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高温作用下无机矿物聚合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晴  刘磊  吴昌鹏 《混凝土》2007,(3):69-71
无机矿物聚合物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和普通混凝土有很大的区别.利用对比试验分析了无机矿物聚合物胶凝材料中各种原材料对无机矿物聚合物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和普通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以期为无机矿物聚合物混凝土的耐火设计及理论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存在收缩大、易开裂的缺陷,严重影响了其工程应用。通过内掺MgO以补偿收缩,制备高性能的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针对无机聚合物快硬早强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内掺氧化镁对无机聚合物硬化浆体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对其压蒸安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养护制度下,无机聚合物胶砂的强度发展不同,但掺入适量MgO之后无机聚合物的胶砂强度有所提高,MgO适宜掺量为4%~6%。MgO的加入降低了无机聚合物胶凝材料的总放热量,促进了早期水化放热的进行;MgO加入到无机聚合物中与水反应生成了Mg(OH)_2,从而改善无机聚合物的收缩性能;无机聚合物的压蒸膨胀率随着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MgO膨胀剂应用于无机聚合物工程时MgO掺量应不大于8%。  相似文献   

3.
利用粉煤灰、矿粉和碱激发剂制备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研究其疲劳性能.并与相同砂率的普通混凝土相比较,为研究在普通公路路面及桥墩结构中无机聚合物替代民用建筑水泥的可行性提供试验数据.抗压及弯拉试验结果表明:无机聚合物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抗压强度比较接近,而弯拉强度较低.疲劳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应力水平下,无机聚合物混凝...  相似文献   

4.
通过优选原材料,研究了水灰比、骨料和胶凝材料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影响规律,分析了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关系和强度增长规律.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了工程应用,阐述了透水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5.
运用均匀设计办法,对采用水泥、矿粉、粉煤灰三种胶凝材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含胶凝材料贡献系数的混凝土强度公式,并分析和验证了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酸镁水泥作为胶凝材料,与不同级配的骨料复合制备生态透水混凝土,分别探讨了胶凝材料体积掺量和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不同龄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并基于大粒径的透水混凝土进行了植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酸镁水泥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透水混凝土受压破坏大部分是由于骨料之间的点接触产生的局部应力导致骨料破坏。磷酸镁水泥制备的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为25.8 MPa,抗折强度为5.6 MPa,透水系数为8.83 cm/s,同时具有良好的植生特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有机植筋胶易老化、凝结时间长等问题,开发出一种新型碱矿渣无机植筋胶,并分析其植筋机理。通过无机胶凝材料试块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无机植筋胶的最优配合比。通过采用此无机植筋胶在混凝土基材上进行植筋拉拔试验,观察植筋试件破坏模式,研究其黏结锚固性能,并与环氧树脂有机植筋胶的黏结锚固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碱矿渣无机植筋胶高强快凝、黏结锚固性能及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任超  倪文  王勇华 《混凝土》2023,(2):114-118
为实现湿选钢渣尾泥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通过机械活化方法制备钢渣尾泥复合胶凝材料,以铁尾矿和废石为骨料制备C40混凝土,并研究钢渣尾泥复合胶凝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钢渣尾泥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结果表明:钢渣尾泥比表面积为490 m2/kg时,胶凝材料中钢渣尾泥掺量30%、矿渣55%、脱硫石膏15%条件下,C40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可达42.16 MPa,满足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AFt和C-S-H凝胶,随着水化龄期的增加,C-S-H凝胶大量生成并与AFt晶体紧密交织,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赵聪明  孙军  夏京亮  关青锋  周永祥 《混凝土》2022,(5):183-186+191
采用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和匹配养护的3种不同的养护方式,研究了白色高强混凝土在不同养护方式下强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蒸汽养护和温度匹配养护可以显著提高白色混凝土早期强度,白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配制的混凝土在蒸汽养护和温度匹配养护条件下后期强度超过纯白水泥混凝土,蒸汽养护和温度匹配养护条件对纯白水泥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不利,但是可以促进白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白水泥-磨细矿渣粉复合胶凝材料体系配制的混凝土在蒸汽养护和温度匹配养护条件下抗压强度高,后期增长明显,其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和预制构件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不同桥梁伸缩缝材料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凝结时间、抗压强度,结果表明硫铝酸盐胶凝材料体系凝结时间随温度降低而延长,在10℃~40℃时大致是线性关系,在-5℃~10℃时大致是指数关系。硫铝酸盐胶凝材料体系在低温条件下,掺加普硅、硅灰和碳酸锂有利于缩短凝结时间和前期抗压强度的提高,对后期抗压强度无不利影响,而聚合物的掺入会延长凝结时间和降低前后期的抗压强度。硫铝酸盐胶凝材料体系在高温条件下,掺加普硅、硅灰和碳酸锂会缩短凝结时间,对前期强度提高明显但会降低后期抗压强度;掺加聚合物后会延长凝结时间并提高后期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超细粒聚密材料与纤维增强材料经高温热合等特定工艺制备的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因其高抗压、高抗折、高耐久性及良好的体积稳定性等优良性能,已经进入实际工程应用阶段。本文通过对铁路客专RPC电缆槽盖板制备过程中材料强度的总结分析,归纳出工厂化生产制备过程中影响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多孔金属材料具有吸能和减振作用,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成功应用。针对采矿工程冲击地压对巷道支护损坏问题,制备了一种能缓冲、卸压的多孔混凝土材料,通过室内试验和压缩特性分析,对多孔混凝土材料压缩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试样试验结果表明:多孔混凝土材料压缩特征概括为三个段和一个点,表述为:平台缓增阶段、类弹性密实阶段、衰退阶段和屈服破坏点,其中平台缓增阶段为卸压缓冲能量主要耗散段。其材料抗压强度随表观密度的变化拟合函数为y=1E-07x2.617;矿用巷道缓冲多孔材料骨料适宜粒径为5~10 mm。多孔混凝土的制备与研究,进一步解决了煤矿深井巷道及隧道缓冲卸压综合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RCC)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CC)的性能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RCC-PCC复.合式路面结构,从其工程设计要求、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工艺与经济性能等方面人手,系统地研究了RCC-PCC复合式路面工程应用的关键施工技术,提出了RCC-PCC复合式路面的工程设计要求及其具体施工工艺,在此基...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路面透水性能,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已逐渐广泛用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试验采用特细砂和环氧树脂制备透水材料,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探讨砂的粒径和聚合物掺量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透水系数的影响;并进行了堵塞的模拟实验,基于图像分析透水混凝土的孔径大小,通过观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其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粒径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环氧树脂掺量的增加,环氧树脂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而透水系数逐渐下降;环氧树脂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会随着较大粒径颗粒复掺含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透水系数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当骨料粒径为0.15~0.3mm,环氧树脂掺量为骨料质量的5%时,制品的平均孔隙率为14%,平均等效直径为214μm;当粒径为0.15~0.3mm和0.3~0.6mm的骨料复掺比例为1:1时,综合效果较好,抗压强度达41.7MPa,透水系数为1.7mm/s,制品堵塞4次循环后,透水衰减系数小于20%,防堵塞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结合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在天大线的工程应用实践,分析了超薄路面对混凝土性能的基本要求,总结了超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路面施工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超薄混凝土路面的工程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力学性能超高、耐久性能优异、体积稳定性优良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基本制备原理,介绍采用水泥、石英砂、矿物掺合料等常用建筑原材料配制出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并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矿物掺和料种类、纤维掺量以及养护工艺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合比。实验结果表明:此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流动性好,在高温环境养护下,试件抗压强度达到325MPa,抗折强度达54MPa;在自然条件下养护,试件30天抗压强度为187MPa,抗折强度为35MPa。本文继而探索该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结构工程方面的应用,将其替代钢制锚垫板和其它产品,采用其制备出的预应力构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并且成本显著降低,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结构工程方面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于透水性硬化路面的生态混凝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水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国内对它的研究还不成熟,尤其是对将其用于硬化路面上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文章对透水性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本专项研究中透水混凝土的概念,然后就其基础材料、配合比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混凝土在强度及透水性方面的性能,最后探讨了该课题研究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在火灾等其他高温条件下其内部结构要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其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发生改变。这些力学性能的改变影响了结构的安全使用。有必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其高温力学性能,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方法就是掺加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改变胶凝材料、使用不同的骨料。研究发现采用玻璃骨料也是提高混凝土耐高温性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抛填骨料工艺,在混凝土浇筑或摊铺过程中均匀撒布一定的骨料,可以形成“骨料嵌锁型混凝土”.通过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证明抛填骨料混凝土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7d抗折强度稍有降低,28d抗折强度略有提高.工程应用路段强度能满足抗折5.0 MPa的强度标准,此法能够明显减少路面浮浆和泌水等病害,降低水化热和收缩率,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