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珠肠乐对肺癌患者肠菌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同步检测了3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同时观察了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应用抗肿瘤药物后,上述变化更加明显,而丽珠肠乐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肺癌病人肠菌群紊乱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末梢血淋巴细胞的电泳组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常人末梢血淋巴细胞是一不均一的群体。它主要由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等亚群组成。目前已有多种识别T、B淋巴细胞的方法,如E玫瑰花试验、酸性酯酶染色试验,以及检测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Fc受体及补体受体等技术,但均因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不够完善。用细胞电泳技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国外已研究多年,但国内报道甚少。我们对50例正常人末梢血淋巴细胞进行了电泳研究,重点分析了淋巴细胞的电泳组分及其与T、B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用这一方法识别淋细胞亚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是免疫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显示淋巴细胞有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K 细胞等亚群,这些细胞表面都有特征性表面标志。近年亦注意到有些淋巴细胞表面不但有 T 淋巴细胞表面特征,亦同时有 B 细胞或 K 细胞表面特征,这些称为双重标志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导致T2DM发生的肥胖是外部因素所致,但目前已有证据表明,身体内部因素同样是导致肥胖的诱因之一。人体微生物群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肠道中的特定菌群可能促进肥胖、炎症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最终诱发T2DM。这使得肠道菌群及其在T2DM中的作用以及肠道益生菌的潜在治疗价值成为T2DM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综述旨在通过研究健康人群和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分布,探讨肠道菌群与T2DM的相互作用及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绞股蓝水提物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力及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 利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诱导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将21只SPF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绞股蓝组,每组7只。建模后测定脾脏指数、脾脏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小鼠结肠内容物菌群。结果 绞股蓝水提液能增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脾脏指数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绞股蓝水提液还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肠道菌群中致病菌葡萄球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乳杆菌、拟杆菌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从而发挥其免疫调节能力。结论 绞股蓝水提液能够提高环磷酰胺诱导免疫力低下小鼠的免疫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特点、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对66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分析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比较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的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CD4+细胞数减少(40.58±15.2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数增加,Th/Ts比值下降或倒置(0.92±0.57)。结论:鼻咽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了一系列T、B淋巴细胞单抗,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人淋巴结和扁桃体内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T细胞及其亚群主要位于滤泡间的副皮质。此外在淋巴结髓质也有一定数量的T细胞亚群的分布;次级滤泡生发中心也常出现辅助T或Leu 4阳性T细胞。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多集中在初级和次级滤泡,如OKB_2和BA 1阳性细胞多集中于次级滤泡的帽状区,而IgM主要位于次级滤泡的生发中心。LN-2抗体选择性地与生发中心??和帽状区的B细胞的核膜起反应,是研究B细胞表型的一种重要试剂。  相似文献   

8.
由于淋巴细胞各亚群在造血调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离取得纯度较高、数量较大又保持生物活性的T、B淋巴细胞亚群对于进一步研究淋巴细胞在造血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本实验利用自由流式电泳法,根据细胞表面所带电荷基团数量和性质的差异,分离出不同活性的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进行了某些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的鼻黏膜组织中的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NK、CD19+B)的比例,初步探讨 鼻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意义,为鼻局部黏膜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用鼻黏膜刮匙获取21 例正常人的鼻黏膜 组织,并抽取其外周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鼻黏膜和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CD4+T、CD8+T、NK、 CD19+B)分别所占的比例。结果:鼻黏膜和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很大差异,与外周血相比,CD3+T 比例增加(t=15.34,P<0. 0001),CD4+T 比例降低(t=5.952,P<0.0001)、CD8+T 比例增加(t=12.44,P<0.0001)、NK 比例降低(t=4.865,P<0.0001)、CD19+B 比例降 低(t=15.56,P<0.0001),CD4+T/CD8+T 降低。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以用来检测鼻黏膜的淋巴细胞亚群,鼻黏膜的淋巴细胞亚群和外 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鼻黏膜组织独特的局部黏膜免疫功能,本方法为变应性鼻炎的研究提供了新 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0.
摘要: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所致。T1DM绝大多数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儿童糖尿病95%以上为T1DM。近年来儿童T1DM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儿童T1DM的发病密切相关,T1DM儿童肠道菌群分布失调,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和改变肠壁通透性来参与T1DM的发病过程。动物实验的研究中,改变肠道菌群分布和应用益生菌可以预防和延缓T1DM的发病。干预肠道菌群是否会预防、延缓儿童T1DM的发生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干预肠道菌群能为预防和治疗儿童T1DM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