超滤、病毒过滤、膜反应器和膜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以及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发酵法都要具备一个条件,即都要选育氨基酸生物合成能力高的菌株。菌种选育最初是从自然界检出有能力的菌株,以后建立了突变技术,随着氨基酸生物合成系统调节机理的阐明,又发展了营养要求性变异菌株、药物耐性菌株的选育,并且大多数氨基酸都可由此生产。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应用使突变技术获得的优良性质相组合的方  相似文献   

6.
利用膜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酶膜反应器,能有效地将酶固定,可实现产物的原位分离,消除位阻效应和抑制效应,且可连续操作,便于放大,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的酶解、污水处理等。文章对酶膜反应器中的固定化方法研究进行了分类,介绍并综合了酶膜反应器的应用,及存在问题。对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因其具有生物活性高、没有原材料的限制并实现了产业化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概述菌株选育及代谢调节工艺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 10株异型发酵的乳酸菌在休眠状态下从 D-果糖发酵产生 D-甘露醇的能力。在高细胞密度的膜细胞循环培养中对最好的菌株肠系膜状明串珠菌 ATCC-913 5 (L 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ATCC-913 5 )进行了试验 ,甘露醇的发酵指数达到了 2 6.2 g· L-1 · h-1 ,产率为 97% (摩尔百分比 )。使用相同的初始生物量 ,甘露醇的稳定高产持续了 14批连续生物转化。应用反应表面方法学 ,分别研究了温度、p H对甘露醇发酵指数和产率的影响。用膜细胞循环生物反应器高水平生产D-甘露醇@李海明…  相似文献   

9.
四环素是金霉素链霉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生素,国内的一些四环素生产厂先后遭到噬菌体的侵染。我们先后自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出p88、p89、两种噬菌体,并进行抗噬菌体菌株选育。 抗噬菌体菌株筛选工艺是以噬菌体作为筛选手段,采用高效诱变因子处理敏感菌株,筛选出生产能力不低于原菌株的抗噬菌体新菌株。斜面培养基、平皿分离培养基及种子、发酵摇瓶培养基均为四环素生产种子用的培养基,噬菌体增殖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生产用敏感菌株L-26为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获得比现有青霉素生产菌株985#更高产的稳定菌株。方法是自然选育与紫外线诱变育种结合使用,经过初筛、复筛等一系列工作,结果筛选得到高产菌株989#。经考察,989#菌株是一个比985#菌株更高产的稳定菌株,可用于青霉素发酵生产以提高发酵单位。  相似文献   

11.
水溶性维生素微生物合成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综述了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H)微生物生物合成法的新进展,对产生菌、菌种选育、生物合成途径和发酵工艺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与叶酸、维生素 B1 2 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 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 ,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 (FPIA)测定血浆 Hcy浓度 ,离子捕获免疫分析法 (ICIA)测定血清叶酸浓度 ,非均相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MEIA)测定血清维生素 B1 2 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 Hcy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 (P<0 .0 0 1) ,而叶酸、维生素 B1 2 浓度则显著降低 (P<0 .0 0 1) ,以上两种变化呈负相关 (P<0 .0 0 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叶酸、维生素 B1 2 缺乏可能是诱发高 Hcy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口服液中微量水溶性维生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离子对HPLC法,使水溶性维生素B1、B6、N12及防腐剂苯甲酸钠分离,并可对孩儿铁口服液中的微量成份B1、B6同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特异性生物黏附给药系统是一类兼具靶向特异性和生物黏附功能的新型口服给药制剂,通过以配体修饰载药微粒,实现特异性生物黏附功能.介绍了4种不同配体材料(凝集素、维生素B_(12)和B_1、甘露糖和鞭毛蛋白)介导的 胃肠道特异性生物黏附给药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B1缺乏引起婴幼儿心脏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洪萍  方声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6):48-48,62
目的:探讨维生素B1缺乏患儿心脏功能损害的原因并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本组39例维生素B1缺乏患儿,对心电图、心肌酶、心脏B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心肌损害,心电图改变26例,心肌酶谱异常37倒,心脏B超提示心室扩大3例。经维生素B1治疗5周后,心肌损害均能恢复正常。结论:维生素B1缺乏容易引起心肌损害,但具有可逆性,度时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复方益康宁片中盐酸普鲁卡因和维生素B6的普通光谱系数倍率法和比值光谱测定法,以便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进行相互校验。方法根据盐酸普鲁卡因和维生素B6的普通光谱和比值光谱特征,选择适宜的测定波长对,有效地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实现对被测组分的准确测定。结果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盐酸普鲁卡因和维生素B6在5.0~50.0 mg.L-1内质量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盐酸普鲁卡因和维生素B6的系数倍率法和比值光谱测定法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9.01%、0.41%,100.0%、0.78%,99.52%、1.16%,98.26%、0.78%。结论两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叶振国 《中国药房》1991,2(3):19-20
远红外干燥对西药是否有破坏作用?本文作了这方面的研究,实验证明了对四环素碱、麦迪霉素、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肌苷等无破坏作用,对维生素B_1、维生素B_6、维生素C几乎无影响,并有较理想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同时测定甲硫氨酸维生素B。注射液中甲硫氨酸和维生素B1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键舍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平均回收率及RSD甲硫氨酸分别为99.5%和0.9%,维生素B1分别为99.4%和1.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25 ml,同时进行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对照组(33例)予单纯联合化疗。治疗2周期后评价两组的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变。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4.29%和24.27%(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毒性反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可减少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脑活素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反相HPLC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国产YWG-C18柱,以0.04mol/L六亚甲基四胺溶液(pH6.3)和乙腈-水(1.1)线性洗脱,对19种氨基酸以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的产物进行分离,并用B12作内标测定脑活素注射液中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