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14 d,因"右侧阴囊突然增大伴恶心呕吐及腹胀4d"由外院转入.患儿足月顺产.人院检查:T:37.6℃,HR:27次/min,P:132次/min.发育正常,消瘦,精神萎靡,眼球下陷,腹部隆起,叩诊为高调鼓音,触痛明显,肠鸣音消失,右侧阴囊显著肿大,呈暗紫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自发性肠穿孔的原因以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了本院外科2例新生儿自发性肠穿孔的诊治经验以及造成肠穿孔的原因。2例均无胎粪性腹膜炎和出血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结果:2例病人经过及时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围手术期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变态反应可能是造成新生儿自发性肠穿孔的原因。及时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结肠癌引起的肠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约96例结肠癌,其中17例为并发肠穿孔就诊,占发病的17.7%。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伤寒并肠穿孔治疗效果的措施。方法对34例伤寒并肠穿孔病人的病因、处理原则、手术方法、预后、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34例均行单纯肠修补术,术后予以补充水电解质,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伤寒抗感染治疗。结果死亡1例,33例治愈,其中并发术后肠出血7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切口感染4例,经二期缝合及抗感染后治愈;无再穿孔。结论尽早手术是治疗伤寒并肠穿孔成功的关键,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发病,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经皮射频治疗肝肿瘤中肠穿孔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治疗近消化管肝肿瘤时肠灼伤、肠穿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有手术切除史或其他治疗等原因不宜接受再手术的邻近消化道肿瘤55例59个病灶,制定相应的附加方法及治疗后预防措施进行治疗,并进行超声、CT随访。结果经皮射频治疗后3~72h内持续不同程度腹痛者占38.2%(21/55例),其中48例治疗后7天内行超声或CT检查,右上腹显著疼痛、肠壁增厚水肿者占25%(12/48例),12.5%(6/48例)肠壁增厚显著,并在肝肠之间有少量积液;12例有右上腹手术或邻近肠管区域肿瘤的2~3次射频治疗病史,其中2例为胆肠吻合术后。2~3周后10例疼痛症状缓解,2例持续性右上腹不适隐痛达4~6个月。3个月后超声或CT检查,8例(14.5%)显示肠粘连,无1例发生肠穿孔。本组病例肿瘤1次射频消融成功率达89.8%(53/59灶).治疗后复发率达15.3%(9/59灶),其后有11例(11/55,20.0%)采用手术切除或术中RF等方法再治疗.结论右上腹手术及邻近肠管区域局部反复射频治疗是RF易发生肠壁灼伤的危险因素:重视预防策略,可有效减少脑穿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肠穿孔10例报告李平刘洲王康结核性肠穿孔虽已少见,但近年来时有发现。本病预后险恶,因术前不仅诊断困难,且肠穿孔腹膜炎的表现也易被忽略。作者收集我院1966~1994年期间10例结核性肠穿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女性7例,男性3例。...  相似文献   

7.
小儿特发性肠穿孔1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特发性肠穿孔并非少见。我科1976~1986年收治11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5个月,最大者10岁。临床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哭闹不安,恶心呕吐和持续性腹痛。伴有腹胀者4例。均无外伤史。查体:中下腹部均有压腹和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5例行右下腹试穿,3例抽出含有小肠内容的炎性渗出液。11例腹部X 线透视4例见膈下游离气体,3例有肠内液平面。白细胞计数9,600~31,000。术前诊断为消化道穿孔6例,急性阑尾炎2例,肠梗阻3例。本组全部接受手术治疗,穿孔距屈氏韧带50cm  相似文献   

8.
伤寒肠穿孔2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1980年收治伤寒肠穿孔共200例,其中188例作了手术,12例保守治疗。手术组死亡43例,死亡率为22.8%,非手术组12例死亡11例。总死亡率为27%。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与性别和其他作者报告相近。穿孔发生时间:本组病例全部在院外穿孔,时间在伤寒病后2~4周,部份(逍遥型)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是发生于围产期中的一种较严重损伤之一。作者自 1996年 9月— 2 0 0 1年 12月用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配合皮牵引疗法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单有症状者 8例 ,主要为移动患肢时啼哭、患肢活动功能障碍等。单有体征者 5例 ,表现为患肢短缩、隆起、畸形、压痛、骨擦感等。同时具备症状体征者 7例。其中属青枝骨折者 12例 ,完全骨折 8例。患者均于产后 1~ 2 0d内发现 ,平均发现时间为 5d。全部经X线检查后确诊。2 治疗方法2 1 皮牵引 患者取仰卧位 ,一助手固定骨盆 ,另一助手双手握住小…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1天,孕35+2周出生,出生体质量1950 g,出生后胆汁性呕吐1 d于2013年5月17日入院。患儿出生后4 h即开始出现胆汁性呕吐,每次约20 ml,每隔1~2 h呕吐1次,少量糖水喂养后症状更明显,不伴腹胀,未排胎粪;入院后行腹部X线片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空肠起始部完全梗阻。诊断为:高位肠梗阻,怀疑空肠闭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予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急诊行剖腹探查术,证实为空肠起始部闭锁(Ⅲb型),近端盲端距屈氏韧带约15 cm,远端长约10~15 cm,小肠呈“螺旋形改变”,切除近端盲袋,行空肠端端吻合术。因考虑空肠起始部闭锁术后常有动力性肠梗阻发生的可能,避免由此造成的患儿术后需较长时间禁食及静脉营养治疗,因此,术中同时留置8号硅胶鼻胃管代替鼻空肠管以备术后肠内营养使用。鼻胃管头端置入位置超过吻合口约20 cm。术后患儿生命体征稳定,于术后24~48 h开始予5%葡萄糖水经鼻肠管持续输注喂养,无胃肠不适,次日起予1∶1稀释的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蔼儿舒,瑞士雀巢公司)持续输注(2 ml/h),2 d后渐过渡至4 ml/h持续输注。术后第5天患儿出现反应差、面色发灰、腹胀及腹肌紧张等腹膜炎表现。家长放弃治疗、遗弃患儿,经科内讨论后再次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原吻合口系膜对侧缘哆开、距吻合口约12 cm和25 cm处均可见直径为2~3 mm的穿孔,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术后予抗休克、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治疗,于2013年5月26日患儿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4~1998年15年间共收治外伤性肠穿孔102例(十二指肠穿孔除外),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102例,其中男83例,女19例;年龄6~73岁。撞击伤68例,坠跌伤22例,刀刺伤6例,牛角顶伤3例,其他3例。其中闭合性损伤91例,开放性损伤11例,伤后1小时~4天就诊。 全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腹痛,恶心、呕吐46例,腹胀33例,发热38例,具有典型腹膜炎体征84例,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 2 0例肠伤寒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前误诊 1 5例。 2 0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穿孔修补 1 9例 ,病变肠段、右半结肠切除及回 -横结肠吻合 1例。术后切口感染 9例 ,肺部感染、肠漏、感染性休克 1例 ,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治愈 1 8例 ,死亡 2例。提示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及选择恰当的术式是降低肠伤寒穿孔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管致肠穿孔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17岁。因右肾切除术后2年,恶心、呕吐、尿少1年,尿病、低热 3天,于 1998年 11月 7日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右肾切除术后,左肾多发性囊肿伴结石。其母3年前因多囊肾、尿毒症死亡。患者2年前与人斗殴时被打伤,造成“右肾挫裂伤”而行“右肾摘除术”。患者1年多前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检查血尿素氮 27.4 mmol/L,血肌酐 1566umol/L,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管(腹造管)为“昆顿公司”的卷曲管。治疗后,临床症状未见缓解,腹膜平衡试验(PET)…  相似文献   

14.
一、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小产后7天,大便秘结,在某医院用皂水灌肠后,即感全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急来我院就诊。检查: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下腹部为甚,肠鸣音消失,移动性浊音明显,腹腔穿刺抽出白色液体。P110次/分,T39.6℃ BP90/60mmHg.白血球总数2100/cm~3,中性白细胞90%.入院诊断:空腔脏器穿孔,  相似文献   

15.
伤寒肠穿孔是伤寒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在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地区高发,有较高的死亡率。我院于1990年至1998年共收治84例伤寒肠穿孔患者,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84例中,来自农村60例,男70例,女14例,年龄7—63岁。肠穿孔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第11~18天,平均13.7天。8例就诊时无发热病史。肠穿孔发生至手术平均2天,死亡组3.4天。合并伤寒肠出血4例,妊娠期穿孔1例。术中穿孔距回盲部5~70cm,平均292cm。穿孔大小平均0.43cm,有5例为2处或3处穿孔。 2…  相似文献   

16.
<正>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技术现已广泛应用,并且由单纯诊断工具成为某些胆胰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ERCP操作一般认为安全性较高,但其相关并发症如胰腺炎、出血、胆管炎等也高达5%~10%,死亡率0.1%~1.0%~([1])。肠穿孔是ERCP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相对少见,发生率0.14%~1.60%,但死亡率则高达4.2%~29.6%~([2])。ERCP肠穿孔能否早期诊断、是否需要外科治疗、何时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PPHN患儿3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冻干rhBNP 0.01~0.03 μg·kg-1·min-1,48 h持续泵入;对照组予硫酸镁注射液 20~50 mg·kg-1·h-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压(PAP)、体循环收缩压(SBP)、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治疗48 h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氧分压分别为(9.10±0.81),(8.21±1.00) kPa;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5.13±0.49),(6.00±0.40) kPa,OI分别为(200.7±6.9),(162.8±3.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气指标和OI均明显改善,PAP下降,SBP无明显下降。结论rhBNP辅助治疗新生儿PPHN有良好疗效,可有效降低PAP,改善临床症状,且对SBP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肠穿孔     
小肠穿孔后腹膜炎是热带地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文献复习表明,尽管治疗上有所进展,但死亡率仍相当高。本文报道作者在最近3年间用外科治疗32例小肠穿孔的经验,发病的平均年龄27岁,起病至就诊时间平均2.82天,其中23例(72%)是在急腹症发作后超过24小时才就诊。所有病人均有腹膜  相似文献   

19.
伤寒肠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小肠穿孔     
本文分析了78例小肠穿孔的病因、临床特征,并对治疗及合并症的处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小肠穿孔以13~25岁常见。病因以伤寒多见(66.67%),穿孔部位以回肠多见(92.31%)。小肠穿孔很少见到象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板状腹,且X线膈下游离气体阳性率亦比后者低。因小肠穿孔目前尚缺乏定位诊断方法,故误诊率较高,本组误诊28例(35.89%)。对小肠穿孔应及早手术。本组中手术时间在穿孔后48小时以上者,其死亡率是24小时内手术的8.6倍,手术时机与死亡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在手术治疗中,作者强调了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和全身的支持疗法。本组死亡11例(14.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