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路径依赖与政策驱动是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典型情景。文章以武汉市为例,比较研究了两种情景下武汉市远期空间发展的动力、格局和战略选择差异。针对武汉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指出:路径依赖情景下,应解体重组"六大新城组群"及"四大功能板块",打造"主城—副城—边缘城市一体化"的区域城市;政策驱动情景下,应建构"主城—新区双极核"的区域城市,培育专业特色化的政策新区。对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情景进行分析,顺应了规划编制从蓝图式向过程式转变的目标导向,可为我国大城市远期远景空间结构调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研究油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形象的分为"蚕茧模式"和"蝌蚪模式",转型是资源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克拉玛依市在发现石油资源后,经历了"荒原—矿区—现代化城市"的蜕变历程。发展至今,由于对资源的长期过度依赖,克拉玛依市出现了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低和产业链条延伸不足等问题。基于SWOT分析,通过情景假设,分析得出克拉玛依在延伸拓展情景、多元转型情景、快速跨越情景下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克拉玛依的实际情况,实施以多元转型情景为基础,兼顾延伸拓展和跨越提升的复合型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1数字产城理念的提出遵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战略构想,清华控股旗下的启迪控股率先提出了"数字产城"的新型城市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把城市的产业创新发展与城市生活的数字化融合在一起,采用"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园区数字化"的三融合模式,将城市政务数据、产业应用数据、园区创新数据打通,实现城市政务平台、产业应用平台及创新服务平台的对接。广义的"数字产城"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下的产城融合",数字经济泛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  相似文献   

4.
主导产业的确定对城市发展影响很大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主导产业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传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上的不足.引入情景分析方法.探讨了主导产业选择的过程,并以2020年临汾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为例,分析了产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情景,以及每种情景可能的主导产业,并就每种情景发展对社会经济.城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决策者可以据此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实施城市"政务公用信息共享平台"及"市政公用信息平台"应用项目,阐述了平台对信息产业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依据"服务一个行业,带动一个产业"这一城市市政公用信息化发展建设宗旨,对城市市政公用信息产业发展进行了基本资源计划、DCPL网络智能计量终端表具、网桥及多功能信息服务系统软件开发,有着更大的信息产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产城一体化"规划,关键是要解决好产业选择、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产业聚集模式、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与战略,并同时形成城市土地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拆迁安置居住、新进人口居住、商业业态发展与商业地产开发、休闲度假地产开发等等,构建起产业运营与城市建设的统一蓝图。  相似文献   

7.
钱静  钱锋 《规划师》2007,23(3):59-61
徐州市九里山片区概念规划针对九里山片区作为一个边缘化的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一个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的传统矿区、一个生态环境亟待整治的塌陷地,从资源、产业、空间三个角度确定了能提升九里山片区地位、塑造特色空间、促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大战略--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九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边缘城市是美国郊区化的产物,产业园区是我国拉动经济和拓展城市空间最重要的载体,两者都是新形势下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通过对美国边缘城市的现象观察及其与我国产业园区的比较研究,从城市、区域、网络三视角,提出产城融合化、功能复合化、环境品质化、城镇体系化、数字智慧化等基于边缘城市理论的产业园区规划策略,并以中国-泰国崇左产业园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将边缘城市理论运用于城乡规划实践。同时,立足"边缘城市=边缘+城市"解构,提出边缘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立足职住平衡的城市功能中心化;活力在于"边缘"——立足网络协同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形态格局建构,并指出边缘城市依托规模互借协同效应,促进城市形态沿单中心-多中心-城市群演替、空间结构沿等级化-(扁平化)网络化-一体化演化,已成为城市区域走向多中心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兴生长点或战略性支点。  相似文献   

9.
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和沿海具有重要影响大城市,在目前发展基础上,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和多样性的环境来吸引创意人才.创意阶层和创意产业,积极构建城市实现内生增长的核心价值,促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产业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对创意城市基本理论的剖析,构建一个"战略--机制--产业"的三层次分析框架,分析南京发展创意城市的现状,并提出了制定创意城市发展战略纲要、优化完善六个基本机制、强化四项产业管理政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规划实践,认为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无法落实到全方位的行动计划,因而不利于城市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具有四个层次,即"战略目标-子目标-行动计划-考核指标"。首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服从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战略;其次,子目标应包括"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运行高效"四个方面;第三,行动计划应包括"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物流绿色化、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第四,遵循有代表性、灵活性的原则,考核指标应该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库;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应用构建的目标体系理论框架制定了广州市具体的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上,济南先行区首次向全球发布绿色城市发展战略。随着该战略的逐步实施,济南先行区将致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建筑产业示范区。济南展厅以"泉"为核心思路,以"绿色、智慧、现代、宜居"为主题,共设置济南建设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以及企业展区三大部分。在济南建设发展展区,《选择济南》专题片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在先行区展区,既全面展示了先行区总体规划情况,还按照绿色城市发展战略、绿色城市产业策划、绿色城市智慧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区域经济、交通等条件的不断改善,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台州急需新的战略空间来满足规模扩大的需求,因此台州城市的发展必须走"产城"互动发展的路子。本文从台州的实际出发,把产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探索产业与城市融合途径,挖掘产城联动发展的内在纽带,形成产业与人口不断升级的良性循环,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3.
首先梳理"城市网络"和"嵌入性"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认为两者从不同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演变研究皆做出了理论和实证贡献.其中,"城市网络"基于对城市之间经济活动的联系度计量分析,可建构起城市体系的空间关系表达,在可视化方面具有优势;而"嵌入性"研究则对地区发展差异性具有解释力.进而试图将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现代制造业中的汽车产业的生产组织为例,运用企业及其供应商的空间数据样本,从企业关系的不同角度建构汽车产业的联系网络,以"嵌入性"概念探讨产业网络与地域特征的联系.最后归纳现代产业制造业助推下的"城市-区域"空间演变及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培育建设"特色小镇"是落实国家提出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举措。特色小镇是对城市粗放型产业空间再利用的一种方式,对于解决城市旧区衰落、人居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实现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助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对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区域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丘连峰  王志岭  邓倩 《规划师》2012,28(10):59-62
自然灾害威胁城市安全,洪水内涝带来的城市安全问题日渐增多,如何在解决城市安全的基础上,打造城市水系,成为当今水系规划的创新点。海南文昌市文城区水系规划以"与洪水为友"为指导思想,通过对水的治理、利用和挖掘,既解决了城市洪涝,又构建了城市水系网络,并整合旧城改造、城市风貌及景观园林等相关规划设计,较好地指导了文昌城市水系建设,对于塑造文昌城市品牌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
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嘉兴作为连接沪杭的重要城市,在"与沪杭同城"战略基础上,推进与沪杭同城化,构建沪嘉杭都市区,有利于区域共享发展资源,集聚竞争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嘉兴物流业也由此迎来了一次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应积极把握这一良机,努力探寻物流业新的发展路径。由于产业集群理论对于物流产业的适用性,在同城化背景下,集群化成为嘉兴物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温锋华  刘宇香 《规划师》2012,28(3):50-54
海西战略为海峡西岸城市群中的新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国家战略支撑下,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古雷半岛新区将要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节能依托、休闲提升多维度互动发展的新城,以区域联动发展、TOD发展、产业发展为路径,构建山、海、城相通的空间结构,具有可识别性的类型化城市片区,以及"方格+环形+放射"混合式道路网络。  相似文献   

18.
课题组在充分考察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勘察设计测绘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产业发展趋势,比较分析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产业发展政策及制度创新. 调研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建国际设计有限公司.在充分认证的基础上,今年4月21号举办了小型会议,5月4号进行行业专家讨论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市勘察设计与测绘管理办公室课题组结合中国国情与北京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建设"四个体系、一个平台"的行业发展建议,旨在服务勘察设计测绘产业在未来5~10年左右的发展,服务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引力模型是城市群互动关系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以武汉"1+8"城市圈为研究对象,评价城市圈发展战略实施前后2007年与2013年的城市质量、城市引力与网络结构。设置社会经济、创新文化、资源环境三个维度的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因子分析测算各城市质量,通过城市引力模型分析城市圈的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表明:1城市圈发展战略实施后武汉市依然"一家独大",未出现新的发展极;2武汉的经济辐射能力在城市圈战略实施后得到明显提升,但仍然没有摆脱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它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依然不足;3城市引力网络结构由实施前单纯以武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城市"结构演变为"核心-边缘组团"结构,边缘城市互相影响形成了稳定的组团。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总结了区域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应用,指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对传统发展理论的超越之处,强调在我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要以现代区域发展理论指导.并且以天津、深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实例,阐述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并提出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技术路线设计、城市发展定位、城市规模、空间发展方向选择、空间布局方案等方面需要借鉴竞争战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